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全固态锂电池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全固态锂电池的活性物质负载通常较低(<1 mg cm-2),该值远小于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钴酸锂正极的 12 mg cm-2 和石墨负极的 6 mg cm-2。物质学院刘巍课题组在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突破传统制备方法,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LA)3D 打印技术,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聚合物基体原料,3D 打印出一种具有三维表面结构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构建出 3D 电解质-电极界面,使界面处的比表面积增大了 95%,显著优化了电极与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大大降低了界面阻抗,并且能将正极活性物质负载提高到 5 mg cm-2 这一较高的水平,以此提升全固态锂电池的性能。SLA3D 打印技术为高性能的全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有希望应用于下一代的能量存储领域。
上海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药饮片田间管理系统
【发 明 人】胡晨骏;蔡宝昌;周金海;秦昆明;翟双灿;李林;金玉琴;谢佳东;万安庆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药饮片田间管理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录入终端、路由节点和监控平台,所述传感器节点布置在种植田块内,所述录入终端包括种植田块录入单元、种植品种录入单元、种植时间录入单元、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录入单元、农药喷洒时间和喷洒量录入单元和采收时间录入单元,所述传感器节点和录入终端采集的信息通过路由节点发送至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中药饮片田间管理系统,解决了传统的中药材种植生产管理落后局面,人工管理消耗大,中药材原药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缺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备停水提醒功能的物联网智能水表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停水提醒功能的物联网智能水表,包括水表基表、干簧管、电磁阀、微处理器、物联网通信模块、液晶显示器、停水按键和电源,所述水表基表为采用磁铁指针的机械式水表,所述水表基表和电磁阀均安装在用户的进水管上,所述干簧管安装在水表的基表上,所述干簧管、所述电磁阀、所述物联网通信模块、所述液晶显示器和所述停水按键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电源为其他各部分供电;所述干簧管有两个,两个所述干簧管均沿水表基表表盘的径向设置,两个所述干簧管之间正交设置。该智能水表能够精确采集水表数据,并通过CC2530物联网通信模块完成与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无需入户即可完成用水量信息采集,并且配备停水按键,对用户进行停水提醒,更具人性化。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新一代智能型建筑物预制构件
作为21世纪材料进展重要方向之一的智能材料结构是一种能自动感知环境及结构内部的状态变化、能自行调节结构自身状态以适应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并维系其自身安全可靠的一种新型仿生复合材料结构。由于民用建筑、大坝、桥梁、油库、核电站及核废料仓库均属于生命线工程,其安全问题直接与社会大众的生命相关联;因此,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智能材料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受到了广泛关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能电伴热控制器
成 果 简 介 电伴热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地铁等领域,本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伴热控制器。系统采    用六管设计,每管采用一主一备方式;可采集 32 路温度 、12 路回路电流、6 路漏电电流;具有主输出 12 路, 报警输出 11 路;具有RS485、CAN、以太网通讯接口。采用物联网和云服务技术,设计了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WEB 服务器,可实现PC 端远程监控与移动互联网微信客户端绑定设备、实现人与设备的实时交互, 设备监控、智能数据分析、消息分发、远程升级等服务。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基于气态污染物高效降解的光催化技术及组件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复杂,呈现低浓度、难降解、长期存在的特点,而采用传统技术难以达到长久  抑制环境毒素的目的。本项目开发出高效的纳米光催化材料,旨在利用光催化技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  能,将各类有机毒素、病毒分解、矿化,转化为无毒的无机物,达到环境净化的目的。光催化效率较  目前商业化光催化剂提高1-2 个数量级,具有高催化效率、长寿命的优点。获 2 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 8 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具有高填充因子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通过合成新型高分子半导体并优化器件工艺,该工作取得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领域前所未有的高填充因子(76%-80%)。论文还通过对太阳能电池薄膜形貌、电子性质和器件物理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高填充因子的起源。其工作原理在于,聚合物和富勒烯取得与基底平行方向的相分离,与基底垂直方向的相渐变(图 1)。该形貌特征有效地抑制了电荷复合,使得电荷能有效和定向性地收集。研究发现,80%的填充因子接近硅太阳能电池,也预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可能远高于现有水平。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丙烯酸系共聚物分散剂的开发(技术)
成果简介:本技术是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农药水分散粒剂(WDG)的共性技术开发”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如下:(1)已 完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工艺条件的优化工作,并与北京广源 益农化学责任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产品的中试生产,并将在国家“十一五” 攻关计划的支持下进行产业化开发。其中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在合成工艺 上有创新,并填补了我国在相应的农药 WDG 专用高分子分散剂的空白,产品 性能达到国外类似产品的水平。(2)采用合成的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并 结合国产的其它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特异性降解水中痕量有害污染物新方法
已有样品/n在环境治理中,如何高效降解水体中痕量致癌物,是目前的技术难点。该项目将可特异性富集痕量靶污染物的人工抗体与生物降解技术有机结合,无需特殊设备,降解效率高、耐受水中杂质干扰、速度快、无二次污染、可重复利用,克服了常规生物降解法对痕量污染物降解效率低这一主要难题,特别适合处理大体积环境水体中痕量靶污染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及设备
团队目前正在独立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已授权电子废弃物熔盐气化技术发明专利 1 项,已申请有机物废气熔盐氧化技术发明专利 1 项。该项技术研 究针对当前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中 VOCs 去除率进一步提高遇到的瓶颈问题,预期技术 研发成功后,可使有机废气净化后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低于 5 mg/m3,实现 VOCs 超低排 放,形成可满足未来更为苛刻的环保标准的新一代&nb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3 104 105
  • ...
  • 169 1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