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建筑围护结构用热流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围护结构用热流测量装置,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纵向伸缩杆组,纵向伸缩杆组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分析计算温度的主机,主机的主机壳两侧安装有横向伸缩杆组,横向伸缩杆组的伸出端端部安装有硅胶贴片,硅胶贴片包括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连接管和硅胶套,硅胶套的内部设置有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内安装有位于一侧的连接管,连接管与主机壳内部的抽气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测量不同厚度的建筑围护结构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实用便捷,而且测量精度更高,通过硅胶贴片的设计,使得贴片在测量过程热量几乎不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贝安居——国内气凝胶建筑保温行业引领者
我们的产品选材优先选用了最安全防火阻燃性A级的聚苯乙烯作为基底,再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创新,将有优质保温物理属性的硅质气凝胶材料,通过常压干燥法制备高纯度气凝胶粉末,并通过数千次实验配比融入匀质板,解决气凝胶材料因柔性大无法适用于建材保温的难题。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贝安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许苌海燕 注册时间 2019.6.12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合肥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340100MA2TTCMC66 经营范围 内外墙保温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不含粘土砖)、建筑节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建筑装饰工程、防水工程施工。 企业地址 合肥市新站区魏武路与九顶山路交口三元产业园一栋101室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许苌海燕 天津大学 工商管理 2019.9.1-2023.7.1 王轶涵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20.9.1-2025.7.1 苏梓萌 河北大学 财政学 2019.9.1-2023.7.1 都秋羽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 2018.9.1-2025.7.1 谭力恒 天津大学 工程管理 2019.9.1-2023.7.1 罗雅琪 天津大学 金融学 2019.9.1-2023.7.1 邵彤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2020.9.1-2023.7.1 赵凌波 天津大学 工商管理 2019.9.1-2023.7.1 姚君尉 天津大学 理学院 2021.9.1-2024.7.1 王一威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20.9.1-2023.7.1 关新雅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19.9.1-2024.7.1 时张潇文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 2021.9.1-2025.7.1 梁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 2008.9.1-2012.7.1 李雨浓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2019.9.1-2024.7.1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秦俊男 天津大学 校团委 讲师 软件工程 刘俊颖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工程管理系主任 教授 工程管理 李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 副教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艺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团委副书记 大学生创新创业 宗超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团委书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五、项目简介 负责人小时候家在当地的装饰城,周边全是做涂料还有材料生意的,父母和身边家人都是建筑行业从业者,深耕这个行业多年,所以负责人有频繁参与施工现场还有耳濡目染行业信息的经历。深知传统建材行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传统建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存在开裂、脱落、不保温等问题。 国家接连出台各项政策督促建筑行业提升节能标准,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的租赁房保障、老旧房改造政策,更让行业内产生了很大一部分市场空缺,更让负责人坚定了想要在建筑材料行业精益求精、努力创新的想法。 遂在家族支持下完成贝安居的工商登记和注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的更远。入学的几年内负责人积极联系各高校的专业人才,更依托天津大学过硬的工科实力平台、实验室资源,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投资研发创新产品,在合肥自建广房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进行研发、生产。 我们的产品选材优先选用了最安全防火阻燃性A级的聚苯乙烯作为基底,再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创新,将有优质保温物理属性的硅质气凝胶材料,通过常压干燥法制备高纯度气凝胶粉末,并通过数千次实验配比融入匀质板,解决气凝胶材料因柔性大无法适用于建材保温的难题。甚至将导热系数降低至0.045W/(m.k)的行业新低,对比市面同材料保温板导热系数0.065的参数,在同等冬季环境下实验,室内温度提升6度,提升节能率15%。 目前公司由安徽起步,实现初步占领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并建立了浙江市场的办事处,获得浙江、江苏、上海市推广证书。于2021年实现营收额1982万元,争取在三年内扩大江浙沪地区市场销售,而后业务产品也将向华北地区进发。
天津大学 2022-08-11
重要建筑地震经济损失精细化预测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构件级别的建筑地震经济损失精细化评估方法,具体包括 3 个模块:构件震害评估模块、损失评估模块和可视化模块,构件震害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和易损性数据库评估每个构件的震害;损失评估模块用于根据 BIM、易损性数据库和修复标准库计算每个构件及建筑整体的地震经济损失;可视化模块用于建筑震害和损失的三维可视化展示。本技术可以将损失评估精确到构件,而且提供具体的构件损失分布,为建筑投保、地震修复策略、防灾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潍坊三建滨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潍坊三建滨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投资255万美元,是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由香港镇富有限公司与潍坊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而成。公司的全部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工艺均按照美国贝塞尔-哈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标准设计、引进并安装调试。 公司拥有10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105名专业技术、销售人才队伍;同时依托二级资质检测公司的兄弟单位,开展混凝土砌块产品的开发、生产、检测、销售,是国内技术水平先进、检测手段完善的大规模混凝土砌块产品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20万立方米。该全自动化生产线,合理的选择设备装备,并结合相应的材性研究、生产技术和产品应用技术,可大量消化建筑垃圾以及多种工业废弃物和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浮石、火山渣、炉渣、矿渣、钢渣等废弃物,变废为宝,产品具有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轻质高强、隔音效果佳、防火优良、抗震强、装饰效果好、施工便捷等诸多优质性能,可全面替代粘土实心砖。 滨海建材公司不仅引进了美国贝塞尔-哈特的生产专利和先进设备,而且也把体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管理思想、建筑理念和施工技术带到中国,并根据国情进行了不断完善和提高。滨海建材公司以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全新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开拓建设中国的绿色环保建材事业,2006年通过ISO19001、14001、18001国际体系认证。 滨海建材公司凭借良好的信誉、精良的技术设备和优良的产品及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先后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为全国各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 经营品牌: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产品。  
潍坊三建滨海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1
高精度建筑热流传感器PTT-30
产品详细介绍高精度建筑热流传感器PTT-30具有输出信号高,测试精确;特别适合测试热流量小的场合,例如:建筑现场测试等。测量原理:热流经热流传感器(HFS),在传感器上产生轻微的温差。这种温度梯度与热流成正比。热流传感器内以适当方式排列的多个微型热电偶结(热电堆)产生电动势(mV)输出。电动势(mV)输出乘以校正常数,得到热流值。热流传感器含热电偶及热电堆,可同时记录热流和温度。高精度建筑热流传感器PTT-30应用领域:1、墙体、屋顶等的隔热评估;2、温室和土壤;3、生物医学;4、潜艇和船舶;5、管道;6、实验室和教学;7、炼油厂和反应堆;8、航空高精度建筑热流传感器PTT-30规格:  热流范围:         2000W/m2  时间常数(63%): 35秒  温度范围:         -50°C~120°C   精度:             +/- 3%  线性:             +/- 2%  校正系数:         标称100μV/(w/m2)   温度:             T型热电偶  线长:             1.5m  耐环境性:         防水、不受压力或真空影响   热流方向:         双向响应  尺寸:             30 x 30 x 5mm  可选件:          (1)额外电线长度;(2)主机DQ-100
上海图新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用于空间相位调制的天线选择方法
接收端根据信道估计得到的信道信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算法选择出接收天线集合和发射天线集合,并将发射天线集合反馈给发射端,发射端根据接收端反馈的发射天线集合,对传输数据进行空间调制映射。本发明能够使星座点间最小欧式距离变大,在使系统在引入极小的反馈量和增加很小的复杂度的情况下,使系统的BER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空间变厚齿轮传动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针对船舶、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装备制造业对齿轮传动精度、效率、功率密度和环境 适应性及安装空间的特殊要求,结合传动机械学科前沿,开展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啮合理论、 设计方法和高效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了基于公共节圆锥共辄啮合理论和空间变厚齿传动设计方法,实现了啮合区域 可控,大大提高了空间变厚齿轮传动承载能力和精度;开发了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空间 变厚齿轮传动线接触控制设计分析软件。(a)基于公共齿条线啮合模型(b)平行轴节圆锥(c)相交轴节圆锥 (d)交错轴节圆锥图1公共节圆锥共辗啮合理论2)提出基于误差与承载变形耦合的变厚齿轮传动啮合性能控制、利用普通齿轮加工机图2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啮合特性分析 3)   提出了考虑空间变厚齿轮几何运动学、误差和轮齿弹性变形全周期多点啮合时变接 触动力分析、变厚齿轮传动与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实现了变工况、变载荷、多误 差耦合的空间变厚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预估与振动噪声抑制。 4)  发明了变厚齿平行定轴和少齿差行星动轴精密传动,通过轴向调隙机构,实现零回 差传动;开发了传动精度、效率高的平行轴变厚齿系列精密传动装置,用于伺服驱动、卫星 定位机构中,传递精度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替代了进口。 5)  提出了任意夹角空间变厚齿轮传动,开发了系列小夹角船用齿轮传动装置,通过平 面相交和空间交错变厚齿抡传动实现倒车和顺车功能,满足了机舱狭小安装空间需求,减少 船体吃水深度,降低行驶阻力,打破了德国ZF和美国TwinDisc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产 品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实现批量出口。 本研究成果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空间变厚齿传动领域重要装备及 关键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满足特定使用工况、特殊空间安装方式及高精度、小 体积、长寿命、高可靠性齿轮传动的需求,促进了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经济增 长,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高性能传动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庆大学 2021-04-11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旋转轴的磁性液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真空应用领域如:各种真空泵、镀膜机等因受空间尺寸限制而未能采用磁性液体密封,为此,提供一种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密封装置两轴承之间的旋转轴的相应位置上镀导磁层,使得空间尺寸变小,从而能够采用磁性液体密封,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要求。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包括:套、轴承、导磁膜、橡胶密封圈、极 靴、永磁铁、磁性液体、螺钉、调节垫片、法兰盘、轴。在两轴承之间的非磁性轴的相应位置表面上,加工一个深度为 0.1~0.2 mm 的凹槽,在凹槽处镀一层厚度和深度相同的镍或钴材料的导磁膜。安装时先将橡胶密封圈嵌入极靴中,然后依次将轴承、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永磁铁、另一个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另一个轴承安装到套的内凸台右侧,然后装上调节垫片和法兰盘,用螺钉固定,将以上零件压紧,将磁性液体注入极靴的极齿之间,最后装上镀有导磁膜的轴。磁性液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吸附在极靴的极齿间隙中,形成可靠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不仅具有空间尺寸变小,密封效果不变的优点,而且装配方法简单。 该密封装置的径向空间尺寸比采用导磁的轴套结构减小 4 mm,而密封能力不变。上述密封装置同样适用于正压密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旋转轴的磁性液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真空应用领域如:各种真空泵、镀膜机等因受空间尺寸限制而未能采用磁性液体密封,为此,提供一种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密封装置两轴承之间的旋转轴的相应位置上镀导磁层,使得空间尺寸变小,从而能够采用磁性液体密封,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要求。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包括:套、轴承、导磁膜、橡胶密封圈、极靴、永磁铁、磁性液体、螺钉、调节垫片、法兰盘、轴。在两轴承之间的非磁性轴的相应位置表面上,加工一个深度为0.1~0.2 mm的凹槽,在凹槽处镀一层厚度和深度相同的镍或钴材料的导磁膜。安装时先将橡胶密封圈嵌入极靴中,然后依次将轴承、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永磁铁、另一个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另一个轴承安装到套的内凸台右侧,然后装上调节垫片和法兰盘,用螺钉固定,将以上零件压紧,将磁性液体注入极靴的极齿之间,最后装上镀有导磁膜的轴。磁性液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吸附在极靴的极齿间隙中,形成可靠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不仅具有空间尺寸变小,密封效果不变的优点,而且装配方法简单。 该密封装置的径向空间尺寸比采用导磁的轴套结构减小4 mm,而密封能力不变。上述密封装置同样适用于正压密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空间微流控芯片技术与生物实验载荷(技术)
成果简介:微流控芯片是空间生物实验与生命信息探测的最新技术。“微流 控芯片” 被美国宇航局誉为空间生物学实验的“终结者”。微流控芯片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发展的热点领域。结合空间生命特征分子的特点,发展高集 成度芯片和芯片检测技术将是一项成本低、信息量高、简便易行的创新技术。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为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空间科学、生命科学、芯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76 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