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其损伤识别方法、建筑结构随机响应模态的研究
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其损伤识别方法、建筑结构随机响应模态及其与损伤位置的关系以及在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将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相结合,提出了建(构)筑物安全评估的新方法。本研究方向获得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30 余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地下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关键技术
针对地下车站、军事基地等地下建筑的空调系统设置冷却塔的可靠性、协调性和隐身性的要求,及其空调工程造价、运行能耗高昂的现实,结合可回收利用其坑道排风能量的有利条件,项目组在国家课题及企业的支持下,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将换热器盘分成若干并联单元,在每个单元盘管两侧旋转布水强化传热传质,改善换热器表面水膜与空气换热微环境、最大程度利用水膜与空气传热传质能力的强化传热理念。2、成功研发地下建筑空调排风热回收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核心装置“旋转布水器”,并通过实验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高层建筑抽蓄储能风光智能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抽蓄储能风光智能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风机组件、光伏阵列组件、抽蓄机组、及微网中央处理器;风机组件、光伏阵列组件、抽蓄机组连接在低压母线上;主电网能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微网和主电网由并网变压器、并网开关、公共连接点连接;微网中央处理器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和负荷需求量,管理调度系统能量分配;并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及时处理各类故障,实现微网在并网、离网两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将可再生能源集成在高层建筑中,能源结构可持续发展,并利用建筑高程差将抽水蓄能机组作为储能设备,具有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面向对象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面向对象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首先求得图像像素点的形态 学建筑指数(MBI),纹理特征和慢特征分析图(SFA);利用 MBI 指数和纹理特征进行 FNEA 分割;然 后求出每个对象的三个特征值,再作差,并利用 K 均值聚类算法求阈值,得到特征变化图;再利用 AC 指数进行后处理;利用熵值法对不同的特征变化图求权重,按照权重设定阈值求得变化图像;最后利用 投票法进行后处理。得到变化检测结果。
武汉大学 2021-04-14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
产品详细介绍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是瑞士产品,满足标准GB/T 23483、JGJ/T132-2009、ISO 9869 、ASTM C1046、ASTM C1155等;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是便携式设计,测试方便,方便现场使用,测试时间长,可达30天以上;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非常方便多个仪器进行组合,没有繁琐的走线;可以多点布局,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的平均值。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测试精度高,可达0.4 W/m2 ,自带温度测试,同时测试温度信息。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特点:瑞士原产高精度热流测量最多储存2百万个数据符合标准GB/T 23483、ISO 9869 、ASTM C1046、ASTM C1155显示U值W/(m2K)、热流W/m2、温度紧凑性设计,可单独记录或接计算机查看USB连接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测试仪KIT-2838C的参数:热流范围:          ±500W/m2热流解析:          小于0.4 W/m2温度精度:          ±0.1 (+5...+45 °C) /±0.2 (-10...+58 °C)储存数据:          2百万电池使用:          大于30天操作温度:          -40 / 100 (主机-25 / 65)热流精度:          ±3%线长:              热流传感器1m、温度传感器1m与5m组件:              主机、热流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安装双面贴软件:              兼容WINDOW系列(计算机不包括)
上海图新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迭代空间模糊聚类的大脑磁共振图像超体素生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迭代空间模糊聚类的大脑磁共振图像超体素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由于人类大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从基于群体的大脑MRI模板获得一组种子模板;其次,为了排除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迭代空间模糊聚类算法,将体素分配给每个种子生成超体素。本发明能较好地应用于大脑磁共振图像,生成有效的大脑磁共振图像超体素。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多层空间光调制器的高分辨全息三维显示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层空间光调制器的高分辨全息三维显示装置,包括:相干光源、扩束准直系统、空间光调制器组、图像传输模块和计算机,所述的空间光调制器组由平行排布的N个空间光调制器的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多层空间光调制器的全息三维显示方法。本发明采用空间光调制器多层前后排列的方式,每一层空间光调制器根据计算机载入的编码图像对入射其上的光束进行全息编码调制,再现出真实空间的高分辨全息三维光场,扩大了全息显示的观察范围,可供多人多视角裸眼同时观看,消除了观察者在观看三维显示过程中的不适应感,自动符合人类在视觉观察及深度感知方面的自然生理和心理习惯。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具有空间相关性的水声阵列海洋环境噪声仿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间相关性的海洋环境噪声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仿真参数;(2)根据水声阵列参数求解随频率变化的海洋环境噪声空间相关函数,将离散频率进行子频带划分;(3)计算各子频带内相关系数参考值;(4)生成不相关的宽带高斯白噪声;(5)依照步骤2划分的子频带,对步骤4生成的不相关宽带噪声进行滤波,生成不相关带限噪声;(6)依照步骤3中得到的空间相关系数参考值,生成相关带限噪声。(7)将相关带限噪声相加,生成相关宽带噪声;(8)计算海洋环境噪声AR滤波器系数;(9)将步骤7得到的相关宽带噪声作为输入激励步骤8得到的滤波器,生成具有空间相关性的水声阵列海洋环境噪声。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虚拟手臂的面向空间站机器人的遥操作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手臂的面向空间站机器人的遥操作系统,包括手臂关节运动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主运算处理模块,主运算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滤波模块、手臂运动解算模块、机器人运动逆解算模块和虚拟场景渲染模块。本发明通过操作者的手臂动作直接控制遥操作机器人,大幅降低了对操作者操作技巧的要求,有效提高系统的人机功效。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姜海峰、彭承志等与上海技物所、新疆天文台、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和宁波大学等单位合作,通过发展大功率低噪声光梳、高灵敏度高精度线性采样、高稳定高效率光传输等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飞秒量级,频率传递万秒稳定度优于4E-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76 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