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农花9号花生
农花9号花生新品种由沈阳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选育,国家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3)210043。 特征特性:农花9号属于小粒早熟型优质花生品种,平均生育期117天,单株结果数19个,出仁率74.9%,含油量50.15%,蛋白质26.2%,油酸36.9%,亚油酸40.9%,该品种口感极佳,商品性好,荚果整齐。成熟期持绿性强,不早衰,中抗花生青病、叶斑病、锈病;抗倒伏,性状稳定,生长势强,耐瘠,抗旱耐涝性强,适应性广。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辽宁省春季种植。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水稻新品种北粳203
水稻新品种北粳203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粳型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以广东优质籼稻七山占为母本,以日本优质米丰锦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再与籼稻泸糯425复交,与自选品种千重浪2号再次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21年参加辽宁省水稻品种统一试验中熟区组。初试平均亩产664.6千克,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5.4%;复试平均亩产653.9千克,比对照增产8.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7千克,比对照增产7.7%,米质主要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优质米1级,2023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240013。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稻区种植。该品种由于米质好、食味佳,曾获得盘锦(首届)优质稻米食味品质鉴评品种组金奖。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水稻新品种北粳143
水稻新品种北粳143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粳型常规水稻品种,该品种以美光为母本,以蜀恢527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再以自选品种沈农159为父本进行复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20年参加国家中早粳中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52.8千克,比对照增产12.1%,续试平均亩产641.8千克,比对照增产9.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9千克,比对照增产7.0%。米质主要指标达到部颁标准优质米2级,籽粒长宽比达到2.4,属于长粒优质米类型。2021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2029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广适性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19
高油花生种质资源创制技术与新品种培育
该项目发明了花生离体诱导突变技术,以花生胚小叶作为外植体,平阳霉素作为诱 变剂,体胚诱导和诱变培养基为MS + 4 mg/L 平阳霉素 + 10 mg/L 2,4-D。 发明花生再生苗无菌嫁接和移栽新方法,解决了再生苗生根难、移栽不易成活的问 题。以体胚再生苗为接穗嫁接于无菌催芽的花生苗下胚轴。无菌培养 3-5 天后,嫁接 苗直接移栽田间,成活率达 98.7%,接穗全部结果。32 发明了花生高油性状离体筛选方法,解决了高油性状选择效率低的难题。高油离体 筛选培养基为MS + 4 mg/L BAP + 6mmol/L 羟脯氨酸,筛选与体胚萌发成苗同时进行。 再生植株后代含油量≥55% 。 利用离体诱变、高油精准筛选获得的再生植株,采用发明的嫁接移栽方法移栽田间, 后代利用常规田间选择技术,培育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利用上述技术育成高产高油花 生新品种5个,含油量均在55%以上,达到花生高油标准,含油量最高的品种达到61.05%。 产量均比区试对照增产13%以上。并且兼具抗旱、耐盐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黄瓜新品种:扬大1号
全雌性,侧蔓发生中等,生长速度快,叶大而厚,叶色绿,植株长势强,较抗白粉病及霜霉病。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4 节左右,在低温弱光下具有极强单性结实能力;瓜条长13 cm 左右,果实表现光皮、无刺,单瓜重约 70g。从播种到采收 60 天。单株采瓜近30 条;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果实整齐度高;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亩产量 7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黄瓜新品种:扬大4号
全雌,侧蔓少,生长势强,叶色深绿,抗白粉病,抗霜霉病能力强。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3-4 节,早熟性更好,单性结实能力强;瓜条长 22-25 cm,果实表面微刺,单瓜重约 140g。从播种到采收 62-65 天。单株采瓜 15 条左右;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果实整齐度高;在大棚栽培条件下亩产量 8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黄瓜新品种:扬大5号
侧蔓少,强雌性, 15 节内雌花数达到 9 个,第一雌花节位 3-4 节,生长势较强,从播种到采收 60 天左右,亩产量达到 6600kg,果实长度接近 25 厘米,果把长 5 厘米,果实表面粗刺溜,皮肉均较厚,香味较浓,口感较好,对白粉和霜霉病的抗性为抗,对病毒病的抗性为中抗,由于雌花多,作为大棚土壤栽培时,养分供应必须充分及时,否则,须适当疏果。
扬州大学 2021-04-14
黄瓜新品种:扬大6号
侧蔓少,生长势极强, 普通雌性, 15 节内雌花数 7-8 个,单性结实水平比其它组合差,在良好通风和昆虫授粉条件下或用座果灵点花均能有很好的结果,从播种到采收 65 天左右,亩产量超过 7500kg,果实长度 33.5 厘米,果把长 5.5 厘米,属于长果类黄瓜中的短果把品种;对白粉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均达到抗;果实表面中刺、密刺,果实质地脆嫩、香味浓。
扬州大学 2021-04-14
黄瓜新品种:扬大8号
强雌性,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为 2-3 节,早熟性好, 15 节内有雌花 11 个,生长势强,叶片大而厚,结果率近 100%, 从播种到采收 60 天左右,亩产量超过 7000kg,果实长度23 厘米,果把 4 厘米,果实表面为细刺、密刺,质地脆嫩、香味浓;对白粉病抗性为中抗,对霜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为抗。由于雌花多,作为大棚土壤栽培时,养分供应必须充分及时,否则,须适当疏果。
扬州大学 2021-04-14
黄瓜新品种:扬大9号
侧蔓较少,强雌性, 15 节内雌花数达到 9 个,第一雌花节位 4 节,生长势强,结果力强,从播种到采收 62 天左右,亩产量超过 7000kg,果实长度偏短, 23 厘米左右,果把长度 4.1 厘米,果实表面为粗刺瘤,皮肉均较厚, 香味浓;对白粉、霜霉和病毒病的抗性均达到抗。由于雌花多,作为大棚土壤栽培时,养分供应必须充分及时,否则,须适当疏果。
扬州大学 2021-04-14
1 2 3 4 5 6
  • ...
  • 59 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