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非金属软材料3D工件加工,比如毛毡、软汽车内饰件等
非金属软材料3D工件加工,比如毛毡、软汽车内饰件等 高速智能复合材料的五轴联动精密加工设备
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2021-08-30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学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12号)。学院地处中国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占地面积近800亩,与湖北医药学院连为一体,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徜徉其中,既感医学之神圣,又沐人文之灵气,是求学深造的理想之地。举办高校——湖北医药学院始建于1965年,其前身为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995年开始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2008年增列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1年,学院党委被十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学生资助中心获得“湖北省生源地贷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被湖北省高校工委、教育厅授予“2011年度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团委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2013年,学生事务部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2015年,学院荣获“2015中国独立学院50强”称号。2016年,学院在“2016湖北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评选”中居第三位,也是唯一入围前十的地市州独立学院。 师资力量雄厚。2018/2019学年初,学生总数6848人,其中本科生6003人,专科生845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66人,专任教师433人,外聘教师1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7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9%,中级职称教师18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初级职称教师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2%。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人员3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35岁以下教师1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36-55岁教师2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55岁以上教师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近年来,在举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学院坚持“精干高效、合理配备”的原则,走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之路,大力引进人才,不断扩大师资队伍规模,母体学校委派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教师的学历、年龄结构更趋合理。 教学资源丰富。学院专业设置比较齐全,以本教育为主,适度保留专科教育,积极探索发展研究生教育。现开设有五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学和四年制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制药工程、信息资源管理、软件工程、等12个本科专业。学院还开设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2010年,学院本科专业全部通过了湖北省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2年,经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本科专业均获得学士学位评审授权,可授医学学士、理学学士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学院与举办高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并自建有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形体训练室、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综合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学校建有省级“生物(医学)基础实验”和“临床技能培训”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分子生物学、电生理、生殖医学、器官移植等23个科研所(室),其中,“胚胎干细胞研究”实验室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所有教学资源能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学生培养突出技能。药护学院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能力为重”教育理念,按照“以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竞赛为导向、以成才为目标”的新运行机制,大力开展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常规活动制度化、零散活动系列化、传统活动创新化、大型活动主题化”,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技能突出、富有特色、勇于创新”应用型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学生毕业由我院颁发国家承认的普通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学生由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实习就业相得益彰。学院现有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东风公司总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等6所附属教学医院,共有10800张开放床位。药护学院附属医院——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临床学院--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正在筹建之中。各教学医院管理规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教学设备齐全,可满足各专业临床教学需要。同时学院还在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等一线城市建有临床实习医院51家,如上海市东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重庆三军医大附属西南医院等。学生就业多面向全国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良好态势,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考研上线率为20%。 国际交流凸显特色。学院结合国际形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学院开展护理学生赴澳留学、赴英国带薪实习、赴菲律宾留学、赴美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等国际合作项目,培养精通英语、熟练掌握临床护理技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高级护理人才,为学生提供国外深造与就业机会。 药护学院将继续高扬“追筑梦想、跨越巅峰”的精神,加快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创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知名的医学独立学院而努力奋斗。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2021-02-01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办学性质与环境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于2003年3月,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汉汤逊湖畔,占地面积5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科专业 学校依托与湖北经济学院毗邻的区位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湖北经济学院优势资源设置专业,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开办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19个,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0200余人。开办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金融学、市场营销等特色专业受到社会欢迎;《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经济法概论》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市场营销专业入选为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首批立项建设项目;会计学、金融学、英语三个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子商务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企业、行业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AFP资格创新班)、市场营销专业(注册市场经理SCMP)以及各类定制班。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师531人,其中专任教师484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60人,占比53.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1人,占比27.1%,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1人,占比53.9%;“双师型”教师62人,占比12.8%。 办学特色 社会声誉优良,知名度高:我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8年全国独立学院排名中位列第66位,在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中位列第7。 专业建设强化,集中度高:学校根据“内涵发展、突出优势、统筹兼顾、寻求突破”的专业建设原则,在重点建设好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优势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专业的平衡发展,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专业体系。 招生就业稳定,满意度高:近3年,我校新生整体报到率稳居全省32所民办本科院校前两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其中在金融机构就业率超过30%。我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和对母校推荐度均在全省32所民办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 校企合作深入,契合度高:学校按照“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人才,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合作开办了定制班;与中百仓储合作开办了“中百精英班”;与宜昌人福医药合作开设了“营销精英班”并获该公司捐赠50万元设立“人福奖学金”;以金融学专业(AFP资格创新班)、市场营销专业(SCMP)为试点,推进实施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专职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授课;与黄冈市政府等开展校政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生管理细实,精准度高: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提升育人质量,聚焦重点、瞄准难点,加强思想引领,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引导学生爱国爱校、积极学习、快乐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完善,共享度高:学校实行与举办高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依存、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共享举办高校师资、学科、科研、教学、信息技术、国际教育等教研资源,教室、实验室、运动场馆、图书馆、校园活动场所等教学场馆与设施,医院、食堂、安全保卫等后勤保障设施,共享校园文化资源。 对外合作 学校先后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俄克拉荷马基督大学、俄亥俄大学、丹麦科林学院北欧多媒体学院、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台湾)、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为学生出国(出境)深造提供良好机会。其中,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专业和金融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学校常年聘请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教师任教,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2021-02-01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湖南工程学院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座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目前在校学生4300多人。 学院校址设湖南工程学院南校区,校园绿树成荫、典雅秀丽、文化深厚。学院办学充分利用湖南工程学院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设施和场地,全面享用湖南工程学院的图书资料、实习基地、国际合作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优质的教学资源。湖南工程学院选拔了732名优秀的教师组成了应用技术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团队,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32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人 ,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学术骨干62人,省优秀教师9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0多人,为莘莘学子求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学院秉承“锲而不舍,敢为人先” 的校训,湖南工程学院实施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成果,坚持实践育人理念, 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建院十年为社会培养了8000多名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好评。 学院开办的专业均为湖南工程学院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等18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属国家计划招生。学生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颁发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照湖南省教育厅湘教通[2008]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颁发湖南工程学应用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书院路17号 邮编:411101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2021-02-01
基于HDFS的在线学习信息管理系统
成果描述:基于HDFS的在线论文管理平台主要用于管理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在线提交论文,老师通过本系统下载论文。系统通过邮件将相关修改意见和答辩信息反馈给学生,所有版本论文和评审意见需存储归档。市场前景分析: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文章或设计。它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四年学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均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以及现代本 科教育模式的发展, 继续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管理就显得费时、费力、工作量大、效率低。另外,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毕业论文的设计进展情况,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系统使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对学生论文进行管理。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的应用程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 Win CE 的车载信息系统系统
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是为汽车驾驶员或乘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电 子系统。它包含车载信息终端和车外综合信息服务,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将两 者整合为一。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不仅是未来车内信息显示及娱乐设备, 还是连接汽车与移动商务和交通信息服务的桥梁。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开发出集汽车实时信息指示、汽车诊断、远程服务、后视/ 侧视系统等功能的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同时,研究该类系统的发展趋 势,及开发该类系统的技术路线;最终,实现车载实时信息终端和智能化仪表系统产品 的自主开发,推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同济大学 2021-04-11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为实现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使农业综合开发管理工作者在研究解决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大问题、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的规划与管理时,能够及时全面了解相关的基础地理条件、农业资源环境条件、项目专题资料、工程建设进展等资料信息,并充分利用已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验和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等知识体系,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能为领导、管理者以及各级业务人员提供农业综合开发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决策规划等辅助支持功能的综合信息系统,即“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办对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深度应用、决策规划、效果评估、分析预测、汇报演示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并利用该系统实现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信息资源管理与综合应用的信息化、网络化和可视化。 农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农发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农发项目管理、地理信息应用与农发规划决策支持为应用核心,辅以其它相关管理功能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分析挖掘等智能分析处理等功能。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①项目管理: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审批、上报、实施、验收、监测等环节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实时动态管理。②地理信息:利用GIS系统,实现对各类基础地理数据和农发专题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标准制图输出等功能。③决策辅助:通过对数据的概括、归纳、以及汇总分析,建设决策规划知识库,为决策与规划提供数据、信息、知识等层面的辅助支持。④移动应用:利用GPS的定位、导航和GIS的地图操作功能,对项目现场地物的真实性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和实时判断。⑤三维可视化:应用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叠加,建立全区数字化三维场景,通过叠加农业综合开发专题信息资料和项目成果,可直观显示项目规划和建设的效果。本系统可用于农业项目管理、地理信息等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自反馈垃圾信息过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反馈垃圾信息过滤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寿命预测技术
寿命预测技术是目前型号开展定延寿工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现阶段主要采用寿命试验的方法对产品寿命进行评定。由于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所投入的样本往往有限,受产品一致性的影响,这种小样本寿命预测结果往往具有随机性和片面性。而在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产品本身及其组成零部件在研制各阶段、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与寿命相关的多源信息,如各种试验信息、仿真信息、相似产品信息、历史信息等等。因此,可以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建立多源信息融合评估模型,对产品的寿命进行预测,从而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基于群智网络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
以个人终端为感知设备,建立弱连接和强连接相结合的移动网络;以持有人为感知源主题,通过主动提供个体知识等进行的有意识参与,以及GPS定位、活动记录等无意识的参与,提供文字、图片、视频、语音、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依据选择性注意的交叉信息融合与认知计算体系架构,多源数据在智慧平台进行综合、查重和筛选,去伪存真,然后融合、活化,由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智慧的知识。智能终端以群体智慧的知识为基础,提供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全面应用,形成沟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网络。该成果主要应用于基于智慧城市的个人手持设备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影音、智慧餐饮、智慧居住、智慧生活及智慧消费等,开发者平台支持各类应用的二次开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307 3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