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2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现有专业学院17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 学校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资源共享课2门,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8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1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天津市级教学成果39项,国家级、市级规划教材18部,天津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天津市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4个。 注重教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创新引智基地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7个、天津市工程中心9个、天津市人文社科基地2个及天津市智库1个。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无线网络覆盖全馆,纸质藏书190余万册、电子图书250万种、电子期刊5万种,拥有Elsevier ScienceDirect、IEL、ACS、Wiley、SciFinder 、SCI、EI、CNKI等中外文高水平数据库70余个。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先进;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等设施配套齐全。 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出我国 首批项目管理硕士(MPM)。开展“2+2”、“3+1”等本科生、研究生合作交流项目32项。与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印度孟买大学和科特迪瓦博瓦尼大学合作,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与波兰华沙维斯瓦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课堂。 天津理工大学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的目标而继续奋斗!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2-01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唯一一所广播影视类学院,隶属天津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为全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和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位于天津市侯台湿地风景区北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学院设立新闻传播系、影视技术系、表演播音系、应用艺术系、基础课部、实习实训中心等教学部门,集教学、科研与影视节目制作于一体。 学院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和行业支撑,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广播影视界专家、学者,形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高职学历证书。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背景下,广播影视事业、新文化产业及新媒体蓬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学院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研究。学院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及新媒体竭诚服务。 学院的办学特色: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走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2021-02-01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2022年,获批国家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和7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0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1953人,其中本科生5739人,硕士生4364人,博士生1344人,学历留学生506人。   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40人,其中正高级809人,副高级1749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52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天津市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培育点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6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6人,5个教学团队和10名教师获得天津市“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称号;全国模范教师1名;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49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教学名师)10项;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天津市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医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天津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影像解剖与分子可视化教研室获批天津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02年和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19项。学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国际医学院,留学生生源来自105个国家,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现有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首个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落户学校后,已为全国54所大学的15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生导师508人,硕士生导师1586人。    学校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医学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育并传承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明日启幕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明日启幕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22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参会指南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参会指南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9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主论坛日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吉林大学联合主办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将于5月23日在长春东北亚国际会议中心启幕。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21
论坛报名 |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09
嘉宾阵容抢先看①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嘉宾阵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3
嘉宾阵容抢先看② |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嘉宾阵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5-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167 1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