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颅骨色分离模型XM-125
XM-125颅骨骨性分离着色模型   XM-125颅骨骨性分离着色模型由22部件组成,由各部分颅骨串制于铁丝上,固定在底座上,以便于观察各骨之间的毗邻关系以及内外两侧、上下各面的结构特点及孔、管、沟、裂等,显示分解的22部件颅骨形态结构,用不同颜色区别说明22部分颅骨的名称。 尺寸:自然大 材料: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然纤维素蒸汽闪爆改性及其在新型溶剂中溶解与绿色湿纺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项目针对目前粘胶纤维工业生产过程存在的污染严重问题,采用 自行设计的高压热蒸汽闪爆(Steam Explosion,简称 SE)技术,在超分子水平实现对天然木纤维素快速、安全可靠、低污染物理改性并固化其构象, 同时利用环保、廉价的新型纤维素溶剂体系,实现温和条件下纤维素的溶解, 通过真空脱泡、充氮、喷丝、凝固等工艺的优化获得了纤维素纤维的绿色湿 纺技术,丝性能达到或超过粘胶丝。 技术领域:工业材料 应用范围:粘胶纤维工业生产 技术创新:1)建立了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含催化剂分离再生的生物质挤压催化热解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催化剂分离再生的生物质挤压催化热解装置与方法,包括生物质与催化剂料斗、螺旋进料器、螺旋式挤压反应器、产物室、过滤冷凝装置、两级分离网与两级振动装置等。生物质与热催化剂在螺旋式挤压反应器内互相挤压、充分接触混合并进行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热解气相产物经过过滤和冷凝得到芳香烃等液态化学品和富含烯烃的不冷凝气体;热解固体产物通过两级分离网分离成粗炭和催化剂,催化剂在流化床再生反应器中燃烧再生后进入催化剂料斗循环使用,燃烧再生产生的热烟气用于干燥生物质原料。本发明热解过程实现催化剂与生物质紧
东南大学 2021-04-14
循环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低成本制备能源材料
成果描述: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磷铁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高纯度FePO4,以水中的氧为产物提供氧源,可以实现原位除杂,不受磷铁的原料来源限制;采用价廉的磷铁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通过与锂盐和补充磷源或铁源在可控气氛下反应制备粒度和碳含量可控的LiFePO4,避开了目前合成方法中的专利技术壁垒问题,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将废物循环利用与能源材料耦合起来,节能环保,从源头上降低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 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磷铁副产物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反应工艺控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方面都非常稳定;通过工艺控制和反应原料的组合,可以将反应产生的CO2等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清洁工艺;将添加剂与磷铁和锂源及补充的铁源或磷源充分混合,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既可以起保护作用,又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原位包覆及控制晶粒生长作用,能够极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产品专门提供给各种电动车(包括自行车、公交车、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器件、UPS不间断电源、摄像机、播放器、游戏机、电动玩具、清洁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等产品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作为电动车电源,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倍率性能好、耐高温、绿色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与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等相比,磷酸亚铁锂的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在未来几年内,磷酸铁锂地市场需求量将达5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地需求将大幅增加。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FePO4基本参数:纯度≥97%,粒度≤1μm,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控 2. LiFePO4基本参数: Li =~4.4%, Fe=35.4%, P=19.6%, C=2-6% 3. 物理参数: 松装密度 ≥0.5 g/cm3 振实密度 ≥1.2 g/cm3, 中位粒径 ~4 μm 4. 涂片参数: LiFePO4: C : PVDF=90:3:7 极片压实密度:2.1-2.4 g/cm3 5. 电化学性能: 克容量>130mAh/g 测试条件:1C, 全电池。 克容量>140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四川大学 2021-04-10
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及其优化调控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464978.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及其优化调控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首先确定了氨法脱硫系统中的模型参数;输入上述模型参数,并设定一初始pH值、氧化空气量Q以及S4+和S6+的初始浓度,利用+4价硫的氧化率模型计算浆液池内+4价硫的氧化率;将计算得到的+4价硫氧化率带入进行检验,若不成立,则调整和的值重新计算,直至成立,并将得到的氧化率与工程中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调整模型中的pH值、氧化空气量Q、和的值,使+4价硫的氧化率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本发明中的氧化率模型能够对氨法脱硫吸收产物+4价硫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进而提高氨法脱硫技术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循环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低成本制备能源材料
成果描述: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磷铁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高纯度FePO4,以水中的氧为产物提供氧源,可以实现原位除杂,不受磷铁的原料来源限制;采用价廉的磷铁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通过与锂盐和补充磷源或铁源在可控气氛下反应制备粒度和碳含量可控的LiFePO4,避开了目前合成方法中的专利技术壁垒问题,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将废物循环利用与能源材料耦合起来,节能环保,从源头上降低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 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磷铁副产物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反应工艺控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方面都非常稳定;通过工艺控制和反应原料的组合,可以将反应产生的CO2等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清洁工艺;将添加剂与磷铁和锂源及补充的铁源或磷源充分混合,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既可以起保护作用,又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原位包覆及控制晶粒生长作用,能够极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产品专门提供给各种电动车(包括自行车、公交车、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器件、UPS不间断电源、摄像机、播放器、游戏机、电动玩具、清洁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等产品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作为电动车电源,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倍率性能好、耐高温、绿色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与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等相比,磷酸亚铁锂的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在未来几年内,磷酸铁锂地市场需求量将达5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地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全球磷酸铁锂生产能力小于2000吨/年,投资磷酸铁锂项目风险小,回报快。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FePO4基本参数:纯度≥97%,粒度≤1μm,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控 2. LiFePO4基本参数: Li =~4.4%, Fe=35.4%, P=19.6%, C=2-6% 3. 物理参数: 松装密度 ≥0.5 g/cm3 振实密度 ≥1.2 g/cm3, 中位粒径 ~4 μm 4. 涂片参数: LiFePO4: C : PVDF=90:3:7 极片压实密度:2.1-2.4 g/cm3 5. 电化学性能: 克容量>130mAh/g 测试条件:1C, 全电池。 克容量>140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四川大学 2021-04-10
关于应用神经网络对核裂变产物的研究进展
原子核裂变数据的精确测量是很多核物理应用的先决条件,比如核能、国防、辐射防护、核废料处理、产生稀有同位素等。核裂变物理在超重元素合成、反应堆中微子、中子星融合中的r-process等研究中也不可缺少。特别是走向新一代核能-快中子反应堆,急需锕系核区精确的不同能量中子诱发裂变数据。但是目前实验和理论都无法提供可靠及完整的能量相关裂变数据。 由于涉及中子的实验难度较大,国际上主要的核数据库只有几个能量点的裂变数据。理论上基于微观模型去描述裂变过程非常复杂,是一个涉及多维位能面的大幅度、非绝热的量子动力学过程。目前微观理论对裂变可观测量的描述还有较大误差。 此外基于唯象裂变模型对未知核区和未知能区的外推往往不可靠。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裴俊琛研究员课题组首次采用贝叶斯神经网络(Bayesian Neural Network)来评估不完整的裂变产物分布。此前贝叶斯神经网络对原子核质量外推有一些成功的应用,并可以得出推断的误差,但是仍有量子壳效应的疑虑。核裂变过程涉及复杂的位能面,裂变产物分布具有统计特征,比较适合神经网络。 贝叶斯神经网络对不完整核裂变产物的评估 目前核裂变产物的实验测量很难给出完整的产物分布,只能结合模型评估给出完整的裂变产物分布。人们通常基于唯象模型、通过调参数来拟合出产物分布。该工作通过对已有裂变数据库的学习,当实验测量给出不完整的裂变数据时能够推断出完整的裂变产物分布。结果表明,随着中子能量增加,裂变模式逐渐从不对称裂变演化成对称裂变。这说明神经网络能成功抓住部分物理图像。当实验数点很少时,唯象评估模型失效,神经网络仍然可以给出有效的评估和合理的置信区间。贝叶斯神经网络对核裂变产物的评估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展现了机器学习的一个实际应用范例,将对核数据的定量评估产生重要影响,有望更好地提供应用级的精确核数据。 不同能量的裂变模式演化
北京大学 2021-04-11
热载体循环高效煅烧窑及产物气资源化回收技术
冶金行业中通用的原料煅烧工序如石灰窑存在能耗高、热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等问题,产物气大量浪费。煅烧窑内反应体系热量与颗粒间的传热存在加热不均,容易造成石灰颗粒的过烧等品质问题,因此降低石灰的活性度,使石灰产业的品质质量得不到提高。通过热载体循环高效煅烧窑及产物气资源化回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系统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烟尘以及 NOx 的排放浓度,提高产物活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畜禽肉品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该成果 2010 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成果对发酵肉制品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研发了发酵肉制品发酵关键工艺技术;天然肠衣保质关键技术;肝素钠提取关键技术。如:高邮琵琶鸭、扬州风鹅、如皋火腿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天然碱卤湿分解及卤水精制技术
技术简介: 采用两级常压湿分解蒸发浓缩技术(热泵技术),第一级的卤水经预热到泡点 进入常压湿分解塔顶,卤水自塔顶自流到塔底,塔顶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升压后作 为一级湿分解塔底再沸器的热源对再沸器进行加热,再沸器蒸发的蒸汽进入一级 湿分解塔底,再沸器的凝液和含有 CO2 的气体作为热源预热进入一级湿分解塔 的卤水;一级湿分解塔底完成液进入二级湿分解塔顶,卤水自塔顶自流到塔底, 塔顶蒸汽经压缩机压缩升压后作为二级湿分解塔底再沸器的热源对再沸器进行 加热,再沸器蒸发的蒸汽进入二级湿分解塔底,再沸器的凝液和含有 CO2 的气 体作为热源预热进入一级湿分解塔的卤水,二级湿分解塔底完成液进入蒸发浓缩 工段。 应用前景分析: 对于天然碱行业来说,能源消耗占到生产成本的 70%以上,节能是降低生产 成本的重中之重。采用热泵技术后可使天然碱的蒸发浓缩过程节省大量的热量,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在天然碱行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课题组可以提供成熟的天然碱卤湿分解蒸发浓缩工艺包。 经济效益预测: 年产量 50 万吨的天然碱厂每小时可节约蒸汽 80 吨左右,具有相当可观的经 济效益。 技术成熟度:产业化项目 应用领域: 化工分离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369 3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