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膜的快速成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膜的快速成型方法,目前还没有一种制备条件温和,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的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膜的成型方法。本发明将丝胶蛋白溶液干燥得丝胶蛋白膜;该膜浸入体积浓度35-45%乙醇溶液中,7-15min后取出得乙醇处理丝胶蛋白膜;将乙醇处理丝胶蛋白膜置于浓度为100mmol/L的CaCl2溶液中浸渍处理5-20s得浸渍处理丝胶蛋白膜,再置于浓度为60mmol/L的Na2HPO4溶液中浸渍处理5-20s得一次交互浸渍处理丝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再重复用CaCl2溶液和Na2HPO4溶液浸渍处理得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和绿色环保。
浙江大学 2021-04-13
检测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与其配体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
01.成果简介   “相”是指物质系统中物理、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与其他部分具有明显分界面的均匀部分。“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与固、液、气三态对应,物质有固相、液相、气相。有研究表明,相变机制也广泛存在于生物细胞中,且在细胞生命周期的时空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当溶液中的多价大分子与其多价配体互作时,容易产生更大的复合物,后者的溶解度一般会降低,从而从普通溶液相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复合物富集的独立的液态相,这个转变过程被称为“液-液分离相变”(即,“相变”)。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指蛋白质翻译完成后,发生在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的共价修饰过程,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步骤之一。目前,已知存在300多种翻译后修饰,常见的有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修饰等,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相反的修饰过程为蛋白质去修饰,如去甲基化、去乙酰化、去磷酸化、去泛素化、去糖基化等。 本项成果是一种检测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相互作用的成套试剂,由A、B、C和D四种试剂组成;(1)A由名称为R的生物分子和名称为X的蛋白质连接而成;(2)B含有名称为L的生物分子;R与L相同或不同且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R与L相互作用后发生相变;(3)C为由C单体形成的多聚体,C单体由名称为mc的单体、名称为甲的报告基团和名称为YC的生物分子连接得到的分子,大于等于两个的mc能形成多聚体;(4)D由名称为XL的带有修饰的蛋白质和名称为YD的生物分子连接而成;YC与YD间具有相互作用。通过该成套试剂及基于该成套试剂创建的多价招募系统,利用相变机制实现了互作蛋白和配体在相变液滴中的高度富集,将原本较弱的互作信号强烈放大,使其易于检测。02.应用前景 本项成果可以为检测经翻译后/复制后/转录后修饰的蛋白质/DNA/RNA与其修饰阅读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尤其适合高通量筛选修饰酶或去修饰酶的抑制剂或促进剂。03.知识产权 本项成果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04. 团队介绍 本项成果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成员、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中组部“青千”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相变”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探索能够广泛应用于鉴定生物大分子互作及互作调控物筛选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于多个国际顶级权威期刊,申请专利多项。05.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合作开发。06.联系方式 zhangxinrui@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成分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解吸方法
【发 明 人】樊文玲;肖伟;郭峰;潘林梅;朱运 【摘要】 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成分吸附后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吸附和解吸方法。该装置由膜组件、循环泵、提取液或解吸液双层储料槽、渗透液储料槽、压力表、流量计、恒温水浴、蠕动泵、不锈钢管道制成。该方法为:在0.25MPa下恒温,膜超滤吸附含量为98%的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提取物溶液24h,计算活性成分吸附量,将吸附后的膜装在解吸装置上,将pH为5的盐酸溶液作为解吸剂,恒温,在压力小于0.05MPa和膜面流速在0.1-1m/s条件下进行解吸,得解吸率95%-99%。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碱性中药蛋白类成分的膜精制过程,尤其是注射剂除热原和树脂过程,可大大降低该类活性成分的损失率,提高其转移率,同时膜获得较好的再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血管活性肠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是一种由 28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是由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由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并且与乙酰胆碱共同存在,被认为是胰高血糖素-胰泌素家族的一员。广泛分布在中央神经系统的类胆碱突触前神经细胞和外周肽能神经细胞中,通过它可对多种器官进行神经支配,比如心脏,肺,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道,眼睛,皮肤,卵巢和甲状腺。VIP 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肽,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理作用,迄今为止,已有 3 种类型的 V
兰州大学 2021-04-14
用于清除血液中β2微球蛋白为主的中分子毒素吸附剂
积极地从血液中去除β2-MG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RA。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 )的轻链部分,由9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8KD,半径1 .6nm,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正常人血清中β2-MG的含量是0 .5~3mg/L。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肾损伤患者体内β2-MG容易产生积聚,从而引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DialysisRelated Amyloidosis,DRA)。病理条件下,肾损伤患者血液中的β2-MG的含量是正常水平的50-60倍,约为84mg ,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骨骼和关节的病原性病变。透析多年的肾病患者,DRA临床症状包括腕管综合征(CTS)、骨关节病、破坏性关节病、囊性骨病和病理骨折。血液透析治疗15年以上的患者,将出现系统性淀粉样病变。因此,积极地从血液中去除β2-MG被认为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RA。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一种低分子量鱼水解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鱼蛋白酶解液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蛋白水解制品, 但是不易贮存和加工,将酶解之后酶解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水解蛋白粉,不仅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为酶解液的后续利用提供了便利,既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配料,也可以直接冲调饮用。氨基酸分析也显示鱼水解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肌肉成分极为接近,易于被人体摄入吸收且利用率很高,是良好的蛋白质强 化剂。 蛋白粉的溶解度对蛋白粉的应用范围影响很大,而国内关于低分子量高溶解度蛋白粉的制备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发明制得的鱼水解蛋白粉的分子量低;溶解度达到 95%以上;利用淡水鱼生产,来源丰富;本发明为淡水鱼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生物酶解技术,效率高,无污染;产品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低分子量的鱼水解蛋白粉比鱼蛋白更易消化吸收,可以作为食品原料或辅料应用于婴幼儿营养配方食品、方便食品、速溶饮品和调味品等,市场前景广阔。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天然纤维素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三维阳极材料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氧化化学物质并释放电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MFCs由于具有去污和产电双重功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其最具潜能的应用是污水处理,即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且整处理过程不用曝气,可节省大量的耗能。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中最大的障碍是材料的成本和性能。 本研究利用低成本的天然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直接碳化的方法来制备三维大孔碳材料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系列研究结果2012年分别发表在Journal Material Chemistry, ChemSusChem 以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特别地,基于天然纤维制备的波纹层状三维碳阳极,阳极电流密度提高了10倍,达到了200 A m-2,该结果2012年已发表在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杂志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影响因子9.61. 该研究成果制备的材料成本低,性能优异。该研究成果结合我们的阴极氧气还原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以及后续的隔膜研究成果,将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在污水处理中的规模化应用。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一种去除甲醛用天然沸石负载CuO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甲醛用天然沸石负载CuO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用盐酸对天然沸石进行处理,并水浴加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热处理后制备出性能稳定的天然沸石,然后,结合浸渍工艺将天然沸石浸渍在氯化铜溶液中,以四甲基乙二胺为络合剂,CTAB为软模板,葡萄糖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天然沸石负载Cu纳米线,最后,采用热处理法制备天然沸石负载CuO纳米管复合光催化材料。该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便于实现,制备的天然沸石负载CuO纳米管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易于回收,吸附降解性能好。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通过新机制靶向p53通路的抗肿瘤天然产物候选药物分子
 TP53作为最著名的抑癌基因之一,其编码的p53蛋白控制着一个广泛而灵活的生物网络,并承担着基因组守护者的角色。T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与各种癌症的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正是由于p53蛋白在控制肿瘤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不论是医药企业还是科研界都在积极地开发靶向p53生物通路的抗肿瘤候选药物。本研究利用仿生合成策略首次合成了天然产物rhytidenones家族中化学结构最为复杂的rhytidenone A分子,并且运用化学生物学手段进一步阐明了该家族中抗肿瘤活性最强的rhytidenone F的靶点蛋白及生物作用机制。该研究发现:rhytidenone F通过共价作用于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γ的Cys92位点,从而阻碍了p53蛋白的有效降解,进一步导致p53蛋白在细胞内积累,最终激活Fas信号通路并引起肿瘤细胞凋亡。该工作揭示了天然产物rhytidenone F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PA28γ小分子抑制剂,有望成为靶向p53信号通路的新一代抗肿瘤候选药物分子;同时,该分子也可以作为化学探针,帮助进一步研究p53蛋白降解途径的新的生物机制。目前正在进一步将积极推进该候选药物分子的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前抗肿瘤药物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制备高催化活性天然沸石负载一维TiO2纳米线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高催化活性天然沸石负载一维TiO2纳米线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相关工艺参数。该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法。首先,以钛酸丁酯(Ti(OC4H9)4)为前驱体,二乙醇胺为络合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TiO2溶胶;然后,采用浸渍法,在经酸处理的天然沸石上负载TiO2溶胶,干燥、煅烧;最后,将负载TiO2的沸石放置NaOH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并置于稀HCl溶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再将所得产物洗涤、烘干、煅烧,即可得到天然沸石负载一维纳米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