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植物油合成木蜡油项目
木蜡油能渗透进木材内部,对木材进行滋润保养,起到防水防污的保护作用。它的蜡能与木材纤维紧密结合,增强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耐擦能力。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木蜡油与市场上基于石化类合成树脂所生产的油漆完全不同。木蜡油主要是由天然植物油(棕榈蜡、向日葵油、大豆油、亚麻油、蓟油等)和天然植物蜡(棕榈蜡、蜂蜡、小酌树蜡)等组成,包括调色所用的颜料也达到了食品级。它的油能渗透进木材内部,对木材进行滋润保养,起到防水防污的保护作用。它的蜡能与木材纤维紧密结合,增强木材表面硬度和耐磨耐擦能力。这种黄金组合还可以有效凸显木质纹理,获得最为出色的养护和装饰效果。木蜡油从原料上杜绝了甲醛、苯、甲苯、二甲苯、重金属离子等有害化学物质,对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生长完全无毒、无害,其环保性远远超过了水性漆 本产品与德国OSMO木蜡油产品性能方面已基本一致,且原材料获取更容易,已具备工业化放大条件。
南开大学 2022-08-11
天然气低NOx燃烧器
目前大气环境面临着巨大挑战,大气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通过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污染物排放标准可以看出,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从无到有并且越来越严。例如北京2015年5月颁布的《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工艺加热炉的氮氧化物排放不超过100mg/m3。 降低工业炉氮氧化物排放通常采取燃烧前燃料预处理、燃烧器改造、燃烧后烟气脱硝处理等手段。通过对工业炉燃烧器进行低氮改造,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来系统的延续性,并且没有增加额外的运行成本,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和效果突出等优点。目前国内的燃烧器市场混乱,大多国产燃烧器只是对国外燃烧器的简单仿制,存在燃烧器运行不稳定、寿命低、燃烧状况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目前的低氮燃烧器,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仅仅通过简单仿制的国内生产的燃烧器不能保证低氮排放效果的稳定。市场上对于低氮效果突出、运行高效稳定的天然气低氮燃烧器的呼声越来越大。本课题组长期主持工业炉的燃烧器改造工程,研究天然气低氮燃烧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已经有试点项目并取得了NOx排放40---80mg/m3的理想效果。通过结合国内外的低氮技术以及多年来国内燃烧器改造的工程经验,本课题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专门设计低氮燃烧器,在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对燃烧器运行的可靠性、火焰的燃烧状态、燃烧器运行的易操作性进行改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天然植物油的精制和分离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是天然植物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未能将天然植物油进行精制和分离,所以出口的价值不高。本成果是针对不同天然植物油高附加值成分的不同,对其进行精制和分离,提高天然植物油的档次和价值,适用于天然提取植物油的深加工。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采用先进的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技术和装置,对天然植物油进行分离,克服原料的热敏分解和聚合风险,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可以得到不同植物油中的高附加值成分,以及可以将植物油中的多个组分进行切割和提纯,所得产品纯度高、颜色浅、香味纯正。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通过天津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天然植物油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分离和精制技术很落后,产品出口的附加值较低,如果采用本技术将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使用本技术将年增产值 500~800 万元。 应用领域:天然提取植物油深加工、天然香料原料出口。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具有天然植物油原料,分离主体设备投资 100 万元~200 万元,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分离单元厂房面积 100 平方米。 合作方式及条件:转让技术和加工设备。 
天津大学 2021-04-11
浓缩杏汁和天然果酸生产方法
本课题为一种天然果酸、浓缩杏汁和杏粉的生产方法。以杏为原料,生产天然果酸、浓缩杏汁和杏粉,该工艺其特征是杏去核匀浆后加入果胶酶进行酶解,酶解离心后残渣用按上述条件进行第二次提取,去除残渣,将两次上清液合并浓缩,浓缩后的上清液过树脂柱,用水洗脱,洗脱下的溶液浓缩后得浓缩杏汁,然后用 50%乙醇洗脱,洗脱液经 60~70℃真空减压浓缩后经干燥得固态天然果酸。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功能涤纶蛋白复合面料和粘胶纤维蛋白复合面料
涤纶织物虽具有良好的挺阔性、褶皱弹性,但不亲水,对人体皮肤不友好,没有保健功能。粘胶纤维织 物具有 良好的吸湿、抗静电,但对皮肤没有保健功能。 开发的全新改性接枝技术,可以在涤纶纤维和涤纶织物表面接枝各种动植物蛋白,如蚕丝蛋白、牛奶蛋 白、大都蛋白、花生蛋白、蚕蛹蛋白等等。从而制备各种高功能涤纶蛋白复合面料。 改性接枝的涤紛蛋白复合面料,蛋白质都分布在涤纶纤维表面上,在服用时,与人体皮肤相接触的全是 各种动植物蛋白,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时,织物的吸湿性、抗静电性都得到很好的改善;褶 皱弹性、挺阔性保持良好。 高功能涤纶复合蛋白面料,适宜制备高档涤纶面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生产工艺流程较短、成本较 低,无需投资购买新设备。该技术也同样适用于粘胶蛋白复合面料。粘胶蛋白复合面料对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西南大学 2021-04-13
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创建与推广
归纳出不同生态区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的适宜品种组合、 茬口衔接与适宜播(栽)收临界期、适宜播栽方式、适宜播栽群体起点与密度、适宜施肥量及运筹比例、适宜水分管理等“六适”关键技术要领, 以及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以秸秆全量还田、 农机选型与农艺融合、精确管理、易发气象灾害防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应变技术, 集成构建出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生产模式; 编著可视性好、操作性强、 实用性广的《粳稻—小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与防灾减灾技术明白图》、《农事实用旬历手册》;通过多项目
扬州大学 2021-04-14
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该成果 2011 年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成果明确了现阶段小麦高产超高产的技术思路, 创新集成以“精种、 调肥、 抗逆”为核心、 以“播期播量与播种方式协调、控氮补磷增钾、 综合化调化保”为关键的小麦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体系, 创新提出了“因茬、 因墒、 因种、 因苗、 因境”栽培管理技术关键, 集成组装配套出 5 套适合不同茬口不同播种方式的高产超高产栽培模式。
扬州大学 2021-04-14
特早熟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华麦2152
研发阶段/n华麦2152选自复交组合(鄂恩1号×川农麦1号)×(华9515×川农6280),用系谱法育成。该品种属春性半矮杆品种,幼苗半匍匐,剑叶中等大小,上挺,茎秆有蜡粉,叶色淡绿,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不敏感。分蘖力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出苗-成熟),比对照品种郑麦9023早1-2天,为目前熟期最早的小麦新品种。穗层整齐度和熟相好。亩穗数26.37万,穗粒数40.1粒,千粒重42.79克。2006-2007年度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和LTB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即筛选获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具有优势抗原表位的DomainIII结构域,并通过Lingker与肠毒素LTB组成新型融合蛋白LTB-Es,并以该融合蛋白作为抗原来制备鸭坦布苏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本发明中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1;其中一种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2。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能表达鸭坦布苏病毒新型融合蛋白LTB-Es的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将重组表达的蛋白纯化后制备成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可使免疫后鸭群获得免疫保护。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胆酸结合蛋白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基因修饰的小鼠疾病模型,对有限的几个胆酸相关蛋白进行研究,进展缓慢。迄今为止还从未有在蛋白质组水平上全面发掘可以和胆酸分子相互作用的靶标蛋白的研究,而化学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首次以天然胆酸分子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可以模拟其生物学功能的光交联胆酸分子探针,然后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活细胞水平上全面探寻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和胆酸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潜在蛋白靶点,并从生化水平上进行了验证。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