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发动机缸孔自动测量分组机(产品)
成果简介:该自动分组测量机是为发动机生产线开发的缸孔测量分组专用设备,也可用于其它大批量生产零件的内孔自动测量分组。该测量机由机械主机和测控系统组成,工件由生产线传输滚道进入本机预定位置后,测量机的控制系统自动将工件运送至测量位置,测量并分组后,自动送至标记位置,自动或手动涂漆(或打印)标记。测量系统采用电子式测微传感器,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和重复精度。该测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测头分辨力:0.1微米;测量重复精度:0.8微米;其中工件运送行程、测头运动行程及速度由交流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控制,可根据测量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神奇的记忆合金(记忆合金发动机)
260mm×160mm×270mm,记忆合金浸在热水中可使飞轮连续转动。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TX系列丰田发动机动态剖面教具
★ 配套台架操作使用说明与实训课题的实训指导书; ★ 经高温烤漆处理,带万向脚滚轮台架,便于移动教学。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TX系列奥迪发动机动态剖面教具
★ 配套台架操作使用说明与实训课题的实训指导书; ★ 经高温烤漆处理,带万向脚滚轮台架,便于移动教学。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TX系列捷达电控发动机实验台
本发动机实训台是本公司采用一汽大众捷达电控发动机为适应汽车教学需求而研制的,该实训台由电控发动机(新机)、操作显示面板及发动机彩色原理图电脑控制柜、可移动式台架(万向脚轮)、汽油供给系统(脚踏式油门踏板)、冷却系统(自动电子风扇)、启动系统、发电系统、排放系统、发动机传感、器执行器、原车仪表、原车电脑、具有发动机运转及显示(水温.燃油.机油.充电.转速)配备原车OBD-Ⅱ接口、真空显示表、燃油压力显示表、喷油器工作指示LED灯、电压检测表(检测任意路传感器工作信号、工作电压)、故障设置区可设置32路故障(老师设置任一路线路故障)、故障排除区(学生通过各种仪器、仪表、或读取故障码)在面板上用专用排故线连接排除故障、通过OBD-Ⅱ读码. 消码. 数据流. 故障分析、传感器信号模拟等多项功能、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教学直观、是汽车发动机实物教学不可缺少的实验室设备之一。 技术性能: 1、主要参数值: ●直列四缸2阀水冷电喷发动机              排量1.6L ●可移动台架(分体式+安全不锈钢防护拦)     1600×900×1800mm ●汽油箱容量                              10L ●润滑液容量                              4.5L ●蓄电池容量                              12V42AH ●冷却液容量                              10L ●设备重量(不含油液)                    280Kg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然气低产低效井排水采气增产压缩机装置
天然气井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产气量会逐渐下降,产气量低于 5000 方/天的气井称为低产低效井,长庆苏里格气田的低产低效井约占总井数的 40%,数量十分庞大。低产低效井的增产是一个重要课题,增产的工艺措施和技术手段很多,如酸化处理、水力压裂等。气井工作过程中,地下水渗出会造成井底水位逐渐升高,对于正常产气量的气井,水会被气体带出,不影响产气量;低产低效井因产气量较小,所以气体从井底的携液能力比较差,造成井底水位不断上升并可能淹没油管底部,从而造成产气量骤减或中断,因此这样的井需要施加排水采气措施。常用排水采气措施有泡排和速度管柱两种,前者需要向井内加入特殊的发泡剂,后者需要改造气井。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用井口压缩机进行排水采气增产的技术手段,无需改动气井,也不需要化学药剂,并且高效可靠。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气在井口刚刚开采出来时被称作凝析天然气,是湿气的一种,湿气首先要经过测量,然后再进入处理厂。湿气为气多液少的特殊的气液两相流,流动型态包括分层、波状、环状、雾状等多种形态,因此检测难度很大。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旨在解决油气田井口湿天然气的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计量问题。对于及时、准确、长期地掌握单井、井区、气藏、气田的生产动态信息,判断气井/气藏的生产变化和水侵状
天津大学 2021-04-14
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天然气脱硫
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天然气脱硫工艺由常州大学首先提出,并且进行了长达14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膜吸收与膜蒸馏集成天然气脱硫工艺,主要利用膜吸收器系统实现天然气脱硫,利用真空膜蒸馏富液再生系统实现脱硫液的再生。目前,该成果已处于中试阶段。希望与相关设计院、研究院、设备生产厂家和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 先进性: 与传统脱硫工艺相比,本工艺具有以下优点:(1)投资运行费用低:比吸附法节约投资费39.8%,节约运行费51.0%;比吸收法节约投
常州大学 2021-04-14
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
国煤多、油少,发展基于煤的C1化工,开拓化工原料多样化的工艺路线,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经济价值。在此背景下,羰基合成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继孟山都公司成功地开发甲醇羰基合成醋酸工业技术并大规模工业化后,羰基合成技术成为C1化工中技术和应用的热点。 醋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50种化工原料之一,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乙烯法和乙炔法,目前乙烯法占总生产能力的72%以上。乙烯法的原料是乙烯、醋酸和氧气,由于原油价格一直上涨,乙烯法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为降低生产成本,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向以煤为原料的C1化学方向转变。 本项目提出了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合成醋酸乙烯的工艺路线,煤或天然气→合成气→甲醇→二甲醚→醋酸乙烯,该工艺路线不再依赖原油为原料,而以煤或天然气为基础,降低了成本,同时还能副产醋酸、醋酐。本项目关键技术是二甲醚与合成气羰基合成醋酸乙烯的催化反应体系、催化剂配方、制备方法和反应器设计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天然气在井口刚刚开采出来时被称作凝析天然气,是湿气的一种,湿气首先要经过测量,然后再进入处理厂。湿气为气多液少的特殊的气液两相流,流动型态包括分层、波状、环状、雾状等多种形态,因此检测难度很大。国际市场,因技术门槛儿高,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FMC\SolartronISA\Roxar)掌握此项技术。因大多采用射线技术,产品价格高昂。国内市场采用“单相流量计量仪表”或大型“计量站”,不是无法满足气液两相测量,就是建设数千平方米的集气计量站,耗资巨大。凝析天然气两相流量计旨在解决油气田井口湿天然气的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计量问题。对于及时、准确、长期地掌握单井、井区、气藏、气田的生产动态信息,判断气井/气藏的生产变化和水侵状况、优化生产采气工艺、延长气井生产寿命,并最终提高气田的采收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双节流计量管由 V 锥流量传感器和文丘里流量传感器串联构成。从天然气井中采出的凝析天然气体(即湿气)先后流过 V 锥和文丘里,分别产生压差△P1 和△P2。△P1=K1QG+K2QL △P2=K3QG+K4QLQG、QL 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体积流量;K1、K2、K3、K4 是工况压力、温度、干度、气相密度 ρG、液相密度 ρL、节流形式、节流比 β、长度 L、气相弗劳德数Frg、液相雷诺数 Re 等相关函数。 远程平台以高性能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配以工业宽温电子硬盘、16 路高精度数据采集卡、12 寸工业宽温液晶屏、工业宽温全金属防水键盘、充电锂电池等,可实现信号的采集、气液两相流量的计算/显示/存储等。锂电池供电、220供电和蓄电池+太阳能供电 3 种工作方式。内部供电可待机 16 小时,低功耗模式20 小时以上。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技术水平: 1)产品不依赖射线技术、分离器技术。 2)适用范围广,海洋、陆地油气田均可适用。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低功耗、互换性好及多参数动态测量。 获奖情况: “凝析天然气多参数动态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 2013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已授权专利 10 项,并成功产业化,制定了相应的企业标准,通过了第三方的形式评价,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该流量计占地面积约 1 平方米,价格仅为适用于陆上气田的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可取代进口,大幅降低一次性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  国内客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国际客户:国际石油公司 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如为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节约气液分离存储等工艺设备、场站用地、值守人员人工成本等累积 8700 万元。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涉及陆地油气田、采油平台、海下气田、非常规气田(页岩气田、煤层气)等多种天然气上游生产计量领域。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