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贝安居——国内气凝胶建筑保温行业引领者
我们的产品选材优先选用了最安全防火阻燃性A级的聚苯乙烯作为基底,再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创新,将有优质保温物理属性的硅质气凝胶材料,通过常压干燥法制备高纯度气凝胶粉末,并通过数千次实验配比融入匀质板,解决气凝胶材料因柔性大无法适用于建材保温的难题。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贝安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许苌海燕 注册时间 2019.6.12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合肥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340100MA2TTCMC66 经营范围 内外墙保温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建筑材料(不含粘土砖)、建筑节能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建筑装饰工程、防水工程施工。 企业地址 合肥市新站区魏武路与九顶山路交口三元产业园一栋101室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许苌海燕 天津大学 工商管理 2019.9.1-2023.7.1 王轶涵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20.9.1-2025.7.1 苏梓萌 河北大学 财政学 2019.9.1-2023.7.1 都秋羽 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 2018.9.1-2025.7.1 谭力恒 天津大学 工程管理 2019.9.1-2023.7.1 罗雅琪 天津大学 金融学 2019.9.1-2023.7.1 邵彤 天津大学 建筑学院 2020.9.1-2023.7.1 赵凌波 天津大学 工商管理 2019.9.1-2023.7.1 姚君尉 天津大学 理学院 2021.9.1-2024.7.1 王一威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20.9.1-2023.7.1 关新雅 天津大学 管理学科与工程 2019.9.1-2024.7.1 时张潇文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 2021.9.1-2025.7.1 梁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 2008.9.1-2012.7.1 李雨浓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2019.9.1-2024.7.1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秦俊男 天津大学 校团委 讲师 软件工程 刘俊颖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工程管理系主任 教授 工程管理 李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 副教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艺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团委副书记 大学生创新创业 宗超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经管学部团委书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五、项目简介 负责人小时候家在当地的装饰城,周边全是做涂料还有材料生意的,父母和身边家人都是建筑行业从业者,深耕这个行业多年,所以负责人有频繁参与施工现场还有耳濡目染行业信息的经历。深知传统建材行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传统建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存在开裂、脱落、不保温等问题。 国家接连出台各项政策督促建筑行业提升节能标准,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的租赁房保障、老旧房改造政策,更让行业内产生了很大一部分市场空缺,更让负责人坚定了想要在建筑材料行业精益求精、努力创新的想法。 遂在家族支持下完成贝安居的工商登记和注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的更远。入学的几年内负责人积极联系各高校的专业人才,更依托天津大学过硬的工科实力平台、实验室资源,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投资研发创新产品,在合肥自建广房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进行研发、生产。 我们的产品选材优先选用了最安全防火阻燃性A级的聚苯乙烯作为基底,再联合纳米材料研究所进行科研创新,将有优质保温物理属性的硅质气凝胶材料,通过常压干燥法制备高纯度气凝胶粉末,并通过数千次实验配比融入匀质板,解决气凝胶材料因柔性大无法适用于建材保温的难题。甚至将导热系数降低至0.045W/(m.k)的行业新低,对比市面同材料保温板导热系数0.065的参数,在同等冬季环境下实验,室内温度提升6度,提升节能率15%。 目前公司由安徽起步,实现初步占领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并建立了浙江市场的办事处,获得浙江、江苏、上海市推广证书。于2021年实现营收额1982万元,争取在三年内扩大江浙沪地区市场销售,而后业务产品也将向华北地区进发。
天津大学 2022-08-11
口腔解剖与气道演示模型JC-E303
为便于医学生直观了解口腔解剖结构,并进一步掌握气管插管技能,快速抢救生命,我公司研发了口腔解剖与气管插管示教模型。模型解剖结构根据真实人体数据制作,还原真实口腔形态,可直观展示气管插管过程,有效提高医学生气管插管技能。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揭示microRNA-122在肝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了肝脏特异性的小分子非编码核糖核酸microRNA-122在肝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microRNA-122通过抑制RTK/STAT3信号通路赋予肝细胞强有力天然免疫功能的核心机制。 在肝癌细胞HepG2中导入microRNA-122可以极其显著地增强细胞应对各种病毒核酸(包括HCV和HBV)的天然免疫反应。研究发现microRNA-122可以直接靶向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RTK),从而降低了HepG2细胞中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更有趣的是,他们发现STAT3可以直接抑制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的表达,STAT3酸磷酸化水平的下调解除了STAT3对干扰素转录激活的抑制,从而使得干扰素信号通路在病原体入侵时能迅猛激活。该研究揭示了在肝细胞中miR-122–RTKs/STAT3–IRF1–IFNs通路调控干扰素表达的重要途径,阐明了微RNA对肝细胞等非免疫细胞天然免疫能力调控的新机制。       成熟肝细胞中microRNA-122表达量极其丰富,因此在遇到病毒侵害时可迅速启动天然免疫应答,这种强健的天然免疫能力对于肝细胞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肝细胞中microRNA-122含量不足(比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可导致microRNA-122表达下调),就会导致肝细胞天然免疫能力大幅下降,更容易被病毒入侵。以上这些发现对于病毒慢性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特别是癌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草胡椒素E半合成方法
【发 明 人】王欣之;王天麟;文红梅;李伟;杨帆;刘睿【摘要】            一种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草胡椒素E半合成方法,首次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草胡椒素E(peperomin?E)的半合成方法。以中药石蝉草全草中提取得到草胡椒素A(peperomin?A)为原料,经过苯硒基亲核取代和氧化脱苯硒基两步得到草胡椒素E,再经硅胶柱层析精制得到纯度大于99.0%的草胡椒素E精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模拟天然心肌组织结构的三维仿生支架的设计、构建及其应用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脏疾病依然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心肌组织的再生能力有限,所以损伤的心肌组织很难进行自我修复和功能性重建,往往会形成无收缩和电传导能力的疤痕组织,对心脏造成更大的负担及进一步的损伤。目前在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脏器官移植,但是心脏移植的供体数目十分有限,而且器官排斥的可能性很高,并且受到宗教和伦理的影响,因此心脏移植手术仍然被视为一种高风险非常规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工程化的心脏补片用于心肌损伤修复,或者研发微型心肌组织用来测试心脏疾病药物的疗效,甚至在体外重建一个功能和结构完备的工程化心脏器官来治疗心脏疾病,成为心脏组织工程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和前沿领域。然而,如何制备出模拟天然心肌组织三维交错排列及力学各向异性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黄粉虫天然抗氧化八肽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粉虫肽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技术筛选、超滤分子截流、分子筛、反相高压液相色谱(HPLC)柱层析、质谱和氨基酸分析等技术,从诱导的黄粉虫中分离到氨基酸序列为SEQ?ID?NO : 1的八肽,并进一步验证其抗氧化活性,证实其抗氧化功能强于谷胱甘肽,为该天然抗氧化八肽的产品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环氧值ESO合成的新工艺
PVC是最常用的通用塑料。目前,在PVC制品中大量使用的增塑剂ESO(环氧大豆油)的 关键指标环氧值为5.9~6.1。使添加量只能在10%以下。而环氧值>6.5则称为高环氧值ESO,具 有相容性好、辅助稳定效果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该类ESO国内尚无企业生产。基本为进口或 外资产品,售价比普通ESO高60%以上。 本工艺除了能够生产高环氧值ESO产品以外,另一个特点就是生产过程中同时副产一种化 工原料,完全没有常规ESO生产中的大量废水排放,工艺无污染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Lyocell纤维国产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
课题组自1994年进行Lyocell纤维实验室小试;2001年与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共同申请的“年产1000吨Lyocell纤维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新材料专项项目,又于2004年被批准为上海市首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年产千吨规模Lyocell纤维工业化生产线正在生产。成果获“200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称号。课题组还开发各种改性Lyocell纤维。
东华大学 2021-02-01
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与工艺优化
带钢连续热处理(包括立式炉、卧式炉)过程是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该过程是在带钢成分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控制热量传递过程来控制带钢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最终完成金相组织的转变,达到控制带钢力学、电磁等性能的目的。因此,温度控制是带钢热处理过程控制的核心,也是热处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带钢连续热处理炉优化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克服半理论或纯经验控制模型严重依赖于现场、难以移植和泛化能力有限的不足,本成果基于传热机理模型对带钢在连续热处理炉内的传热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成果瞄准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研究,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精确解析退火炉内辐射换热、对流换热(喷气快速冷却、喷气快速加热)、接触换热(炉辊与带钢之间)、喷雾冷却等传热过程,开发带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预测软件,准确预测带钢温度分布(包括稳定工况和工艺过渡工况),带钢温度预测的典型精度在±2.5%以内(90%以上的命中率),为提高带钢连续热处理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在带钢温度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可行工况集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炉况参数优化策略,大大降低带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切换的效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工艺及装备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