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面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针对以大型碟式聚光器制造过程存在的工艺难题,提出了一种反射面的安装结构,反射面组件与反射面支撑网架之间通过至少3个安装座进行连接与固定,所述的安装座在紧固之前均有6个自由度可供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当反射面组件处于合适的位置之后,紧固各安装座,从而将反射面组件在合适的位置固定。 市场预测:本发明可使反射面支撑网架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反射面组件更加容易地安装在支撑网架上,之后很容易地按照要求进行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能够比较方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挠曲面太阳能聚光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组合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
Ø  成果简介:核心为多曲面复合线聚焦槽式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储热系统。Ø  项目来源:863计划项目Ø  技术领域:能源环保Ø  应用范围:太阳能中高温集热Ø  现状特点:高效多曲面聚光,温度达150度(以导热油为介质),全日集热效率47%。Ø  技术成熟度:小批量生产Ø  成果转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高效聚光热电联产装置
本项目技术成熟,已成功完成 500kW 示范装置安装和运行并通过科技部验收,光电效率可达 12%以上,光伏光热总效率可达 65%以上,投资回收期为 3.9 年。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高效聚光热电联合供能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最为成熟和广泛的两个技术领域,但是由于其产能形式单一,最终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前景。 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存在光电转化效率低(由于温度效应,晶硅型光伏发电系统综合光电转化效率只能达到12%-13%),光伏组件成本高,导致其成本回收期长。同时光伏电池生产也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如何提高单位面积光伏电池的发电量,减少电池用量是降低系统成本提高发电收益的重要手段。通过聚光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电池片表面的太阳能能流密度,并大大增加光伏电池的光电输出功率,成倍减少电池片用量(用量为传统技术的1/4),间接降低了光伏电池生产的总能耗和总污染,但是提高电池表面太阳能能流密度的同时,电池的温度也急剧升高,严重影响电池的电输出性能和使用寿命,只有通过水冷的方式来降低电池温度,这就形成了该技术手段的另一种产能形式,太阳能热水。即太阳能热电联供。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组合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产品)
成果简介:核心为多曲面复合线聚焦槽式太阳能中高温集热储热系统。 项目来源:863计划项目 技术领域:能源环保 应用范围:太阳能中高温集热 现状特点:高效多曲面聚光,温度达150度(以导热油为介质),全日集热效率47%。 技术成熟度:小批量生产 成果转让方式:技术入股与合作 市场状况及效益分析: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可广泛应用于工厂,电厂,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已有部分试点客户。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太阳能聚光发电(光伏发电)跟踪系统
两轴跟踪是基于天文学理论编程实现的。在系统中使用了PLC,以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和相应的执行机构,这些执行机构使得系统能够跟踪太阳的轨迹。从而使系统能够在一天中,始终以最佳的倾角和方向对准太阳,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  利用逆变器能够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进而直接输送到电网上。在白天有日照的情况下,光伏电池会将大部分的能量输送到电网上,而到了晚上光复电池装置会自动与电网断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太阳能聚光发电伺服跟踪系统
两轴跟踪是基于天文学理论编程实现的。在系统中使用了PLC,以控制两个伺服电机和相应的执行机构,这些执行机构使得系统能够跟踪太阳的轨迹。从而使系统能够在一天中,始终以最佳的倾角和方向对准太阳,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利用逆变器能够将光伏电池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进而直接输送到电网上。在白天有日照的情况下,光伏电池将大部分的能量输送到电网上,到了晚上光复电池装置会自动与电网断开。系统指标如下:1.检测风速并且与气象站可以进行信息交互,从而使得光伏电池板在强风中能够保持水平角度,进而保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点聚焦菲涅耳反射聚光太阳能技术
成果创新点 是一种介于蝶式和塔式系统之间的新型聚光太阳能集 热技术,相当于将塔式系统搬迁到旋转平台上,效率比传 统塔式系统高 20%,接近蝶式;系统所有反射镜共用一台方 位跟踪装置,而且平行排列,每排反射镜共用一台高度跟 踪装置,跟踪装置数量不到普通塔式系统 3%,从而大幅度 提高系统可靠性,也使成本下降 30%左右。 目前已成功开发由 96 面反射镜组成的小型聚光集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点聚焦菲涅耳反射聚光太阳能技术
是一种介于蝶式和塔式系统之间的新型聚光太阳能集热技术,相当于将塔式系统搬迁到旋转平台上,效率比传统塔式系统高 20%,接近蝶式;系统所有反射镜共用一台方位跟踪装置,而且平行排列,每排反射镜共用一台高度跟踪装置,跟踪装置数量不到普通塔式系统 3%,从而大幅度提高系统可靠性,也使成本下降 30%左右。 目前已成功开发由 96 面反射镜组成的小型聚光集热系统;研究和优化了反射面积为 2000 平米的工业化系统;改进了聚光太阳能光学系统性能计算精度;,第一次实现高精度计算聚光太阳能系统年性能;全面研究了各种聚光太阳能集热技术性能,申请聚光太阳能技术专利十余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6
1 2 3 4 5 6
  • ...
  • 379 3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