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土壤水肥迁移转化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圆柱形有机玻 璃内外柱和分层土壤土柱,其中有机玻璃内柱指定高度上分布着梅花状孔洞,土壤土柱被内柱包裹并根 据稻田原状土特点分为耕作层、犁地层、底土层;(b)各个土层内分别埋设土壤水势传感器、负压取水样 器和土壤含水率测量仪器;(c)土壤水分下渗过程中同时产生的侧向渗流水通过梅花孔排出到内外柱之间 的环形区域,抽取到外部装置进行化验分析。本发明用以探究分层土壤水肥入渗和
武汉大学 2021-04-14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
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什么个税优惠呢?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
北京税务 2024-08-05
一种用于催化多元醇转化的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多元醇转化的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泡沫金属浸渍于待负载的第二金属的盐溶液中,使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法、置换法或电沉积法将第二金属组分负载到泡沫金属上;对反应后的产物清洗、干燥得到复合催化剂。本发明方法能够在泡沫金属表面构建高效的催化活性界面,并基于两种金属成分的协同作用,实现在常温、常压的反应条件下,快速将多元醇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物,并显著提高多元醇(甘油、葡萄糖)向目标产物(如1,3‑丙二醇、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与选择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催化糠醛选择性转化为2-甲基呋喃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糠醛选择性转化为2‑甲基呋喃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碳纳米管负载型铂基双金属催化剂(3Pt3Fe/MWNT),在温和条件下高效催化糠醛转化为2‑甲基呋喃,具有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其中3Pt3Fe/MWNT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常压和200℃下,使用异丙醇为溶剂,糠醛转化率超99%,2‑MF的初始选择性91%,稳定运行60小时后转化率由99.8%降到90.41%。本发明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成品稳定可靠,催化过程无需添加额外的助剂,无需额外分离催化剂和反应底物,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及稳定性。该技术不仅在能源和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精彩活动预告① | 第63届高博会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心智·进化:AI驱动心理育人新生态研讨会
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在长春举行。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2
【吉林日报】相约高博会|吉林省AI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5月24日下午,吉林省AI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城会议中心华山厅隆重举行。来自全省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百余家联盟会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主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案。
吉林日报 2025-05-24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阳 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 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 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 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 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 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 阳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 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 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 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1
具有跟踪太阳光类似功能的半球面复眼光伏玻璃
由于地球的自传,地面的太阳电池板必须自动跟踪太阳才能获得最好的辐照效果。为此必须建立聚光和自动跟踪太阳的复杂而昂贵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成本。本项目不要建立复杂的自动跟踪太阳的设备,却能尽量多地聚集射角入电池表面的太阳光。为此,我们将光伏玻璃表面制备成由多个半球面构成的复眼结构,将其覆盖光伏太阳电池板表面时就可将斜照入射的太阳光尽可能多地聚集射入太阳电池表面,进而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模拟表明,在没有间隙排布和弦高比为2.5时效果最优,并且复眼越大优化效果越好,与常规平面光伏玻璃相比,所收集的光能增加4.43%。按设计制得实际复眼光伏玻璃样品,通过一天阳光下的实际测量,得到了类似模拟的效果。本项目自主研发了由多个由半球面构成复眼结构的光伏玻璃,将其覆盖光伏太阳电池板表面时可将斜照入射的太阳光尽可能多地聚集射入太阳电池表面,具有跟踪太阳光的类似功能,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常规平面光伏玻璃相比,所收集的光能增加4.43%以上。
厦门大学 2021-04-11
具有跟踪太阳光类似功能的半球面复眼光伏玻璃
自主研发了由多个由半球面构成复眼结构的光伏玻璃,将其覆盖光伏太阳电池板表面时可将斜照入射的太阳光尽可能多地聚集射入太阳电池表面,具有跟踪太阳光的类似功能,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与常规平面光伏玻璃相比,所收集的光能增加4.43%以上。
厦门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90 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