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为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 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 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 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 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 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 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 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 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 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 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 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除湿材料技术及其太阳能再生
成果内容: 本成果取得3项发明专利。除湿材料技术于2019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除湿和再生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左右,能够满足除湿材料再生的要求。 成果优势:该技术可用于潮湿环境下电力电气设施、工业生产、国防建设、仪器仪表、日常生活等的除湿,有太阳条件下可实现太阳能再生和循环利用等。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成果成熟度:小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技术转让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201711397996.4 一种连续化学反应法蓄热放热系统 授权 ZL201310274286.8 一种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ZL201310274316.5 膨胀石墨复合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图1 除湿材料的DTA-TG 热分析图 图2除湿材料的吸潮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3 不同再生温度下除湿材料的再生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西北大学 2021-05-11
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系统。它包括光伏电池组件、蓄电池、 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微控制器 (MCU)、驱动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动压缩机调速功率控制电路组成。将 光伏板置于汽车表面,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汽车空调实现供电。 本设备将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结合,可以实现电动汽车 本身资源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同时因为采用太阳能供电,能降低空调系统所占能 耗比,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技术创新点 将光伏电池、蓄电池和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结合,以光伏为空调系统供电, 目前几乎很少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采用光伏供电,利用电动汽车蓄电池,降低 空调系统所占能耗比,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上海电机学院 2021-05-21
太阳能高温热力系统
针对槽式太阳能高温热利用的集热器、混凝土储热技术、系统优化、标准化、太阳能高温热力系统的示范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研制了封闭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搭建了封闭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集热器的热效率可达到71.35%。综述了中高温储能技术,利用Fluent 件对三角形截面、正方形截面、实验模型截面、六边形截面的储热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结论六边形截面储热体储热效果最佳,实验模型截面储热体大大提高储热效率。从全寿命周期费用和全寿命周期CO2 排放两个角度对太阳能高温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计算了全寿命周期中系统各环节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和检修费用,绘制出全寿命周期槽式太阳高温热力系统的费用曲线,计算出与之对应的最佳集热器面积。详细统计了全寿命周期中系统各环节的CO2 排放量,绘制出全寿命周期系统CO2 排放量曲线,最终计算出与之对应的最佳集热器面积。提出了槽式热发电厂的选址模型,根据气象参数、土地利用参数和水资源分布等情况,考虑是否适合建立槽式热发电厂,对我国大部分省份进行了分类。总结示范系统设计、建设、调试、研究经验和成果,针对槽式太阳能高温热力系统的集热器、储热装置、备用热源、热力系统进行了标准化研究,初步总结了标准化条款。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建设了太阳能高温热力系统,改系统包括:集热方阵、备用热源、储热装置、冷却装置、检测装置等。并对集热器方阵的效率和储热装置的储热过程进行了现场试验。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太阳能硅片丝网印刷机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太阳能硅片丝网印刷机。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对太阳能硅片执行丝网印刷的装置。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印刷机的整体形状和图案,及其操控键的形状和分布。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除湿材料技术及其太阳能再生
项目成果/简介:成果内容: 本成果取得3项发明专利。除湿材料技术于2019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市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除湿和再生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8%左右,能够满足除湿材料再生的要求。成果优势:该技术可用于潮湿环境下电力电气设施、工业生产
西北大学 2021-01-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Ø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研究项目,其最大优点在于制作简单、原材料便宜、应用范围较大、捕获太阳光的能力较强,适合生产BIPV(建筑一体化光伏)系统。据估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成本远低于硅电池的成本,能在昏暗甚至是室内人工照明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而晶体硅系统和其他薄膜技术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课题组成员多年来从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针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无机纳米粉体和薄膜的制备和表征,电解质制备和应用,染料敏化太阳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全聚物太阳能电池
设计了两种基于双噻吩酰亚胺的n-型聚合物受体材料(见图a)。这两种材料在场效应晶体管中都能达到1 cm2 V−1 s−1 左右的电子迁移率,但是其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有巨大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并环的方式将双噻吩酰亚胺结合起来,能够极大的提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性能,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6.85%,同时实现较大的开路电压1.04 V(见图b),这是萘(苝)酰亚胺体系以外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好结果。   通过一系列材料和器件表征手段发现,双噻吩酰亚胺并环使得聚合物半导体具有更窄的带隙、更低的导带能级、更高的共面性和结晶度,从而使得并环聚合物半导体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同步辐射表明,并环使得高分子半导体在场效应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器件中具有更合适的分子空间取向(图 2),从而有利于电荷的有效提取,取得更大的电流值和实现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并环设计是实现高性能聚合物n-型材料的有效途径,为新型受体材料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新技术
该项目为国际上首次利用等离激元增强效应实现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该研究发现,三维铝颗粒等离激元黑体材料具有宽太阳光谱超高光吸收效率,大大提高海水淡化过程中光热转换效率;铝纳米颗粒的局域等离激元光学共振效应使得漂浮在水面的紧密排列的铝颗粒附近区域产生极高的局部温度和电磁场增强效应,有利于快速有效的淡水蒸汽产生,多孔结构提供了有效的蒸汽逃离通道;材料制备采用低成本金属铝为唯一原材料,采用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的自组装制备方法,且材料的淡化性能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南京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