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空间目标光学探测感知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空间目标及星图光学探测仿真系统。由于空间目标探测真实数据获取成本较高,且数据量较少,结果验证困难,团队开发了空间目标及星图光学探测仿真系统。此工作以软件形式呈现,以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根据用户的实际系统参数,提供准确可靠地提供当前时刻空间探测仿真图像,该软件前期经过与stk仿真软件结果比对验证其坐标的准确性,与在轨实测图像进行比对验证其仿真效果的可靠性。目前该软件已经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广泛使用,为提高系统开发效率、验证算法性能提供有效支撑。 2.空间目标探测感知关键技术及算法体系。该成果以理论及软件开发包形式呈现,团队具备多年的空间探测相关开发经验,并将相关理论及算法构建软件开发包。该SDK开发包基于C++开发,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具有坐标描述转换、预处理、目标提取、星表制备、星图识别、光学标定、定位定姿定轨等功能,可支撑各层次的空间探测相关开发需求。目前团队基于此SDK开发的顶层软件,采用目标TLE数据库匹配的解决方法,已经完成长光奥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基望远镜空间目标的感知识别及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星敏感器在轨图像空间目标自动提取与识别,后续还将采用更多的数据验证完善提升本系统的技术成熟度。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 1、长春长光奥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测站望远镜生产企业,利用本项目的共性技术,实现地基测站的空间目标自动探测感知,为空间安全提供支撑服务。 2、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等遥感卫星公司,通过本技术的转化,可以利用星上光学载荷构建空间态势感知平台,为自身卫星安全提供保障、为国家及其他航天企业的空间安全需求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另外可以在空间光学载荷开发过程中应用空间目标及星图光学探测仿真系统,对光学载荷的精度和鲁棒性进行评估和测试。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一种可穿越腕部奇异点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越腕部奇异点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操作拖拽示教机器人的末端完成一次完整的作业,采 集路径点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坐标转换和运动学反解,当所述工业机器 人当前位姿对应的关节变量值处于腕部奇异区域边界,且原始目标位 姿对应的关节变量值在腕关节奇异区域以内时,将机器人 5,6 轴进行 固连,分别根据第三连杆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连杆变换矩阵和工具坐标系相对于连杆坐标系以及工具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连杆变 换矩阵之积,计算第三连杆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置矢量,并据 此建立方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融合装备
考虑三维点云缺少颜色信息和光学影像缺少空间信息的互补特性,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多光融合装备可以提升数据的信息量,基于三维点云和二维图像融合的可视化结果,能够增强三维场景真实感,相较于可见光图像,融合后的三维点云可以实现多角度观测,能够更好的表达的空间特征。 相较于原始和伪彩色点云数据,融合后的三维点云有了色彩纹理信息,目标的形态和边缘都更加明显,整个三维场景更加的真实,也为后续识别、定位、重建等过程提供更多细节信息;同时克服了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大幅提升了探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适用于全天时复杂场景的下目标探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无人驾驶领域,譬如智能导航、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的构建等,都依赖于可见光图像和点云的融合处理。大家所熟知的百度 Apollo、谷歌 Waymo 自动驾驶系统均应用视觉相机和激光雷达作为主传感器进行定位和环境感知,目前已经实现 L4 级别的高度自动化驾驶。此外,在医学影像、高精度工程测量、工业生产、虚拟现实等领域,三维点云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也有着广泛应用。 图1.三维点云与光学影像融合效果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2-12
石油产品倾点、浊点、凝点、冷滤点
产品详细介绍 SBSS-51B石油产品倾点、浊点、凝点、冷滤点用途:SBSS-51B用来对石油产品的倾点、浊点、凝点、冷滤点进行测定。适用标准:按照GB/T3535、ASTM D97;GB/T6986、ASTM D2500;GB/T510;SH/T0248标准设计制造。技术指标:一体台式,两槽四孔;浴温最低可至-80℃;控温精度±0.5℃;电源:220V 50Hz 
菏泽圣邦仪器仪表开发有限公司 2021-08-23
深过冷液体中的奇异输运的现象
液体玻璃化转变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一直是物理、化学、生物、和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这不仅归结于玻璃材料在工程应用方面的潜在价值,还在于玻璃转变过程涉及很窄温度区间其动力学多达数十量级的极速变缓这一挑战性的基础科学难题。正如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ir Anthony Leggett在一次演讲中所提到的那样:“Glass: The Cinderella Problem of Condensed-matter Physics”。玻璃形成液体具有诸多简单液体所不具备的动力学特征,如动力学非e指数弛豫行为这一玻璃液体的典型特征之一。目前为止,无序非晶体系的研究还没有很好的理论框架和范式来理解和描述玻璃形成液体和玻璃态物质中的诸多异常行为,特别是在过冷液体淬火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系统的时空关联函数会从拉伸e指数衰减(stretched exponential decay)行为逐步转变为压缩e指数衰减(compressed exponentials)。玻璃态中后一种形式的衰减常常被认为与体系内部的内应力释放有关,但其微观机制确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如图所示,在不同的波矢q所定义的空间尺度内,具有不同局域连接度的粒子表现出特异的输运性质。这些奇异的输运行为都可以跟某种特定的原子结构直接关联,它们本身特征的动力学与它们周围的介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就了其特殊的输运方式。(tau~1/q2: normal diffusion; tau~1/q: ballistic-like motion.) 徐莉梅课题组以典型金属玻璃形成液体(Cu50Zr50)为模型体系,发现压缩e指数衰减的弛豫方式在降温过程中的玻璃形成液体中已经存在;而且,拉伸和压缩e指数衰减所对应的两种动力学弛豫模式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上可以共存,并可跟某些特定的原子结构进行直接关联。这一研究表明过冷液体中原子的动力学异常输运方式与多空间尺度和具有非局域性质的结构序参量直接相关,从而建立了结构与复杂液体的动力学行为的关联,为研究金属玻璃所展现出的优良力学性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认识角度。
北京大学 2021-04-11
反常量子格里菲思奇异性的发现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王健研究组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了高质量超薄晶态铅膜,与北京大学谢心澄院士、林熙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合作在极低温下观测到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并给出理论解释。这一发现揭示了超导涨落与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对于量子相变的重要影响,揭示出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在二维超导金属相变中的普适性。 超导-绝缘体与超导-金属相变是量子相变的经典范例,已有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所谓量子相变,是指在绝对零度下系统处于量子基态时随着参数变化而发生的相变。近年来,随着薄膜和器件制备工艺的提高,二维晶态超导体系逐渐成为了研究量子相变的理想平台,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王健研究组与谢心澄院士、马旭村研究员、林熙研究员、薛其坤院士等合作者在前期二维超导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了超导-金属相变中的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 (Science 350, 542 (2015)), 并被同期perspective评论文章Science 350, 509 (2015)专题报道。随后被液态栅极技术发明人东京大学Iwasa教授的综述文章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 16094 (2016)誉为二维晶态超导中三个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的研究表明,无序可以定性地改变量子相变的临界行为,其主要特征是趋于量子临界点时,二维超导体系的动力学临界指数发散。 最近,王健研究组通过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出宏观尺度高质量晶态薄膜,并实现了厚度为亚纳米尺度的原子层级可控生长。在此基础上,王健教授与谢心澄院士、林熙研究员、刘海文研究员等人合作,在4个原子层厚(约1纳米)的晶态铅膜中发现了一种具有反常相边界的超导-金属相变,并揭示了其中的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根据平均场理论,超导体的上临界场会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然而,系统的极低温实验表明,4个原子层厚的铅膜的相边界在低温下具有非常新奇的反常特性:随着温度降低,铅膜的上临界场(onset Bc2)在低温下也逐渐降低。沿着反常相边界对铅膜的磁阻曲线进行标度理论分析发现,在趋近于量子临界点附近临界指数随着磁场减小而迅速增大直至发散,该现象与前期实验中发现的临界指数随着磁场增大而发散的行为不同,故称为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考虑到这类二维超导体系具有很强的自旋轨道耦合,研究团队基于超导涨落理论发展了一套新的唯象理论模型,定量地解释了这一反常相边界。在自旋轨道耦合与超导涨落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超导-金属相边界偏离平均场理论而向外突出,并在反常相边界处呈现出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这一新奇量子相变的发现,证实了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在不同相边界的超导-金属相变中具有普适性,并进一步揭示出自旋轨道耦合与超导涨落效应对于超导-金属相变的影响,为深入理解二维晶态超导体中的量子相变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图1 四个原子层厚晶态铅膜中的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a) 铅膜在零磁场下的超导转变曲线。插图是输运测量结构示意图。(b) 在0到5特斯拉不同外加磁场下铅膜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c) 铅膜在低温下表现出反常相边界,与超导涨落唯象理论模型一致。 (d) 临界指数随着磁场减小而迅速增大,直至发散,是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的特征。图2 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相图示意图。在自旋轨道耦合和超导涨落的作用下,平均场理论的相边界(蓝色虚线)向外突出形成新的相边界(红色实线)。当温度低于T^'时,红色实线代表反常相边界。沿着反常相边界趋于无限随机量子临界点B_c^*可以观测到反常量子格里菲斯奇异性。 该工作于2019年8月12日发表于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3633 (2019) DOI: 10.1038/s41467-019-11607-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1607-w 北京大学王健研究组博雅博士后刘易和研究生王子乔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王健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海文研究员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余作者包括谢心澄院士,林熙研究员,以及王健研究组本科生唐钺、博士生刘超飞、陈澄、邢颖(已毕业)、博士后王庆艳(已出站),和林熙组博士生闪普甲。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卓越创新中心、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点光源配光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属于非成像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具体结构,根据折射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率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设计出满足预定照明要求的自由曲面,使光源的出射光经该自由曲面偏折后在目标照明区域产生预定的照明光斑,如带有“ZJU”字样的圆形照明光斑和均匀的矩形照明光斑。该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某一表面为自由曲面,该自由曲面通过曲面拟合离散数据点得到。本发明设计效率高,能实现复杂照明,能获得连续的自由曲面,实现了曲面的可加工。折射型和反射型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均可以用光学树脂等材料借助注塑成型技术来实现。
浙江大学 2021-04-11
光学魔盒
了解光的反射原理。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光学产品
该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光学算法,展现光的几何、偏振、波动、量子等特性现象;应用3D仿真技术,模拟实验仪器操作过程,为普通物理、物理光学、光纤通信、激光原理与技术、信息光学等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仿真教学平台!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光学窗口
产品详细介绍 光学窗口材料:光学玻璃,紫外熔石英,氟化钙(CaF2),锗(Ge),硅(Si),硒化锌(ZnSe)外圆:1mm—200mm 平行度偏差:5秒—3分面型精度:λ/10—2λ光洁度:10/5—60/40 有效口径: 90% 镀膜:按客户需求可进行各种光学镀膜 K9光学窗口材料:优质K9玻璃外圆:1mm—200mm 平行度偏差:5秒—3分面型精度:λ/10—2λ光洁度:10/5—60/40 有效口径: 90% 镀膜:按客户需求可进行各种光学镀膜 石英(JGS1)光学窗口材料:JGS1(紫外熔石英)外圆:1mm—200mm 平行度偏差:5秒—3分面型精度:λ/10—2λ光洁度:10/5—60/40 有效口径: 90% 镀膜:按客户需求可进行各种光学镀膜 氟化钙(CaF2)光学窗口材料:氟化钙(CaF2)外圆:1mm—200mm 平行度偏差:5秒—3分面型精度:λ/10—2λ光洁度:10/5—60/40 有效口径: 90% 镀膜:按客户需求可进行各种光学镀膜
长春市宝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1 2 3 4 5 6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