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校园科技馆展品小学科普展品一笔画
(学校根据场地大小和经费等因素选择配备) 序号 仪器名称 一、数学系列 01 梵天之塔 02 猜生肖 03 滚球进洞 04 方轮车 05 曲线规 06 小熊猫走钢丝 07 鲁班锁 08 数学游戏平台 09 哥尼斯堡七桥 10 忽多忽少的小人 11 装箱游戏 12 疯狂的立方体 13 搭建金字塔  14 拼出正方形  15 华容道 16 伤脑筋十二块  17 圆形井盖之谜  18 先到二十为胜 19 拼走廊(拼出连线)  20 巧布哨兵 21 拼五星(四星拼一星)  22 巧垒立方体 23 几何体就位  24 高尔夫球拼板  25 棋盘完全覆盖问题 26 三角测身高 二、电磁学系列 01 奥运悬浮球 02 魔灯 03 风力发电 04 柔和电击 05 仿真雷电 06 无形的力 07 手蓄电池 08 光电板 09 人体导电 10 人体导电(大型) 11 发电锚 12 捕捉磁场 13 电磁起重机 14 脚踏发电机 15 静电花 16 电磁炮(大型) 17 懒惰的管子 18 无线电能传输 19 流沙发电 20 水力发电 21 背道而驰 22 磁浪 23 互感无线通讯 24 静电喷泉 25 磁力转盘 26 无规则摆锤 27 飞轮蓄能 28 磁椅 29 太阳能发电 30 悬浮环 31 懒惰环  32 声控和光控电路 33 节能灯PK普通灯 34 飞轮储能 三、力学系列 01 往上滚 02 锥体上滚 03 龙卷风 04 气流飞球 05 撬地球 06 吹不开的苹果 07 比腕力 08 风洞戏球 09 风洞模型-1型 10 风洞模型-2型 11 听话的小球 12 曹冲称象 13 离心现象1 14 离心现象2 15 潜水艇 16 虹吸 17 气浮平台-1型 18 苹果树 19 惯量笆蕾 20 准确通过 21 准确投球 22 欹器 23 过山车 24 自己拉自己 25 力看得见 26 滚筒游戏 27 永动机神话 28 虹吸 29 齿轮传动比较 30 平衡球 四、光学系列 01 光井 02 吃钱的箱子 03 一窗两景 04 多像镜 05 光琴 06 无源之水-1 07 放虎归山 08 光压风车 09 笼中鸟 10 穿针引线 11 电影的原理 12 井底捞月 13 投篮歪手 14 看得见摸不着 15 你我换脸 16 狭缝错觉 17 频闪动画 18 窥视无穷 19 泉水幻影 20 东方明珠塔 21 哈哈镜(一组四个) 22 大瞪小眼 23 穿墙而过 24 腾空而起 25 到底动不动 26 三维空间成像 27 一变多 28 动态立体造型 29 海市蜃楼 30 同自己握手 31 神奇的光导 32 潜望镜 33 彩色的影子 34 隐身人(小) 35 隐身人(大) 36 错觉画(5幅) 37 三维错觉画 38 万丈深渊 39 飞翔的大雁 40 摩尔条纹 41 逐行扫描 42 激光炮 43 光纤传声 44 忽明忽暗 45 激光琴 46 爸爸的鼻子 47 菲涅尔透镜 48 环环相扣 49 难以钩抓的柱子 50 光学转盘 51 光纤星空图 52 光导灯 53 透视墙 54 柱面镜成像  55 倒镜 56 补色立体图  57 画五星 58 错觉画 59 马尾巴的魔术  60 大象穿鼠洞 61 盲点测试 62 梯形窗  63 普氏摆  64 距离测试 65 留影箱 五、声学系列 01 无皮鼓 02 共振鼓 03 喊泉 04 鸟语林 05 回音壁原理 06 蛇形摆 07 声波看得见 08 秒摆 09 天籁之声 10 雪浪声波 11 奇妙的音乐 12 双耳变向 13 鹦鹉学舌 14 语音对话机器人 15 声音的三要素 16 有声有色 17 奇妙的乐器 18 气流音乐转盘 19 木琴 六、生命科学系列 01 一笔画 02 时间反应测试 03 光合作用 04 人体经络系统模型 05 植物进化系统树 06 动物进化系统树 07 视角仪(眼的余光) 08 老橡树有多少岁 09 记忆力测试 10 补色立体图  11 画五星 12 错觉画 13 马尾巴的魔术  14 大象穿鼠洞 15 盲点测试 16 梯形窗  17 普氏摆  18 距离测试 19 基因柱 七、热学与分子物理学 01 仿真瓦特蒸汽机 02 热气机 八、地震与海啸专题系列 01 地动仪 02 地震防震 03 地震小屋 九、新能源系列 01 自动飞舞的蝴蝶 02 新能源小屋 十、新材料系列 01 不怕割的材料 02 不怕割的材料  03 拉不断的绳子 04 透气不透水的布 05 光致发光材料  06 留影箱 07 奇妙的液晶玻璃 08 透水砖  十一、综合系列 01 大型火箭模型 02 多米诺骨牌效应演示模型 03 虚拟高尔夫、乒乓球、虚拟网球、虚拟排球 十二、墙壁画 01 绕月工程三个阶段 02 月球上的地形 03 地震的形成和种类 04 地震后的自救要领 05 干旱与干灾 06 何为海啸 07 生物进化论及其经典证据 08 自然选择学说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204284 83301983 83302681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405879778 联 系 人:王经理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2269329198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央视网】高教前沿—对话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黄爱龙
高教前沿—对话重庆医科大学校长 黄爱龙
云上高博会 2023-04-13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学院陈杨研究员、吴东教授、褚家如教授联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Cheng-Wei Qiu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并理论验证了对手性物质圆二色性(CD)信号增强三个数量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中国科大在高效光催化甲烷无氧偶联制乙烷/氢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熊宇杰教授和龙冉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团队付岑峰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团队姚颖方教授合作,发展了光催化甲烷无氧偶联(NOCM)方法,实现了高选择性制备乙烷和氢气,效率达到中温热催化NOCM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中国科大提出“离子精馏”新单元操作,实现高镁锂比盐湖卤水直接提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团队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启发于传统的多级塔板精馏机制与层析色谱分离机制,针对化工特种分离领域复杂物料分离难题,团队原创性地提出一种“离子精馏”概念,并首次应用于高镁锂比盐湖提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将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通过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等,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教育部 2022-05-26
东南大学科研团队在热电转换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倪振华教授和吕俊鹏教授课题组与新加坡科技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吴靖研究员合作,发现在基于二维Bi2O2Se的场效应晶体管中施加门电压可以调控极化光学声子散射到压电散射的转变,实现了塞贝克系数与电导率的去耦合,达到了宽温度范围的高热电功率因子。 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电材料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直接转换,在绿色清洁能源和低温制冷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如何提高热电材料转化效率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热电参数之间的强耦合使得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具有挑战性。长期以来,由于载流子散射机制的复杂性,在调控载流子散射机制方面十分困难,因此常常忽略了载流子迁移率在独立增强热电性能(不牺牲塞贝克系数的情况下提高电导率)方面的作用。 不同于目前广泛研究的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二维Bi2O2Se的低声子群速度和强声子非谐散射使其具有极低的热导率(~0.92 W/mK APL 115, 193103 (2019)),同时兼具的高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使得其在热电以及能源转化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基于二维Bi2O2Se场效应晶体管的热电输运,二维Bi2O2Se载流子迁移率在高温下由极化光学声子散射主导,在低温下由压电散射主导。当压电散射主导时,其迁移率显著提高。同时电导率的急剧上升并没有导致塞贝克系数的明显下降,表明散射机制的调控可以实现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去耦合。这与之前通过调控载流子浓度来平衡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的策略完全不同。同时,这种散射机制的转变温度具有高度的门电压可调性,通过施加一定大小的门电压,可以显著提高极化光学声子散射到压电散射的转变温度。热电功率因子与迁移率在两个数量级的调制上展现出近似线性的相关性,最终实现宽温度范围(80-200K)的高热电功率因子(>400mW-1m-1K-2)。 该工作发现了通过门电压调控二维Bi2O2Se的散射机制可以有效的调节其热电性能,证明了散射机制的调控可以很好的实现热电参数之间的去耦合。高栅极可调性允许对散射机制进行精细的控制,从而揭示更深入的物理机制。对于探索低维材料应用于低温制冷和物联网自供电领域具有深远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2-0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动健康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
2020年1月23日起,应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要求,北航计算机学院刘禹老师团队紧急研发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动健康监控系统。系统包括移动端与管理端。移动端功能主要包括:(1)分上下午两个时段采集教工/学生体温、症状与接触史信息;(2)获取用户地理填报位置,为外地返京用户提供“14日隔离期监控”问卷;(3)为导师/辅导员提供学生监控记录。管理端功能包括:(1)支持橙色预警与红色预警,向管理者发送出现发热与相关症状的师生预警短信;(2)支持多类型人群查询、统计与可视化。系统于2020年1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截止2020年3月3日,已经服务中国医学科学院党政机关和直属研究所、医院等30家单位,总计涵盖约1.2万人,累计采集健康监控记录31万人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窦贤康主任带队在京开展医学科研资助需求与政策调研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大力改革人才项目,发现和遴选一批最具活力、最有创造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让他们获得长期稳定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办公室 2023-05-12
南开大学科研人员为地球水起源提供新思路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李含飞博士、董校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对这个重要科学问题给出了新的思路。
南开大学 2022-01-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