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宁夏大学
宁夏大学是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2014年4月,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成立;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占地面积2935.54亩,教学实验农场2050.18亩,校舍建筑面积92.4万平方米。在校教职工2738人。面向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8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444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75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73人,少数民族预科生1047人,国际留学生340人。校园楼宇林立、花木繁茂、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尚德、勤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艰苦创业,负重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抢抓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等历史性机遇,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办学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宁夏大学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到2030年,把宁夏大学建成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整体实力跻身西部大学前列”的发展目标,明确未来五年,要锚定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建设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九大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建设更具特色、更加开放、更高质量的现代大学。
宁夏大学 2021-02-01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座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是由宁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02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予以确认,201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应用型整体转型高校。 学院现占地面积252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建有综合体育场2处,大学生生活中心1处,实验室(中心)29个,图书馆2个,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馆藏图书63.72万册。学院设有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2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400多名。学院已向社会培养了13届共计13822名各类专业合格毕业生。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院现有教职工60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占66%,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50%,双师型教师40人。 学院实行宁夏大学党委和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牢固树立“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是立院之本”的理念,明确了“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凝练出了“体质有保证,专业重应用,管理出成效,毕业好就业”的办学思路,形成了适合学院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坚持“依托宁大、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的灵活机制,以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分类培养、提高素质的本科教学原则,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形式改革,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学院办学稳步向好,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声誉逐步提高。 2013年至今,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42项,省级92项,院校级59项,取得7项国家专利。学院共有144项各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得立项建设;165项各级科研项目获得立项;有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4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群),1个自治区“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1个院级重点学科。学院教师发表论文269篇(其中SCI5篇,北大核心48篇),出版教材35部,区级教学名师1名,思想政治理论课区级教学名师1名,全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全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区级青年拔尖人才2人。学院还被确定为宁夏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宁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近年来,学院与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银川市西夏区法院、兴庆区检察院、北京中软科技有限公司、学佳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千峰科技有限公司、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中学等单位签订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学院创建了“校、行、企三方共建创新创业+供应链学院”。学院在与宁夏大学建立交流访学、委托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先后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铭传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韩国又松大学,日本京进教育集团、美之旅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等教育组织达成合作协议。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签订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协议。截至目前,学院已选派多批学生赴美国、英国等高校访学,77名学生通过免试推荐在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99名学生考取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0年度社会满意度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宁夏高校党的建设先进集体、宁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宁夏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宁夏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银川市“平安校园”。 学院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强化内涵建设,凝炼办学特色,完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把新华学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具有特色鲜明、较高水平的独立学院。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2021-02-01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宁夏医学院。1962年改称宁夏大学医学系。1972年,上海铁道医学院搬迁至银川,与宁夏大学医学系合并重建宁夏医学院。2002年,宁夏卫生学校、宁夏护士学校并入宁夏医学院。2008年8月,学校更名为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宁夏师范学院医学院并入宁夏医科大学,至此,学校成为宁夏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学府。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健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56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905人,副高以上职称723人。有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660人。全日制在校生929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85人,留学生323人。有雁湖、双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700亩,设有13个教学机构,13个教辅科研机构,有12所附属医院,20所教学医院,70余所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有医学、理学和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22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为自治区级特色优势专业。有2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1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学科。有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修德济人、笃学精术”的校训,凝心聚力,力争一流,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向着实现“两个一流”(西部同类院校一流、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西部地区有特色、现代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医科大学奋力迈进。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01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宁夏师范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坐落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下历史名城——固原市,隶属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是宁夏唯一的师范类本科院校。 学校前身为1975年建立的六盘山大学,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时任固原地委副书记胡启立先生任六盘山大学筹备小组组长、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六盘山大学基础上建立固原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宁夏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是自治区教育厅和固原市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2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成为宁夏首所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学校。2016年被确定为宁夏首批整体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同年,成为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创建单位,并获批外国留学生招生资质。2018年,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建校40多年来,学校深深根植于“西海固”这片热土,以服务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几代宁师人恪尽职守,风雨兼程,诲人不倦,薪火相传,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师精神,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和“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理念,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倡导“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力行”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为宁夏及周边地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40000人,被胡启立先生誉为“六盘山下人才基地,宁南山区教师摇篮”。 学校现有古雁、文苑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28434.16平方米,总校舍建筑面积18326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06000平方米,学生宿舍47000平方米。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12个,总面积10457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1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3.8065万册,电子图书73.32万种,现刊1211种,拥有国内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为月刊,是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设有12个教学单位、2个科研单位、4个直属单位、18个党群行政单位。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政、物理、化学)、小学教育7个方向研究生培养点,有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22个,非师范或应用型专业14个)。学校已初步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有“西部一流”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6个、优势特色学科1个、“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4个、特色专业6个、技术创新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1个,培育建设自治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2个;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研究(工程)中心6个、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6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教师发展中心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533人,其中专任教师417人,教授76人、副教授1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28%,有博士34人,硕士28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46%。专任教师中有国家“万人计划”中“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首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自治区优秀青年后备骨干人选2人,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3人,固原市“六盘英才”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获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3人,自治区“塞上名师”1人,自治区“塞上文化名家”1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8人,自治区优秀教师4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2人,获自治区“9·10”奖章5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1人,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2人,全区五一巾帼标兵1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7031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63人、本科生6622人(含免费师范生1000人)、专科生178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68人。学校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与宁夏大学实现联合办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同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海大学、湖北大学、西安音乐学院、韩国又松大学、斯里兰卡东南大学、印度夏尔达大学、突尼斯国家高等教育学院、新西兰马尔伯勒理工学院、波兰琴希托霍瓦技术大学、马来西亚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屏东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48所国(境)内外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20多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和服务合作协议。学校是“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成员单位、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先后2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和自治区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授予的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是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先进单位”和2017年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连续5年获固原市“平安校园”称号,被固原市评为“园林式单位”。2015年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授予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将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文化荣校”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转型发展,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大自治区“西部一流”学科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主动对接社会行业,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立足宁夏、面向西部、辐射周边,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知名的教学型师范大学。
宁夏师范学院 2021-02-01
江西中医药大学:促进科研成果“瓜熟蒂落”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举办“传岐黄 兴产业”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科技成果“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及白头翁皂苷B4栓”发布。该成果研究团队与广西英路维特药物有限公司签署新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金额5000万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5-05-21
江西中医药大学:促进科研成果“瓜熟蒂落”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举办“传岐黄 兴产业”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科技成果“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及白头翁皂苷B4栓”发布。该成果研究团队与广西英路维特药物有限公司签署新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金额5000万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5-05-21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关于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的通知
关于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的通知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2025-05-21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在原宁夏艺术学校、宁夏电影学校基础上创建起来的一所国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2014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建院,学院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宁夏职业教育园区。 学院秉承“德艺双馨、艺文相长”的院训,坚持“尚美、求真、创新、卓越”的院风,大力弘扬“敬业爱生、精艺善教”的教风,积极培育“尊师、勤学、励志、自强”的学风,坚持“立足宁夏、面向西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建院近40年来,先后为区内外输送了5千多名优秀艺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一批又一批学子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走上社会大舞台,进而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已成为宁夏乃至西部地区各类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 学院现占地220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16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60余人,副高级职称50余人,双师型教师40余人,多位教师获全国和自治区级教育教学奖项、专业类比赛金奖。学院教学体系和设施设备完善,现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传媒、文化管理5系和基础教学部、中专部、继续教育(培训)部、图书馆、实验艺术团等部门。开设专业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戏剧表演、艺术设计和主持与播音等学科为主体,兼顾学前教育、杂技表演、影视动画、摄影摄像、舞台美术、非遗传承与保护,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等20余个专业门类。 学院被文化部、自治区人社厅分别授予“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 和“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摄影师工种鉴定);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单位”、“中国艺术研究所美术专业考级单位”,被北京舞蹈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确定为教育教学实习基地。与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等8所全国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与英国北安普敦大学、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艺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形成了特色吸引名校,名校支持学院发展的新格局,使学院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将秉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增强办学活力,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切实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文化素质全面、用人单位满意的优秀艺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172 1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