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   功能特点: ■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为多倍放大的手指,展示分层的屈肌肌腱。 ■ 模型可屈曲成任意角度。 ■ 配有防滑缝合底座固定模型,方便进行分层缝合屈肌肌腱、肌腱边缘修整、皮下针缝合肌腱等练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L69EPICC线介入操作模型
XM-L69E  PICC介入模型   一、功能特点: ■ PICC线介入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模型为成人上半身,解剖体表标志明显,包括胸骨切迹、锁骨、肋骨以及胸锁乳突肌标志等。 ■ 模型带有透明的循环系统。 ■ 逼真的血管结构,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颈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心脏透明循环系统可见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的全过程。 ■ 可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插管示教、练习。 ■ 可用来实践心脏导管插管的过程以及训练导管插入的位置和长度测量。 ■ 穿刺进针时有落空感。   ■ 可反复进行练习。 ■ 皮肤、血管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PICC线介入训练操作模型:1台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L60血管分离结扎操作模型
XM-L60血管分离结扎操作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L60血管分离结扎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皮肤模块分层清晰,具有皮肤真实的组织张力,用于血管分离切断结扎训练与考核。 ■ 血管内含有血液,弹力真实。 ■ 可练习不同类型的打结方法。 ■ 可反复进行练习。   二、标准配置: ■ 血管分离切断结扎考核指导模型: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KGC婴儿髋关节复位操作模型
XM-KGC婴儿髋关节复位操作模型   主要功能: 1、模型为婴儿的下半身,包括骨盆和下肢; 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环保无污染,肤质仿真度高; 3、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也可供髋关节脱位的复位训练使用; 4、可做右侧髋关节松弛的演示。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无张力深部打结操作模型(带电子监测)
XM-DJB-1无张力深部打结操作模型(带电子监测)   功能特点: ■ XM-DJB-1无张力深部打结操作模型(带电子监测)由透明材质制成,模拟人体深部血管场景。 ■ 可设定不同血管距离,设置考核难易程度。 ■ 牵拉力过大时有警报提示。 ■ 可反复进行练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   功能特点: ■ XM-BDX高级深部血管结扎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可训练深部出血血管结扎及多处出血点同时出血的应变能力。 ■ 模型具有4处深部出血点,可以同时出血,血流速度可调节。 ■ 4处出血点的管径大小不同,损伤程度不同,设有全自动模拟器控制不同的出血速度。 ■ 模型具有出血自动回收结构,方便模拟血液回收。 ■ 可进行外科血管打结、结扎、止血、剪线等级外科操作训练。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   功能特点: ■ XM-BCX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操作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模型上有16个出血点,当训练或考核时,16个出血点同时向外涌血,模拟真实流血状态,练习多处血管出血时的结扎止血操作。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人眼安全激光测距技术
人样安全激光测距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气层内的长距离高精度激光测距,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火控系统,激光雷达,目标跟踪,测高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RealSafe人工智能安全平台
业界首个针对AI在极端和对抗环境下的算法安全性检测与加固的工具平台“对抗样本”成新型病毒,算法安全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在诸多场景正逐渐替代或协作着人类的各种劳动,它们可以成为人类的眼睛、耳朵、手臂甚至大脑。其中,机器视觉作为AI时代的基础技术,其背后的AI算法一直是各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共同追逐的热点。然而在机器视觉诸多主流应用场景的背后,往往也藏着由技术性缺陷导致的算法安全风险。例如,在一些训练数据无法覆盖到的极端场景中,自动驾驶汽车的识别系统可能出现匪夷所思的决策,危害乘车人的人身安全。从2016年至今,Tesla、Uber等企业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就都曾出现过类似致人死亡的严重事故。并且这类极端情形也可能被恶意制造并利用,发动“对抗样本攻击”,去年7月,百度等研究机构就曾经通过3D技术打印出能让自动驾驶“无视”的障碍物,让车辆面临撞击风险。而以上攻击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机器视觉和人类视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在图像、物体等输入信息上添加微小的扰动改变(即上述故意干扰的“对抗样本”),就能导致很大的算法误差。此外,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AI算法模型将运用金融决策、医疗诊断等关键核心场景,这类AI“漏洞”的威胁将愈发凸显出来。近年来,包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等均提倡要发展安全、可靠、可信的人工智能以及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其中AI的安全应用均是重点方向。而且,AI安全作为新兴领域,在开源社区、工具包的加持下,对抗样本等攻击手段日益变得复杂,相关防御手段的普及和推广却难以跟上。并且对抗样本等算法漏洞检测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目前市面上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而大部分企业与组织不具备该领域的专业技能来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恶意攻击。从安全测评到防御加固,RealSafe让AI更加安全可控就如网络安全时代,网络攻击的大规模渗透诞生出杀毒软件,RealAI团队希望通过RealSafe平台打造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杀毒软件”,帮助企业高效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算法漏洞孕育出的“新型病毒”。目前,RealSafe平台主要支持两大功能模块:模型安全测评、防御解决方案。其中,模型安全评测主要为用户提供AI模型安全性评测服务。用户只需接入所需测评模型的SDK或API接口,选择平台内置或者自行上传的数据集,平台将基于多种算法生成对抗样本模拟攻击,并综合在不同算法、迭代次数、扰动量大小的攻击下模型效果的变化,给出模型安全评分及详细的测评报告(如下图)。目前已支持黑盒查询攻击方法与黑盒迁移攻击方法。防御解决方案则是为用户提供模型安全性升级服务,目前RealSafe平台支持五种去除对抗噪声的通用防御方法,可实现对输入数据的自动去噪处理,破坏攻击者恶意添加的对抗噪声。根据上述的模型安全评测结果,用户可自行选择合适的防御方案,一键提升模型安全性。另外防御效果上,根据实测来看,部分第三方的人脸比对API通过使用RealSafe平台的防御方案加固后,安全性可提高40%以上随着模型攻击手段在不断复杂扩张的情况下,RealSafe平台还持续提供广泛且深入的AI防御手段,帮助用户获得实时且自动化的漏洞检测和修复能力。准确度99.99%也难逃被“恶意干扰”,RealSafe高效应对算法威胁 考虑到公众对于对抗样本这一概念可能比较模糊,RealSafe平台特意选取了公众最为熟知的人脸比对场景(人脸比对被广泛用于金融远程开户、刷脸支付、酒店入住登记等场景的身份认证环节)提供在线体验。并且,为了深入研究“对抗样本”对人脸比对系统识别效果的影响,RealAI 团队基于此功能在国内外主流 AI 平台的演示服务中进行了测试。实测证明,“对抗样本”可以极大的干扰人脸比对系统的识别结果,而测试的这几家互联网公司平台开放的人脸比对API或SDK,几乎覆盖了目前市面上很多中小型企业在落地人脸识别应用时的选择,如果他们的人脸比对技术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意味着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将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了帮助更大范围内的企业高效应对算法威胁,RealSafe平台具备以下两大优势:·  组件化、零编码的在线测评:相较于ART、Foolbox等开源工具需要自行部署、编写代码,RealSafe平台采用组件化、零编码的功能设置,免去了重复造轮子的精力与时间消耗,用户只需提供相应的数据即可在线完成评估,学习成本低,无需拥有专业算法能力也可以上手操作。·可视化、可量化的评测结果:为了帮助用户提高对模型安全性的概念,RealSafe平台采用可量化的形式对安全评测结果进行展示,根据模型在对抗样本攻击下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模型安全性越高。此外,RealSafe平台提供安全性变化展示,经过防御处理后的安全评分变化以及模型效果变化一目了然。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 RealAI落地更多安全周边产品随着机器学习模型不断的升级演化,“对抗样本”已经演变成一种新型攻击手段,并且逐渐从数字世界蔓延到物理世界:在路面上粘贴对抗样本贴纸模仿合并条带误导自动驾驶汽车拐进逆行车道、胸前张贴一张对抗样本贴纸在监控设备下实现隐身……因此,除了针对数字世界的算法模型推出安全评测平台,RealAI团队也联合清华大学AI研究院围绕多年来积累的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落地了一系列AI攻防安全产品,为更多场景保驾护航。比如通过佩戴带有对抗样本图案的“眼镜”,黑客可以轻易破解商用手机的面部解锁,通过在胸前张贴特制花纹实现在AI监控下的“隐身”,以及通过在车辆上涂装特殊花纹躲避AI对车辆的检测。发现类似新型漏洞的同时,RealAI也推出相应的防御技术,支持对主流AI算法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并提供AI安全防火墙对攻击AI模型的行为进行有效拦截。人工智能的大潮滚滚而来,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也将越来越多样化,尤其近年来因AI技术不成熟导致的侵害风险也频频发生,可以说,算法漏洞已逐渐成为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后又一大安全难题。所幸的是,以RealAI为代表的这些顶尖AI团队早已开始了AI安全领域的征程,并开始以标准化的产品助力行业降低应对安全风险的门槛与成本。此次上线RealSafe人工智能安全平台是RealAI的一小步尝试,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将是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健康可控发展之路的一大步。
清华大学 2021-04-10
苏州市桥梁安全检查
2011年,苏州市交通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桥梁检测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我校承担了苏州地区国、省干道公路桥梁、苏州城区部分中小桥梁及各辖区、市5000多座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隐患排查项目。 此次排查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基础安全隐患、主要承重构件安全隐患、护岸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有无影响桥梁安全运行的其他隐患,对所有桥梁进行了技术状况评定,建立了基础技术档案。为苏州市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确保了桥梁运行安全。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9 60 61
  • ...
  • 619 6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