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本发明使用单颗低轨卫星测距信号实现用户三维坐标的确定,可用于基于通信卫星信号的用户位置确定。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所述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利用非迭代的近似坐标求解方法计算地面接收机的近似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再利用计算地面接收机的近似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的结果作为近似值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出用户三维坐标和接收机钟差; 进一步,所述基于低轨卫星无线电测距信号的单星定位与授时方法进一步包括:利用多种形式的测距信号进行计算,包括使用测距码,导频码,载波相位,激光,周期性复现的数据帧头和机会信号,用于实现信号发射器与接收机之间距离测量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针对地下金属矿作业场所分散、作业过程离散、作业环境恶劣、井下作业人员和装备移动频繁等问题,成果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矿业理念,从融合业务流和数据流角度,对矿山生产安全协同管控的相关理论、技术、装置和系统等进行研究和开发。 提出并构建了矿山生产安全信息集成管理与融合应用系统框架体系,创立了面向成本、价格、效率等多维视角的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新模式,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地下金属矿生产协同管控平台,实现了对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全过程的精细化协同管控;研究了适应于地下金属矿泛在信息传输网络的快速构建技术,提出了基于等距扫描的井下空间激光探测方法,研制了基于超宽带技术(UWB)的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精确定位装置,研发了地下金属矿作业空间环境智能感知系统,解决了地下金属矿生产安全协同管控技术难题,在地下金属矿高效、安全与智能化开采方面取得的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中南大学 2023-07-18
非致冷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封装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项目属光、机、电、材一体化技术领域,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能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激光能、功率转换效率高、便于直接调制、省电等优点,因此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半导体激光技术已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新兴技术并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是半导体激光技术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半导体激光器最大的缺点是激光性能受温度影响大,光束的发散角较大。封装成本占半导体激光器组件成本的一半,封装技术不仅直接影响泵浦激光器组件的可靠性,而且直接关系到泵浦激光器芯片的性能能否充分发挥。本项目对非致冷高功率980nm泵浦激光器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研究,整个封装技术涉及光学、电学、热学、机械等,精度达微米数量级。通过采用激光器芯片的倒装贴片技术,小型化、全金属化无胶封装技术,最终满足了光纤放大器对泵浦激光器小体积、高功率、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要求。光耦合则采用透镜光纤直接耦合,最大限度地减小耦合系统的元件数和相关损耗,提高了光路可靠性和易操作性。采用双光纤光栅波长锁定技术,提高了非致冷高功率980nm泵浦激光器的边模抑制比和波长稳定性。项目组通过采用这些技术,最终解决了一系列非致冷高功率980nm泵浦激光器封装关键技术。 经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试,非致冷高功率980nm泵浦激光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管壳尺寸:12.7(mm)×7.4(mm)×5.2 (mm)    2. 工作温度:0-70℃    3. 中心波长:980nm    4. 谱 宽:1nm    5. 阈值电流:24mA    6. 输出功率:240mW    7. 功 耗:小于1W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与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经过近五年的技术研发和不断改进,非致冷高功率980nm泵浦激光器封装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相关产品的批量生产,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填补了我国非致冷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方面的不足,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耦合封装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一系列工艺过程,这注定它很难实现自动化技术。因此,小型化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的研究成果,特别适合在中国这样人力成本低且技术基础好的环境。通过对小型化980nm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封装技术的源头性创新,有助于向其他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和光电器件的耦合封装拓展。该技术在光电子器件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将成为形成光电子器件封装技术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PS-Pulsed激光器模块
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非线性光学应用;光纤传感;激光雷达;时间可分辨的荧光分析;赝单光子源产生;量子纠缠光源 技术指标: 重复频率:0.1-300 MHz可设定;最高可达1.25 GHz;脉冲宽度:50皮秒(典型值),25 – 500 皮秒间可设定;周期抖动:10皮秒(典型值);峰值功率:直接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0 mW;结合MOPA技术达到百瓦量级峰值功率;输出波长:1.0/1.3/1.5 微米波段可选;中心波长附近3 nm范围内连续可调,波长可定制;同步电信号:LVTTL电平信号;输出形式:尾纤输出带FC/PC或FC/APC连接头;供电电源:+12V,2A直流;通信接口:RS232;提供重复频率,同步信号脉宽及其延时设定界面 图1 PS-Pulsed 模块输出波长 (nm) 图2 PS-Pulesd模块输出光脉 PS-Pulsed 激光器模块: 输出波长:1.0/1.3/1.5 微米波段可选;中心波长附近3 nm范围内连续可调;波长可定制 重复频率:< 0.1-100 MHz可设定;1-1.2 GHz 可选;脉冲宽度:50皮秒(典型值),25 – 500 皮秒间可设定;周期抖动:10皮秒(典型值);峰值功率:直接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0 mW;结合MOPA技术达到百瓦量级峰值功率;同步电信号:LVTTL电平信号(延时可设);输出形式:尾纤输出带FC/PC或FC/APC连接头;通信接口:RS232;提供重复频率,同步信号脉宽及其延时设定界面;供电电源:+12V,2A直流 PL-Pulsed 激光器模块是使用直接调制技术实现的皮秒激光脉冲产生模块。模块的典型尺寸为12cm × 8cm,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设定。模块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激光脉冲的重复频率和同步输出信号进行灵活设置。激光器输出波长由模块内的温度控制单元进行稳定的控制和调谐。PL-Pulsed 激光器模块可应用在非线性光学、分布式光纤传感、激光雷达、时间可分辨的荧光分析、生物光子学、赝单光子源、量子光学、量子通信以及随机数产生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超晶格激光器系统
基于“介电体超晶格”制备技术,开发了一套适合量产的超晶格材料制备工艺。超晶格材料在激光非线性波长变换、量子纠缠源产生、声学滤波换能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以超晶格材料为核心材料,开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准白光、钠黄光、皮秒锁模以及中红外等多种新型激光器。
南京大学 2021-04-10
PS-Pulsed激光器模块
PS-Pulsed 激光器模块:输出波长:1.0/1.3/1.5 微米波段可选;中心波长附近3 nm范围内连续可调;波长可定制重复频率:< 0.1-100 MHz可设定;1-1.2 GHz 可选;脉冲宽度:50皮秒(典型值),25 – 500 皮秒间可设定;周期抖动:10皮秒(典型值);峰值功率:直接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0 mW;结合MOPA技术达到百瓦量级峰值功率;同步电信号:LVTTL电平信号(延时可设);输出形式:尾纤输出带FC/PC或FC/APC连接头;通信接口:RS232;提供重复频率,同步信号脉宽及其延时设定界面;供电电源:+12V,2A直流PL-Pulsed 激光器模块是使用直接调制技术实现的皮秒激光脉冲产生模块。模块的典型尺寸为12cm × 8cm,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设定。模块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激光脉冲的重复频率和同步输出信号进行灵活设置。激光器输出波长由模块内的温度控制单元进行稳定的控制和调谐。PL-Pulsed 激光器模块可应用在非线性光学、分布式光纤传感、激光雷达、时间可分辨的荧光分析、生物光子学、赝单光子源、量子光学、量子通信以及随机数产生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便携式激光通讯机
空间激光通信是以激光为载波,在自由空间中全双工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通信方式。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速率高、抗干扰、保密性好、体积小等优点。在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的今天,可为各行业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通信速率高、抗干扰、无辐射、不需要铺设电缆等技术特点。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4-26
一种激光全息 RFID 标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全息RFID标签,包括RFID标签(500)和贴装在该 RFID 标签(500)上的激光全息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全息膜(10)的金属反射层(103)为对称的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留有隙缝或通过非磁性绝缘材料条相互隔开,使得两部分相互绝缘,其中,该隙缝或非磁性绝缘材料条位于所述 RFID 标签(500)的中心轴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全息膜金属层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来消除全息膜金属层对电磁波的屏蔽,通过改进天线设计来消除全息膜对天线阻抗的影响,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新型激光切割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激光切割台,包括工作台、龙门架和激光切割头,所述龙门架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激光发生器、流水管和集烟罩,所述流水管上安装有角度调节器,所述激光切割头安装在激光发生器的正下方,所述集烟罩上开设有出烟口,所述滑块的上顶端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上表面前端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角度调节器,来调节流水管的倾斜角度,来满足对不同工件进行水射流,而在切割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架将工件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744 7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