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该主动安全系统,使汽车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系统包括车道检测和跟踪、车距和车速测量、视景增强、驾驶员状态分析等,可以有效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扬州大学 2021-04-14
安全云存储及共享系统
本项目针对用户对隐私和数据安全存储和共享的需求,重点研究用户独有密钥的密钥生成和密钥分级管理机制和数据安全存储和共享方法,开发推出一款安全云存储及共享系统(SecCloud)。该系统拥有用户自己产生和独有密钥、密钥分级管理、数据密态存储和共享、无需安装插件、支持多平台等5大功能,即可作为公有云为人们提供安全存储及共享服务,也可作为私有云为各大企业、军工、政府部门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并且本项目将在SecCloud基础上开发SecCloud国密版、公共云存储服务的加密接口API、SecCloud属性加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Clear净化安全防护系统
Ø 本款软件具有完整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服务。服务器端支持客户端所需的升级服务;客户端具有隐藏进程、病毒查杀、病毒库更新、进程陷阱、漏洞修复、注册表保护、文件实时监控、U盘病毒免疫等功能。本项目由学生自主开发并且参加2008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数据库安全扫描系统
Ø 传统的数据库安全系统侧重于权限控制。例如,对表和存储过程的访问。而数据库安全扫描系统所要做的是: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范围更广的彻底安全分析,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潜在漏洞。为了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检测出数据库的漏洞,从而保证数据库系统资料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有必要有一套工具来实现对数据库进行检测和安全性评估。数据库安全扫描系统的目标就是:针对主流数据库(Oracle、SQLServer)系统进行自动化的检测,以发现数据库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可操作的修复建议。数据库安全扫描系统通过创建和执行安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辅助系统及安全迫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安全迫降辅助系统及安全迫降方法,包括起落架车、地下轨道系统、以及与 控制中心相连的检测通信装置和控制中心,起落架车包括迫降平台和拦阻装置,拦阻装置包括拦阻锁和 拦阻网,地下轨道系统包括蒸汽弹射轨道、活塞、为蒸汽弹射轨道提供蒸汽的蓄压罐、以及控制器,蒸 汽弹射轨道两端均设有排气阀和控制阀门,起落架车与活塞通过牵引器相连;当飞机发生故障时,启动 安全迫降辅助系统,使起落架车接近飞机
武汉大学 2021-04-14
网络空间安全可信性测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提出基于矛盾体分离的动态多元协同自动演绎推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自动推理引擎求解和证明能力,增强了系统可信性测评的综合能力。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自动推理体系为核心支撑,立足通信系统安全检测、评定与防护,在网络空间安全可信性测评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实现以下重要创新:(1)提出基于矛盾体分离的动态多元协同自动演绎推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自动推理引擎求解和证明能力,增强了系统可信性测评的综合能力。获得命题逻辑求解器国际竞赛第二名和一阶逻辑证明器国际竞赛第二名,发表论文(JCRQ1)3篇,登记软件著作权3项。(2)提出了基于自动推理的形式化验证技术、基于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技术的检测方法,提升了网络空间安全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软件代码层和业务逻辑层安全缺陷检测过程有效性和检测结果准确性。目前已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工具,支撑了软件系统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安全应用,并辅助了国家相关信息安全标准的建设,测试工具是唯一一家被OWASPBenchmark工作组收录的中国厂商自研工具。获批国家标准2项(GB/T30279-2020  GB/T38628-2020),获得发明专利4(ZL201910498983.9ZL2019108553424  ZL2020100476371  ZL20201175663.9)登记软件著作权11项。 (3)提出了一种网络空间非正常无线电信号的电磁干扰识别与自组织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及时发现与处理电磁威胁,提高了电磁信息的安全性。获得发明专利2项(ZL2012104380941、ZL2012104380937),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JCRQ2)篇。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病房环境与病人生理参数监控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房环境与病人生理参数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采集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执行模块、ARM控制器和上位机;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执行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输出端,其能及时掌握病房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病员人体机能参数,并能根据病房现场数据自动和远程手动调节病房温湿度、输液速率等。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房环境与病人生理参数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参数采集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执行模块、ARM控制器和上位机;所述参数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执行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ARM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输出端,其能及时掌握病房环境参数,实时监测病员人体机能参数,并能根据病房现场数据自动和远程手动调节病房温湿度、输液速率等。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一种智能化监控报警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监控报警系统,包括烟雾报警器、摄像头本体、安装架和控制电板,所述摄像头本体外侧安装有保护壳体,且保护壳体上安装有烟雾报警器,所述摄像头本体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摄像头本体前端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安装在摄像头本体内部的图像处理PCB板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摄像头本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电板,且控制电板的下方位置上安装有电源,所述控制电板的中间位置上安装有中央处理器,且中央处理器的一侧安装有存储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烟雾报警器的输出端、电源的输出端以及面部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控制方便,功能丰富,极大的保障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控制方便,功能丰富,极大的保障用户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一种钢板余料监控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余料监控方法,是应用在一种钢板余料 监控系统中,该方法包括:服务器从排样系统接收排样结果,并判断 排样结果中是否包括余料信息,如果包括则切割现场管理终端机根据 生产计划从服务器获取排样结果,操作员根据板材信息进行备料,数控切割平台根据 NC 程序和排样图对备料后的板材进行切割,切割现 场管理终端机在数控切割平台的切割完成后将余料信息发送到 RFID 读写器,RFID 读写器将该余料信息写入 RFID 中,并将 RFID 嵌入余 料中,操作员将嵌入 RFID 后的余料存入板材库,并将该余料的存放 位置通过板材库的管理终端发送到服务器。本发明能有效地实现对钢 板余料监控和管理,能够帮相关企业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提高材料利 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
由于大量铁路箱在沿海地区的各个车站堆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必要的监督。汽车运输部门与车站的铁路箱交接手续不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因而造成了铁路箱流失、挪作他用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一些建筑工地和厂矿企业中经常可以见到由10t及20英尺铁路箱改装的简易工棚、移动合库,铁路箱的灭失情况较为严重。而在内陆,由于铁路箱箱源偏紧,一箱难求,因而在广安门站、郑州东站、怀化站和兖州站接连发生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路风事件,客户意见很大,社会影响很坏。这些问题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既有人员素质不高、疏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我们铁路箱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   创新点和技术难点: 大容量、抗冲突、金属附着型。全天候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射频标签的开发;远距离(识别距离100米)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以及手持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远距离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在集装箱作业站的无缝布置;适应“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运行的相应管理;维护模式以及设备技术条件和标准建立。   应用范围:    1、海关集装箱自动核放系统 利用RFID技术在专用集卡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了RFID标签,并在进入关口的集装箱上施加RFID箱封,同时给司机发放RFID通行证。在海关通关车道安装RFID识别设备,实现对出入车辆、集装箱、人员的实时管理。    2、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 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采用了双频集装箱有源电子标签系统集成技术,电子标签芯片内存储了集装箱和所装货物的相关信息,还可以自动记录箱门开关和行动路线等信息,彻底改变了运输流程中对集装箱流向和识别的人工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16 6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