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曾隶属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1983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 经过67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艺术相结合,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22个教学单位,拥有62个研究院(所);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0个,具有工程硕士(13个授权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建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翻译硕士等6个专业学位授予类别;有本科专业70个,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 “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内蒙古科学技术奖25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00余项,被SCI、EI、ISTP、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0余篇。现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9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14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及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实验基地、示范基地。11个“草原英才”创新团队,7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现有教职工2026人,专任教师1312人,其中教授176人,副教授433人,博士生导师64人,硕士生导师55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89.71%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教师中,80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1位教师获得“内蒙古杰出人才奖”,1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46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1人入选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一、二层次,24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现有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 25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6名自治区教学名师。 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院校行列,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32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是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被自治区授予“教育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院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院校和蒙古、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19个国家、2个地区建立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交流。2005年、2007年先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和教育部留学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与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乌兰察布市等地方政府和4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创新中心和研发平台。 六十七年来,学校培养了近17万名优秀人才,他们奋斗在大江南北、工作在各行各业,许多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校训,弘扬“唯实尚行”的校风,坚持创新、特色、内涵、区域、开放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国内知名、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01
【高教前沿】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郝文斌:立足地方,找准赛道,培养学以致用、会学善用的应用型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06
【高教前沿】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董发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
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西南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董发勤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分享了观点。
中国教育在线 2024-12-23
专家报告荟萃㉒ |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曾英:资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八年来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包括人才培养能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提升。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超越极限,打破原有路径与习惯的依赖,坚持创新,构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范式。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1
专家报告荟萃㉖ | 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华:基于IMH理念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IMH理念,2010年我校向教育部申请开办统筹实验班“南山班”,并获得批准。2015年,进一步进行课程整合改革,探索将创新、人文、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2020年,正式将IMH理念固化到我们的培养方案和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3
【比亚迪迪空间】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
2025年3月27日,比亚迪迪空间微信号以《共筑产教融合新平台丨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与天津迪空间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高教前沿】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全面变革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教师准入不再是死板的应试,而是通过虚拟实践考核实际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
为推进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切实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皖科基础〔2022〕10号)要求,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决定联合开展2022年度安徽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14
关于印发发挥科技服务业作用积极推进创业安徽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科技服务业作为重点领域,着力从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创业安徽建设,实施以下政策。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01-06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二次工作推进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
2024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二次工作推进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复旦大学原副校长陆昉出席会议。会议由吴英策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12-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8 79 80
  • ...
  •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