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由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和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现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共建,以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领导和管理为主,业务上由省教育厅指导。现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地矿局先进党委(连续10年)、合肥市双拥模范单位、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等。 学院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1997年1月更名为安徽省工业经济职工大学,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原安徽省工业经济职工大学基础上改制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主校区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有东区(合肥市梁园路1号)、西区(合肥市桐城南路410号)、半汤校区(巢湖市半汤镇花园街2号)共三个校区。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一万余人,占地531.39亩。现建成地质勘查、计算机、数控机电、旅游酒店管理、经济管理和海尔大学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等8个校内综合实训中心共113个实验实训室和121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建有1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首批示范职业资格与技能鉴定所、7个省示范实训中心及开放实训基地以及IT核心与认证课程研究所。 学院现设有7个二级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艺术学院、商贸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地质与建筑工程学院)、1部(基础教学部)、1中心(实习实训中心)以及图书馆、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中心、安徽省地热能源勘查研究院等教辅科研机构。现设有57个高职专业,涉及工、经、管、文、艺5大学科,涵盖资源开发与测绘、土建、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安全、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旅游10大专业门类。现建有一批省级以上重点专业,其中,2个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和22个省级重点、示范、特色、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及3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及“慕课”(MOOC)。 学院现有580人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82人,双师型教师27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80人,占37%。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常印佛为学院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遵循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进步、以质量创品牌,形成了鲜明的“三元融合”(行业、学院、企业或地质队)办学特色和“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双证结合)人才培养特色。2007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27个一等奖、90个二等奖、89个三等奖,赛绩一直稳居全省76所高职院校前十位,2016年获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四名。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年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率均在90%以上,学院招生就业始终保持着“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 学院传承弘扬地矿行业“三光荣” 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培育出更富有时代特色和覆盖所有行业的“三业”品质(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建功立业),凝练出“明德、笃学、精艺、尚新”的校训。 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现与韩国、英国、爱尔兰、新加坡、泰国等国多所院校保持长期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与韩国韩瑞大学、明知专门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英国桑德兰大学合作开展“3+2”、“2+1”等形式的国际教育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院等80多个企事业单位共建专业、共育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学院人正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学院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十三五”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博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博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安徽状元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合肥市经济开发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绿色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公司,以“状元学堂”品牌为主打的智能交互式电子白板、绿色班班通等产品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公司历来重视产品科技开发,目前研发团队拥有高端人才,教授、研究生40余人,先后注册各项专利技术达到10多项。公司与深圳大学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并先后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牢牢掌握着教育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发展方向。长期与台湾环隆科技(UMEC)、千里达(chainleader)、华为、清华同方、小霸王等诸多国际知名企业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 “科技服务教育,品质铸就未来”。状元郎全体员工将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打造中国教育电子行业第一品牌,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安徽博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安徽中科米点传感器有限公司
 HKM-安徽中科米点传感器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参股孵化的机器人力矩及 汽车碰撞测试力传感器项目的公司, 也是安徽省高专业度,以中科院及德国技术为导向开展六维力传感器的全方案定制设计、 研发及机器人传感器系统集成开发、生产的企业。 公司生产的六维力传感器具有高标准要求,性能稳定、 精度高,耐用等优点。公司已与国内部分国有企业高校等合作,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研究院,复旦大学,及军工定制产品等,公司致力打造集研发、 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密集型企业
安徽中科米点传感器有限公司 2021-12-07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科大奥锐成立于2001年,源于中国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公司下设实验教学资源研发部、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研发部、大型仪器共享物联网研发部、市场推广部、售后技术支持服务部、公司管理部。公司致力于高校教学及管理软件的开发、实验仪器研制,为教学和科研机构提供管理整体设计及解决方案。从1993年开始从事仿真实验的研究与开发,199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物理计算机仿真实验"软件,该软件当时是国际上第一套虚拟现实型的软件。1997年出版《大学物理仿真实验2.0 for Windows》。软件已在国内400多所高校获得广泛应用,英文版本在大阪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际上著名高校获得应用,并取得很高的声誉。软件多次参加国际交流。1995年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98年由国际物理教学委员会赞助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了 “新技术在物理学中”国际 会议。受到来自十多个国家专家高度赞扬。同年,该软件代表中国CAI最新成果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演示和赴英国、日本等地进行交流展示,在国际上得到很高的评价。2001年再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验教学管理及选课系统、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大型仪器共享物联网系统等在全国高校中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基于IC卡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荣获“2010-2011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新产品奖”, 2010年获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荣获国家四部委颁发“2012-2013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最具竞争力产品奖”          公司注册资金壹仟万,建立了以400 8870 580全国客户服务电话为基础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2004、2010年两次获得“科技部企业创新基金”。已获得“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 “小巨人培育企业”等资质,多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企业”、“优秀软件企业”、“优秀软件产品信息化创新产品”等荣誉称号。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2-05-24
安徽核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核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4-03-20
安徽卓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卓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教育行业提供智慧教学全流程解决方案和智慧教学软硬件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卓智教育智慧教学解决方案以服务教学为核心,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做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数据采集与多维分析,涵盖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全方面业务。卓智教育作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单位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信息化分会会员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移动总部DICT全国库5G+智慧课堂合作伙伴,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用信息技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助力教学改革!并获得“高度集成的课堂教学互动设备”等四项国家专利,六十余项软件著作权。
安徽卓智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2-09-09
南工大实现太阳光驱动光催化内建电场重构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陆春华、寇佳慧与东南大学教授赵远锦合作制备了一种多功能光催化复合纤维,首次实现了太阳光驱动内建电场重构,并有效增强光催化性能提高。日前,这一研究成果以《构筑红外光响应的光生电子驱动器来增强光催化产氢》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光催化反应是在太阳光照射下完成的化学反应,如果能够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内建电场重构,那么内建电场重构增强光催化这一研究策略将有效推动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据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代宝莹介绍,课题组创新性地设计并构筑了热释电—光热—光催化复合微米纤维PVDF-HFP/CNT/CdS-Pt系统,以实现太阳光驱动内建电场重构,并显著提高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效率达5倍以上,对应的平均表观量子效率约为16.9%。为了充分发挥光热材料和热释电材料的性能,该团队将光催化反应局域在构筑的复合纤维的表界面,形成热收集型光催化微反应器。为了得到最佳的光催化性能,他们探讨了热释电基底、光热材料含量等与热释电电势输出及光催化性能的关联,并对复合螺旋纤维的光催化稳定性进行了探索。其研究表明太阳光驱动内建电场重构可实现光催化性能的显著提高。另外,该团队通过变温荧光和变温光电化学表征等技术手段,探索了热释电内建电场对光生载流子分离、传输及寿命的影响,为未来太阳光驱动内建电场重构增强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据了解,该研究成果将来可以用来分解水制备清洁可再生能源氢气、还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固定、降解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工业有机染料、医用抗生素、家居装修产生的甲醛等)等,以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6361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1
安徽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团队在无缝全天候地表温度数据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由于受到云、气溶胶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基于热红外遥感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存在空间不连续问题,阻碍了地表温度产品的实际应用。
安徽大学 2022-06-01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北京大学在京外设立的首个高端农业类研究院。先后获批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与共建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作物精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聚力攻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不断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加速成果转化。已组建42个独立课题组,人员规模约760人,形成院士领衔,杰青、长江为两翼,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雁阵人才团队。目前已在多个主粮、油料及经济作物开展精准设计育种,取得了原创性理论及技术突破,也在智慧农业、农业经济政策、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项目72项,累计发表论文333篇,已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31项,申请24个植物新品种权,完成6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8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2024-12-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187 1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