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风电场数据预处理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
一种基于风电场数据预处理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小波去噪原理对风电场的历史风速数据和历史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到光滑的风速序列和功率序列;对风速序列和功率序列的特征指标分别进行频繁项集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得到风速强关联规则和功率强关联规则,利用强关联规则找出与待修正的当前预报相似的历史预报;并利用历史相似预报对待修正的当前预报进行误差修正;利用统计方法对修正后的当前风速预报进行训练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进行功率预测,并利用历史相似预报对预测后的功率进行二次预测,最后得到最终的组合预测结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聚四氟乙烯改性亲水膜工艺及处理应用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膨胀,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工业废水处理率低,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 立方米,不及国际公认的缺水下限的1/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这其中,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冷却水用量占工业用水的60~65%。因而,解决好冷却水循环回用的问题,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在冷却水处理中,需要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性离子。这些离子通常是通过水处理剂使之沉淀,再利用固液分离技术来实现的。传统的固液分离技术(如澄清池等)中存在占地体积大、分离效率低、适用面窄、操作弹性小、对微细颗粒无法去除等缺点。由于传统固液分离技术缺点较多,人们一直关注新型分离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因此利用膜实现的微滤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滤技术是利用微孔膜本身极小的微孔(孔径一般为0.1~10 微米)对颗粒的吸附、截留、筛分等作用进行分离。微滤技术的核心为膜材料的选择,在众多的膜材料中,由于聚四氟乙烯(PTFE)不吸水、熔点高(327℃)、使用温度范围广(-200~260℃),具有不燃性及热稳定性、摩擦系数小,尤其具有耐化学性(能耐许多高腐蚀性介质)、耐气候性及抗电性等,因此成为国内外表面过滤首选材料。PTFE 膜极低的表面张力可以降低膜污染,并使膜的清洗操作更为简便。但PTFE 膜的强疏水性却限制了其在水溶液体系处理中的应用。本技术基于配位键合理论对常规的聚四氟乙烯疏水膜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聚四氟乙烯膜,用于水处理领域中的微滤技术,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指标:1、过滤后溶液SS<1mg/L;2、可在强酸、强碱、强氧化性、强溶剂性条件下应用;3、操作压力0.05~0.15Mpa;4、处理温度5~150℃;5、处理通量1~1.1m3/m2·hr;6、使用寿命≥1 年。应用范围:可以适用于工厂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及其它涉及固液分离过滤技术的领域。市场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项环保制度规定的日益严格、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对工业及生活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迫在眉睫。而本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易行、能耗低、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因此,本项目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效益分析:利用本技术改性的亲水聚四氟乙烯膜,成本较低,整个处理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成本低,与传统技术相比能耗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含六价铬废渣提取回收铬的脱毒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源头治理、资源化处理含铬废渣污染的新思路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铬渣处理消耗大、解毒效率不高、堆存过程铬缓释再氧化等问题。专利技术在一化控股(中国)有限公司、福建省(屏南)榕屏化工有限公司、东江环保公司、内蒙古兰太钠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施应用,产生经济效益高达2亿多,推动铬盐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与一化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合作,铬分离回收技术工艺在亚洲最大氯酸盐企业实现技术示范应用,首次实现铬渣变废为宝和全资源化利用,突破氯酸盐行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节省处理费用1750万/年。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一种复合元素处理的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元素处理的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复合添加一定量的Ca、La和B的无取向电工钢铸坯为原料,依次进行冶炼、锻造、热轧、常化、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和成品退火,并将成品退火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为900??940℃和3??5min,最终得到具有低铁损和高磁感的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产品。该产品最终磁性能为:钢板厚度0.5mm时,P15/50=3.6~3.9W/kg,B5000=1.76~1.80T。该成品钢带不仅能广泛用于大、中型电机制造,也可广泛用于变频空调冰箱压缩机的制造。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钠的化学处理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409511.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钠的化学处理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是:取HPF焦化脱硫废液加入适量ADA混盐,或者取ADA焦化脱硫废液加入适量HPF混盐,加入活性炭,加热到70‑80℃,搅拌1‑2小时,过滤后滤液加入硫酸至pH=3.5‑4,加热至60‑70℃,搅拌2小时,过滤后滤液再加入氢氧化钙,加热至60‑70℃,搅拌1小时,过滤后滤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过滤,过滤后固体料经干燥后得到工业一级品硫氰酸钠产品。本专利方法兼顾了HPF焦化脱硫废液与ADA焦化脱硫废液的综合利用,采用化学处理方法直接得到硫氰酸钠产品,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成本较低,产品质量优越。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用于城镇、住宅区、宾馆及一些公共设施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是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污水需要经过投资较大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输送,并且设备和基建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虽然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但总体处理成本偏高,在中小城市推广普及困难。第二种是无动力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装置,该装置的结构是采用增大厌氧池的容积和增加后续池内污水与空气的自然接触面积,以获得较大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溶解氧来满足不同微生物的繁殖需要,该运转费用较低,但工程量和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无法进行人为的调节,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第三种是对上述第二种装置的改进,在厌氧池后面增设好氧化曝气池,虽然处理后污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但该装置厌氧处理效率较低,给后续的好氧段的污染物负荷较大,运转和维护费用较高。 我校自行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克服上述不足,在装置中设立高效厌氧生化反应池,使住宅区的生活污水经过初步格栅处理的粪便污水在该池多个分隔室中充分地厌氧处理,去除60~70%的污染物,然后从装置的底部均匀自流至好氧生物滤池,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在沉淀池中部的小型回流泵将部分泥水回流至厌氧池后部的兼氧隔室进行反消化反应脱氮,使排放的出水总氮降低。整个装置集成为一体化。可以实现整体地埋。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还原与氢处理制备碲化镉粉末的方法,其工艺步骤为:按照Cd2+与Te(Ⅳ)的摩尔比为0.9~1.1的配比在酸中溶解镉和碲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盐,配制成Cd2+、Te(Ⅳ)的浓度为0.2~1mol/L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恒温温度为20~90℃;接着滴加入浓度为0.2~1mol/L的还原剂溶液,并不断搅拌,直至滴加入的还原剂的摩尔质量达到Cd2+和Te(Ⅳ)离子物质的量和的3~5倍为止;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过滤,滤出物置于真空干燥箱烘干,再置于通有流动氢气气氛管式炉中或直接置于通有流动氢气的管式炉中,再在150℃~450℃下反应0.5~4h,冷却至室温即得碲化镉粉末。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 NiosII 处理器的编码器接口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Nios-II 处理器的编码器接口测试装置, 包括 FPGA 芯片和与其相连的增量式 TTL 接口模块、增量式正余弦接 口模块、绝对式接口模块、显示屏和 PS/2 接口设备,其中,增量式 TTL 接口模块用于与增量式 TTL 接口类型的编码器连接,增量式正余 弦接口模块用于与增量式正余弦接口类型的编码器连接,绝对式接口 模块用于与绝对式编码器连接,以将其输出的串行数字信号进行差分 信号和单端信号之间相互转换, FPGA 芯片包括有内嵌在片内的 NiosII 处理器,其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编码器接口的测试。本发 明的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编码器测试平台中编码器接口不能相互兼容问 题和携带不方便问题,具有成本低、功能强、体积小、结构紧凑、集 成度高的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废弃显像管的分离技术及后续含铅废水处理技术
电子废弃物已成为全球固体废弃物中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其组分复杂、数量庞大,具有潜在经济价值和环境污染性,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重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环境保护部分已将电子垃圾处置列入规划。 本项目通过对CRT的屏锥分离技术和含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为CRT资源化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对酸溶法处理后的含铅废水,采取化学沉淀法与SPM法或陶瓷膜法联用,可以使处理后溶液中铅浓度低于1mg/L,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其中SPM为自主研究开发的国产材料,无机陶瓷膜应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铅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具有创新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在中德双边政府合作协议框架——环境能源领域“中德清洁水创新研究项目(Clean Water)”项目支持下,与德国专家合作研究提出了“半集中式污水及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集中式供排水模式的“污染物末端处理”结构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直线式”流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和污染物难以资源化难题,该技术成果成功在2014 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进行示范应用,通过生活污水分质收集、处理,满足再生水的分质回用的同时,实现再生水回用率达 90%以上,生活用水节水率达 40%以上;通过污水污泥与生活垃圾协同消化处理,在有机废弃物 100%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的同时,实现绿色清洁能源(沼气发电)回收利用。该技术解决了快速发展中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污染问题,引领市政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实现了“能源消耗最低、污染排放最少、废物综合利用”的最优化。既体现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原则,又与我国当前建设“低碳社会”和“绿色住宅区”的小康社会目标吻合,不仅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而且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6 87 88
  • ...
  • 605 6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