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原位微型化快速水质监测仪与高密度水质监测网络
本项目研发一种基于国际先进的微环流分析技术的原位水质监测系统,体积小,成本低,试剂损耗量较小,维护周期长。基于此仪器进行高密度水质监测网络的搭建,并通过无线技术将水质监测网络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快速、准确的污染溯源,为水域污染的进一步防、治提供一种实时、有效的手段。
清华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弥散强化铜合金
Al2O3/Cu复合材料是在铜基体中引入了细小弥散分布的增强相Al2O3粒子的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Al2O3颗粒的存在,使该复合材料在保持铜基体优越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硬度。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微晶强化泡沫玻璃制品
该制品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在完成普通泡沫玻璃的制备工序后,即预热、发泡、退火,让制品进行晶化和核化处理使得泡沫玻璃中形成分布均匀的针状的晶体,可以极大的提高样品的强度。 耐火温度大于 1000℃,软化温度大于 700℃,抗压强度大于 15MPa,抗拉强度大于 15MPa。
扬州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弥散强化铜合金
Al2O3/Cu复合材料是在铜基体中引入了细小弥散分布的增强相Al2O3粒子的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由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的Al2O3颗粒的存在,使该复合材料在保持铜基体优越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具有高的室温和高温强度和硬度。在电阻焊电极、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微波管结构和导电材料、高速列车架空导线、热核实验反应堆、连铸机结晶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所开发出的Al2O3/Cu复合材料新型合成工艺在保证传统工艺内氧化、还原彻底性和烧结致密性的前提下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将Al2O3/Cu复合材料点焊电极在汽车焊装线上进行了装机试验,其使用寿命为传统Cr-Zr-Cu电极的3倍以上。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恒定帧速率实时绘制
:恒定幀速率技术是虚拟场景漫游过程中实时绘制的关键技术,是针对硬件设备环境的不同、实时计算资源的局限、虚拟场景复杂度的变化、用户交互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影响漫游效果的问题,提出采用启发式算法,实时判断绘制量的大小,并对模型进行动态简化,使绘制幀速率保持恒定,从而达到虚拟场景绘制过程中的自适应。采用一种基于TIN模型的地形多分辨率生成与显示算法,在不显著损失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可达到30帧/秒以上的绘制速度。该技术目前已经申请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项。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高温水热强化的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
针对我国污泥高含砂、高含固等特点,对我国低有机质污泥尤其是高含固(TS>10%)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路线领域开展研究,从厌氧消化的可行性、物质流特征、微生物种群及强化调控、热/碱强化水解预处理技术、污泥/餐厨协同消化技术等方面,特别是加强在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物质流转化机制的研究工作,突破针对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提升厌氧降解率与产气率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机理研究,为我国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研究提供支撑。 提出适用于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泥质特性的高温水热强化预处理技术,突破高温水热对污泥强化水解的作用机制与最佳反应条件,技术成果形成成套化装备,并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转化与运行优化;突破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的物质强化转化关键技术,对含固率、温控、搅拌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开发,技术成果在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转化与运行优化。1.目标及意义 1)提出适应于我国低有机质污泥泥质特征的污泥高温水热强化预处理技术,并与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关键技术相耦合,形成基于高温水热强化的高含固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实现技术成果的在长沙污泥厌氧消化工程中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阐明在污泥厌氧消化新技术中有机质在固-液-气相变体系中的物质流特征,基于有机质的定向转化,进一步对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新技术进行优化开发,进一步提升甲烷产率和降解率,为污泥厌氧消化的效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基于对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的物质流和微生物特征的研究,在技术层面,从“易降解物质定向转化”、“难降解单元分质活化”和“微生物分相调控”三方面入手,开发强化物质转化的水热、生物酸化等预处理新技术,确定关键技术单元组成、关键技术参数和条件;在工艺层面,从强化固相溶解-液相高速甲烷化入手,开发高效厌氧消化工艺流程,开发适用于我国高含固污泥物料特点的厌氧消化技术与装备,提出可靠的搅拌和保温方案以及反应器构造等关键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形成高含固污泥热水解-厌氧消化集成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进一步提高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物质转化效率与资源化利用水平。1)预期的经济效益  热水解预处理-高含固协同厌氧消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增强污泥产期效率,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能耗。工程效益可望达到1亿元以上。2)预期的社会效益  热水解预处理-高含固协同厌氧消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污泥厌氧消化处理能力,增强对污泥的处理处置能力,有效缓解污泥处理处置压力,进一步提高污泥高含固厌氧消化工艺的物质转化效率与资源化利用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1
提高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率的多级微生物强化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的污染在我国农业污染中占主要部分,该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悬浮物、难处理的特点,经过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往往很难买现达标排放,给畜禽养殖业主带来很大的困扰。 该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改变污水处理流程和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在不同污水处理单元中投加不同配比的高效微生物菌种,改善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并提高污泥活性,从而最终提高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效率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该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 该技术所使用的配套污水处理装置,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处理装置或单元,均含有活性污泥; (2) 该技术可以使COD和BOD5的去除率提高10一40%,氨氮和总氮去除率提高20一50%; (3) 该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相比其他增加污水处理流程或设置的技术而言,投入成本更低,更具经济性。 国家对环保的政策日趋严格,未来十年,是环保的黄金十年,也是畜禽养殖行业在环保压力下重新洗牌兼并的十年,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转化条件:菌种活化相关设备:曝气装置 成果完成时间:2014年10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对二甲苯(PX)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 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 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 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 对二甲苯 (PX) 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 (PTA) 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 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 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 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 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 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 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 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三离子束与透射电镜实时原位辐照效应表征设施
离子加速器与透射电镜耦合设施可以在离子束辐照样品产生高剂量率位移损伤的同时对材料中的微观结构和成分变化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与分析,因而能揭示辐照过程中点缺陷迁移,凝聚等动力学过程以及在纳米尺度上材料各种结构变化的临界辐照剂量,获得实验数据,配合计算机模拟验证或建立辐照效应的动力学模型,为开发新型抗辐照材料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反应堆材料中嬗变产物(主要是氢和氦)与中子所致的位移损伤往往按特定比例同时产生,单离子束辐照不能观察到氢、氦与位移损伤的协同作用,世界核电强国都在兴建能同时模拟位移损伤和氢、氦协同作用的三离子束辐照装置。但多离子束与透射电镜联机受到电镜极靴空间和电磁场的限制,困难很大,最先进的此类设施也只能同时引入两个离子束。本项目研制先进的氢、氦同轴低能离子注入机,将氢、氦与产生位移损伤的中能重离子(400 keV)同时引入透射电子显微镜,即将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辐照效应实时原位分析装置。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932 9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