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锰钢冶炼与凝固技术
高锰钢和超高锰钢具有超高强度、超高韧性、塑性、耐磨性等的良好结合,一直是新型钢铁材料研发的热点,大量应用于耐磨钢、无磁钢和高强塑性汽车用钢。开发了高锰钢 AOD 冶炼、电渣精炼、二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吹炼工艺技术,研究了高锰钢低成本生产技术,解析了高锰钢凝固特性,开发了高锰钢凝固组织、偏析、析出物及高温力学性能调控技术,成功生产了 3000mm1000mm340mm25Mn3Si3Al 坯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软件分析,测试与演化技术
本成果所属项目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商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基于主题模型的软件工程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 (2)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修改分析和测试技术。(3)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软件数据预处理技术。 (4)个性化的软件开发和维护管理。 (5)自动化的软件数据概要化技术。 (6)基于动态主题模型的软件演化建模技术。 (7)针对具体软件历史代码库的词库自动构建技术。
扬州大学 2021-04-14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开发了复杂装备远程诊断与智能维护系统、嵌入式数控系统在机监测系统、动车组远程诊断及虚拟维修维护系统等,可用于数控等复杂装备的在线在机监测、复杂装备的远程智能诊断、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高速列车远程诊断与虚拟维护、高速列车故障统计与分析,据此已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并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了“动车组远程诊断及虚拟维修维护—信息分类和数据提取”、“动车组运维故障统计分析系统”、“动车组典型零部件可靠寿命预估方法研究”等项目。 动车组远程诊断及虚拟维修维护系统 复杂装备远程诊断与智能维护系统
天津大学 2023-05-12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
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开发了复杂装备远程诊断与智能维护系统、嵌入式数控系统在机监测系统、动车组远程诊断及虚拟维修维护系统等,可用于数控等复杂装备的在线在机监测、复杂装备的远程智能诊断、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与维护、高速列车远程诊断与虚拟维护、高速列车故障统计与分析,据此已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创新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并与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了“动车组远程诊断及虚拟维修维护—信息分类和数据提取”、“动车组运维故障统计分析系
天津大学 2021-04-14
空间基因解析与传承技术
自然环境的保护事关人居环境的品质,文化特色的彰显事关城市的“灵魂”。因城乡空间发展与自然环境失调、历史文化断裂暴露出的“水泥森林”、“千城一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空间的现代化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共赢是当代城乡规划设计的技术难题。 在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互动框架下,发现了城市发展中类比生物学的空间基因现象。空间基因是历史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空间组合模式,它们既是城市空间、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长期互动的产物,也扮演着形成城市特色标识、
东南大学 2021-04-14
光纤激光与光纤传感技术
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是当前国际上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是现代光通信的产物,是随着光纤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崛起的一门崭新技术。由于光纤激光器件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件相比,具有低阈值、高效率,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好,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容易实现、性能价格比高,易于小型化、易于维护等明显优势,它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工业加工、军事和国防、激光医疗、光纤传感、微波产生等诸多领域。 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入户中有线电视(CATV)网络以
南开大学 2021-04-14
LED封装与应用技术
光热耦合可靠性研究,通过建立LED热阻网络,提出了荧光粉光热耦合模型,进而设计了高发光效率、低工作温度、高可靠性的LED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LED被誉为21世纪绿色照明光源和第四代光源。LED封装是LED产业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是连接芯片和应用的桥梁。本技术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封装工艺设计优化,研究了各种封装参数对出光的影响规律,并根据涂覆的流动特性提出了多种控制涂覆形貌的涂覆新工艺,进而提升取光效率及光色品质;2)光热耦合可靠性研究,通过建立LED热阻网络,提出了荧光粉光热耦合模型,进而设计了高发光效率、低工作温度、高可靠性的LED;3)复杂应用下的光学设计,以高光效、高空间颜色均匀度为目标,提出了实现能量任意映射的非成像光学普适性透镜算法,并据此开发了透镜设计软件;4)量子点封装,提出多种高光热性能的量子点制备方法和封装工艺,首创封装内热管理方案,解决量子点散热瓶颈。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高性能电铸技术与装备
本成果针对高新技术关键零件的研制需求,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突破气泡吸附行为控制、微结瘤趋势抑制、复杂结构电场分布均匀化、纳米晶零件制备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专用机床设备,实现了高性能(高产品质量、高材料性能、高生产效率)精密微细电铸。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电铸是利用金属电沉积原理制取产品的一种特种加工技术。由于电铸过程中,最小材料添加单元是极其微小的金属离子,因而电铸技术具有很高的制造精度,被普遍认为在精密、复杂、微纳结构零件的成形制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已在航空、航天、模具、电子、通讯等行业获得诸多重要应用。 三、创新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成果针对高新技术关键零件的研制需求,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突破气泡吸附行为控制、微结瘤趋势抑制、复杂结构电场分布均匀化、纳米晶零件制备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专用机床设备,实现了高性能(高产品质量、高材料性能、高生产效率)精密微细电铸。 本成果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发明了摩擦辅助电铸技术,解决了气泡吸附、表面结瘤及结晶粗大等问题,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2.发明了交变压力去除气泡法和高深宽比微细结构电铸等技术,消除了微结构件电铸中麻坑、针孔等弊端; 3.提出了阳极逆向设计方法,显著改善了金属分布的均匀性和微观组织的一致性; 4.研制出高性能精密微细电铸机床装备。 四、知识产权及获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应用
南开大学在“863”计划项目、市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应用课题组取得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如成功构建了可编程、微位移光纤光栅写入设备,并成功研制出高性能国产化光纤光栅;以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基本元件,利用其波长编码与温敏力敏等优良特性,采用独特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封装,创新性地设计并开发出多种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以及系列器件;研制和开发具有多参数、多功能、分布式的全光纤光子传感网络系统;同时,构建多光纤光栅线阵、面阵及体阵等多种拓扑结构,将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布设于高层建筑用于对
南开大学 2021-04-14
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
从电器文明开始,短短一个世纪的时间,人类在科学探索的步伐上已经从工业进入了智能化的技术环境。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数据时代到来,各行各业也在争相抓住契机,利用新时代科技智能手段,帮助企业更好发展。其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为工业监测带来了新的惊喜。它在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监测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可以实时监测将监测到的信号经过转化后以数据的方式提供给人们,做到实时监测,确保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监测工业机械运行一般使用振动传感、温振一体化传感器等,存在成本高、易误报、不能对早前故障进行监测等问题;而故障早期诊断对于维护设备安全、保障工业体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现有故障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团队开发了基于声纹、振动、温度一体的声振温一体传感器,该传感可综合感知监测对象声音、振动、冲击脉冲、温度以及倾角数据,全面覆盖旋转设备早中晚期故障信息。同时,开发了旋转设备声振温一体化监测诊断系统,其由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采集网关、电脑 WEB 端构成,同时适配云平台、手机端小程序。通过有线/无线声振温一体传感器将设备运行时的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噪声、温度数据采集传输至数据库服务器,依托独有的异音分析、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 核心优势: (1)全面集成冲击脉冲、三轴振动、声音、温度多维度深度感知专利技术; (2)快捷部署(磁吸胶粘/纹可选),无线方式,快速联网; (3)数字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准:独有异音、健康因子指标专利算法; (4)高性价比,大容量电池,长维护周期。
西安交通大学 2025-02-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931 9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