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境监测技术
研究团队在在线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方面,主要采用光谱技术对水质进行监 测,具体包括: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实现了水质 COD 和浊度的在线监测。 自主开发了浸没式、小型化、一体化的采样分析的探头,探头直径仅 50 mm,能 耗低,可在野外无人值守的环境工作。该探头经过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 测试,结果表明,该探头符合国家环保行业相关标准;2)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实 现水体 CO2 含量的在线监测,为水生生态环境的监测提供支撑。目前普遍采用的 CO2 含量监测方案多用于环境空气中 CO2 含量的监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氧气底吹炼铜强化调控理论方法与应用
成果首次揭示了氧气底吹炼铜机理,构建了系统强化调控理论,完善了底吹炼铜理论基础。结合强化调控理论、计算机模拟和底吹炼铜生产实践,构建了底吹炼铜强化调控方法,并形成了集成调控创新技术。 建立了氧气底吹铜熔炼机理模型和底吹炉内氧势/硫势梯度渐变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炉内功能区域精准调控技术,优化了大型化底吹炉生产实践;揭示了多组元造锍造渣行为规律,建立了基于组元含量映射关系的渣型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渣型与温度耦合的优化调控技术,降低了熔炼渣含铜;建立了基于底吹机理的复杂体系多相平衡计算理论和冶炼过程主参数与伴生元素分配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有价元素定向富集与有害元素强化脱除调控技术,实现了伴生杂质元素定向分配调控;揭示了氧气底吹熔池气液多尺度耦合作用规律,建立了底吹熔池相场协同强化传质调控方法,创新开发了基于熔池气含率与搅拌强度等多参数集成强化技术,提高了复杂含铜资源氧气底吹处理能力。 应用前景 成果建立了强化调控系统理论,构建了系统强化及精确调控方法,开发了强化调控技术。铜复杂资源清洁处理能力提高了30%,炉渣含铜降低至2.0-3.0%,伴生杂质元素脱除率提高了30-50%,氧气利用率达99%,节约标煤4.45万吨/年,减排CO218.54万吨/年,有力提升了氧气底吹炼铜技术市场竞争力。
中南大学 2023-07-20
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主要对电、水、燃气等能源总量以及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等四个分项进行计量并将能耗数据远程传输,不仅能够对既有建筑进行能耗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完善用能管理,同时可以通过对建筑实际用能状况的定量分析,以及同类建筑的能耗指标比较,评价和诊断建筑的能耗水平,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从而提供有效的节能改造依据和方案。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电站锅炉炉膛结渣多区段实时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炉膛结渣多区段实时监测方法,通过在炉膛中增加热流计测点并采集锅炉实时运行参数、入炉煤质数据和锅炉炉膛结构及设计参数,按照建立好的结渣多区段计算步骤,推算出炉膛多个区段的实时结渣情况,为运行人员进行分区段吹灰提供参考。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电机车安全运行的蓄电池容量实时监测装置
蓄电池是目前煤矿蓄电池电机车运行的能源来源,其本身的安全可靠决定了蓄电池机车的安全可靠运行,蓄电池电机车司机在驾驶机车时,若能实时通过显示屏观察蓄电池的容量和剩余使用时间,则可以有效指导司机对蓄电池机车的计划使用,能及时更换容量不足电池,防止电池过放电,同时也能防止蓄电池机车半路抛锚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 本成果通过实时检测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及放电电流,同时根据蓄电池的放电曲线,能对蓄电池容量及剩余使用时间进行预测。 1、能够实时测量蓄电池的电压,电压范围 0~250V; 2、根据蓄电池的实时电压预测蓄电池的剩余容量; 3、能够根据蓄电池容量与带载情况,预测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4、根据蓄电池机车的平均速度,预算蓄电池的行驶理程; 5、当蓄电池容量下降至正常容量的 20%时,实现语音提示; 6、所有的检测预测信息通过液晶屏实时显示。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利用大鼠实时预警空气毒性技术
呼吸是人类的最基本生理需求。然而,空气污染物的存在往往使这一基本需求难以得到保障。更有甚者,在一些特殊环境场所,空气中可能存在高致病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生化毒剂、毒素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此外,空气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有毒物质,如不明病原体、化学物质等。目前已有的空气安全预警技术主要针对有限的几种污染物或者有毒物质进行实时监测,无法覆盖包括生物与化学威胁在内的所有潜在威胁。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理论上很难发展一种同时监测上千种污染物的仪器设备。另外,空气毒性安全预警技术需要对空气毒性做出快速响应,以便为采取防御措施争取宝贵的时间。这些要求都是对当前技术的极大挑战,很难实现对空气的综合毒性的实时预警。
北京大学 2021-02-01
螺纹钢冷轧均匀形变强化技术
成果简介螺纹钢冷轧均匀形变强化技术是适应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发展高强度、 高延伸率建筑用钢” 的要求, 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而提出的。 该技术是在现有螺纹钢冷轧过程的“除鳞弯曲+冷轧成形” 工艺基础上, 充分考虑弯曲除鳞过程和冷轧成形过程的断面延伸, 根据产品规格、 通过弯曲辊形式和数量的合理调整达到完成大延伸和断面延伸均匀, 从而获得高的强度、 高的韧性, 并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最终实现在线去应力退火的多样性和性能的多样性, 即实现柔性轧制。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已在几个小型企业的部分规格上得到应用, 与改造前同类产品比较强度极限提高 2.5%, 韧性指标提高 2.1%。技术指标产品覆盖 GB/T13788-2008 所规定的 CRB550、 CRB650 两个系列产品, 各 项指标均高于或优于标准规定, 产品的规格在同项指标下有所扩大。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目前技术已经得到应用, 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产品与同类螺纹钢筋产品在强度与韧性指标上均有 2~3%的提升。知识产权及成果获奖情况专利 (实施中)。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专利许可。联系方式冶金学院 隋凤利 15555569178; E-mail: fenglisui@163.com。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螺纹钢冷轧均匀形变强化技术
螺纹钢冷轧均匀形变强化技术是适应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发展高强度、高延伸率建筑用钢”的要求,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而提出的。该技术是在现有螺纹钢冷轧过程的“除鳞弯曲+冷轧成形”工艺基础上,充分考虑弯曲除鳞过程和冷轧成形过程的断面延伸,根据产品规格、通过弯曲辊形式和数量的合理调整达到完成大延伸和断面延伸均匀,从而获得高的强度、高的韧性,并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在线去应力退火的多样性和性能的多样性,即实现柔性轧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刚柔组合搅拌桨强化流体混沌混合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0
金属表面超声强化技术及装备
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机理是通过高频振动的硬质滚轮作用于待加工金属工件表面,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产生了冷作硬化,达到了改善表面质量的目的。这种表面质量的改善是综合的,既有硬度的提高,又有表面粗糙度降低,同时也弥合了一些微观裂纹,提高了工件的疲劳强度。 与传统的砂纸抛光、压光、磨削相比,超声波表面加工具有很多优点。 1.作用力大幅度降低在静压力等于传统压光静压力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其显微硬度相。 2.加工区温度大幅度降低由于改变了加工方式,滚轮与工件的接触为断续捶击,大大减小了相互间的摩擦,温度也相应的降低,杜绝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表面缺陷。 3.大幅度降低表面粗糙度Ra值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三级以上,最高可达Ra0.02以下。 4.不产生切屑。 5.提高已加工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强度由于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是压缩型塑性变形,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硬度提高50%以上,疲劳强度可提高近几倍。 6.节约设备成本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可直接代替砂光和磨削,在普通车床上即可进行光整加工,因此大大节约购置设备的费用,尤其对大型和超大型工件,效果更为明显。 7.生产效率高例如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外圆表面,工件线速度70m/s,走刀量为0.05-0.15mm/r,其效率相当于精车。 本系统由超声波系统、工具头和其他一些附件构成。工具头可以安装到普通机床(如车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而不需对设备作任何改变,对于一些特殊的加工项目也可以开发相应的工艺装备以便于加工。   应用范围: 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设备可用于加工内外圆表面、平面,如各种液压缸内外孔、活塞杆、冶金轧辊等的加工,可以直接替代珩磨和磨削;借助数控设备或专用工装可以加工各种异型面如汽轮机叶片、航空发动机叶片、飞机蒙皮等;可加工的材料包括碳钢、工具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铸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铝镁合金等材料,所加工材料的硬度最高可达HRC60。对加工的零件来说,越是大型零件越具有优越性,可应用于工程机械、压力机、石油机械、煤矿机械、汽车、轧钢等行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32 9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