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empo Talents教学管理平台
实现“教学考评管”全流程课堂管理,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按年级、班级、学生等不同单元组建教学课堂,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自由进行课程实践、项目实训的实验内容、进度、结果的管理。教师可以自定义教学计划,并结合学生情况设置拓展和必修课程及相关考核要求。平台将学生实验进度、学习行为和结果的全流程数据完整记录,支持教师管理课程学习与考核数据,开展多维度学情分析,满足多种类型教学管理场景需求。 定制课堂 平台基于元子课及实训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学生情况、选用教材等,选择不同方向、分类、难易度的实践元子课和实训项目组合教学课堂,针对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灵活搭配出符合自身教学需求的课堂,实现个性化定制,让实践教学与整体教学目标更好地融合。 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设置课程评分规则、完成时间等,并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成绩,直观了解到当前课堂的学习进度。同时平台还提供必修课与拓展课配置,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能添加“拓展内容”,为学习意愿与能力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评价 平台中对于实训项目作业提供了统一的审阅、评分入口,教师可实时查看实训项目作业的提交情况,便于对学生作业进行评分。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优秀作业展示模块,教师可以在评分时将学生的作业评选为优秀作业展示出来,树立榜样,为优秀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营造出了评优争先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模块中统计了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课程平均分及总学习时长等关键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出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量化,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程学习进度、学习时长等数据,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一个更准确更有依据的评判。平台还内置了生动形象的“成绩单”,可以让教师看到课堂中单个学生的全部课程学习情况及成绩,使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有了更加全面、及时的了解,协助教师更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在后台中,平台记录了每个课程的访问情况、使用情况以及每个用户在平台中的操作记录,并按课程与用户两个维度分别进行统计,以统计表的形式进行汇总展示,方便平台管理者对平台内资源使用情况及用户操作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课程资源 平台针对每个课堂,都提供了公共的课程资源库,可供教师上传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部课件、文档、视频、代码包等教学资源,实时共享到课程资源库中,方便学生进行查看、下载,教师教学资源共享更便捷,学生课后自学归纳更高效。 课程考核 平台为教师提供了试卷、试题库,支持教师自定义新建试题或批量导入试题,以及通过模板自动组卷和手动选题组卷两种方式创建试卷,积累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可通过试卷创建考试并发送至课堂,以课堂为单位进行在线考试,可在线评阅试卷并查阅考试成绩、成绩分布以及详细答题情况分析,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优秀作业 优秀作业模块展示了教师在实训课程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业,可以在学生间树立优秀榜样,其他学生用户也可以浏览查看优秀作业,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优秀作业还将展示相同专业课程的往届优秀作业,可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助推总结反思。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风采、相互促进、观摩学习的平台。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15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等9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试行)》的通知
为促进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建立区别于一般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第4号—无形资产》《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四川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科技厅等10部门《关于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等,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引。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26
推介案例 | 河海大学新工科背景下IT类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为落实教育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工作部署,促进高校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20年8月启动了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选工作,经资格审核、通讯推选、路演答辩、走访考察以及网上公示等环节,共有103项案例认定为2020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近期,“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微信号将陆续推出“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推介专栏,欢迎关注。
河海大学 2021-09-26
“特色引领,多元融合”的地方高校电气工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河北工业大学 2022-12-0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召开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论坛的通知
为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新文科建设理论与实践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08
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24
“特色引领,多元融合”的地方高校电气工程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河北工业大学 2023-03-14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全国赛的通知
根据《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赛事的通知》(高学会〔2024〕7号)要求,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以下简称大赛)全国现场赛定于2024年11月11-14日在重庆邮电大学举办,同期举办相关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10-22
3D互动教学资源/3D教学/3D教育/化学/物理
云幻科教根据教育现状,针对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不同需求,研发建设与各学科相配套的3D互动教学资源库,设置演示、交互、练习三大部分。3D互动教学资源库包括小学科学、中学化学、中学数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等学科资源,还包括校园安全、传统文化等专题资源,为老师提供前沿、创新、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我校武鹏彦博士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学术成果
近日,以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武鹏彦博士课题组与日本京都大学Susumu Kitagawa教授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Efficient Fixation in a Dynamic PorousCoordination Polymer”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武鹏彦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王健副教授和京都大学的Susumu Kitagawa教授。该论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师范大学高级别论文培育专项资助。     使用化石燃料促使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等。所以,如何原子经济的将二氧化碳这一C1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孔配位聚合物(PCPs)是一类高结晶性的晶态多孔材料,尽管其已经成为非常有潜力的CO2吸附和催化转化材料。然而,CO2分子的热化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使其异相催化转化合成高价值的化学品依然成为一种挑战。因此,直接获得包合CO2分子的晶体结构信息,将有利于实现对CO2固定反应作用机理的明确洞察和对CO2分子的有效活化。本论文通过对螺旋桨式配体的选择,并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自组装,制备出一例局部柔性的二重贯穿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该材料实现了对CO2分子的捕捉,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试对包合CO2的结构进行了明确的分析。该PCP对CO2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和材料特定的孔道限制作用,展现出对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环碳酸酯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效率和良好的尺寸选择性,并且具有高度的催化剂循环利用性能。该研究策略为发展多孔材料应用于明确气体分子包合结构和有效的C1资源的固定,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武鹏彦,1983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JSPS特别研究员,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等刊物发表SCI论文近30 篇,论文总被引用1600余次。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 项、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8年获徐州市发明协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1 项。   王健,1984年10月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功能配合物的可控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在Nat.Commun., J.Am. Chem. Soc., Chem. Commun. 等刊物发表SCI论文30余篇,论文总被引用1500余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139 1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