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埃松智慧实验室传感器产品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实验室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在飞速发展,不仅是新建实验室在建设中追求更加智能化,很多使用中的实验室也慢慢开始进行智慧化改造。智慧实验室的建设除了软件系统的开发,各类硬件产品也都在不断地升级换代。 而为了让我们的智慧实验室能够全方面的掌握实验室内部的各种情况,并且有数据可查,便需要使用多种传感器来获取实验室内的各项参数。一直以来,为了提高智慧实验室传感器的准确、快速、智能,埃松产品在不断地更新升级。目前,埃松智慧实验室传感器组件已广泛的应用于通风柜的变风量控制、实验室的微负压控制以及负压隔离病房的压力梯度控制。 位移传感器 安装于通风柜顶部,用于精准测量通风柜移门的开度,耐酸碱耐腐蚀、测量精度高、结构紧凑、安装便捷。 ● 测量范围:0~1000mm;0~2000mm; ● 轮彀材料:绝缘颗粒涂层阳极氧化铝; ● 线性精度误差:<0.25%; ● 输出阻值:0-10KΩ与外部测量呈线性关系。 压差传感器/静压传感器 用于HVAC系统所需要的精确压力和流量测量,具有压力反应灵敏、长期输出稳定、温度性能优越等特点。 ● 实时测量实验室内外压差值或风机静压值; ● 传感器量程:-25Pa~+25Pa;-50Pa~+50Pa;0~500Pa;0~1000Pa; ● 传感器精度:在常温下为1% FS; ● 0~10VCD及4~20mA模拟输出。 区域传感器 用于检测通风柜是否有人占用,配合变风量控制系统,切换通风柜面风速和工作模式,实现节能减排。 ● 用于侦测通风柜的实时占用情况,当无人占用时切换至节能模式运行; ● 采用红外线和超声波探测技术结合先进算法,解决传统红外线传感器的盲区和误动作的缺陷; ● 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足迹区域范围和间隔时间。 房间温湿度传感器 用于HVAC系统所需要的精确温湿度测量,可用于污染环境和清洁环境,具有极高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等特点。 ● 介质:适用于空气和中性气体; ● 用途:HVAC暖通空调系统,用于HVAC系统所需要的精确温湿度测量; ● 可采用壁式或管道式安装,方便室内温湿度和管道温湿度等不同测量环境的应用; ● 采用金属烧结过滤帽,易清洗,可拆卸,透气防尘效果好; ● 采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等特点。 柜内温湿度传感器 用于精确测量通风柜内的温湿度,可在高温高湿、高腐蚀的环境下使用。 ● 测量范围:温度:-20~100℃;湿度:0~99.9% RH; ● 测量精度:温度:±0.2℃;湿度:±2% RH; ● 分辨率:温度:0.1℃;湿度:0.1% RH; ● 传感器:改进型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元件+能隙温度传感器元件; ● 探头防护等级:IP67。 面风速传感器 面风速探头安装于通风柜立柱,精准测量,面风速测量元件表面具有防腐保护层,确保面风速传感器长期可靠稳定运行。 埃松产品与时俱进,持续对产品进行更新和升级,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室科研人员。
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新冠肺炎感染风险大数据评估模型
疫情防控,快速识别出潜在的感染者是关键。近日,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刘跃文副教授研发出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可基于旅行大数据,综合计算新冠肺炎感染风险指数和级别。该模型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防控一线现场核查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认可。 当前,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工作中,存在三个盲区也是关键点,严重影响着疫情防治的效果,即:一是很难知道某个人是否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中与已确诊人员或疫源地人员接触过;二是个别人员近期到过疫源地或接触过确诊人员,但是毫不在意,不汇报也不主动自我隔离;三是个别人员甚至刻意隐瞒自己曾到过疫源地或接触过确诊人员的历史。为此,上述三种类型人员给疫情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其无法开展有效核查,也无法有效规避风险。据刘跃文介绍,2月4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大数据评估模型及系统在云南省正式上线应用,基于个人的旅行数据,自动分析其是否到过疫源地、是否与疫源地人员接触、是否与已感染病例接触等多项指标,利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其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指数,并预警高风险人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与应用
研制背景:企业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需求在扩大,数据投入在持续增加;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潜在价值高;使用者难以有效地操作使用;业务复杂,调参静态组合参数过程繁琐; 平台技术: 微服务的构建方式,微服务、前后端完全分离。 分布式开发框架——SpringCloud Web开发框架——SpringBoot 、VUE(ELE) 机器学习算法框架——R、Spark集群计算 数据存储工具——Mysql、JPA、Hadoop(集群) 中间件: RabbitMQ
山东大学 2021-05-11
南开深海行业领域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南开深海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是面向公共安全、电子政务、医 疗卫生、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在处理多源异 构大数据问题上,平台具有先进的信息融合与深度分析技术,其中包 括异质多源行业领域大数据的融合处理、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的存储 管理、面向行业领域大数据的深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此外,平台 为行业领域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提供支持,有效辅助管理部门感知、响 应、追踪与处理各类事件。已申请相关软件著作权两项:《南开深海行 业领域大数据智能辅助决策平台》、《大数据多任务调度计算平台》。以及相关专利一项:《一种多源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处理全链路解决 方案》。 项目特色:  平台提供了多源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处理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覆盖了数据的全部生命周期,包括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 加载、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等步骤。  平台提供了高性能的多源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的清洗集成方 法以及特有的三层存储模型,实现了对行业领域信息的实时清 洗、高度融合以及高效存储管理。  平台提供了适用于海量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的多层次多维度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方法,此外平台还支持自定义方法,具有 很强的扩展性。  平台提供了集群管理及多任务调度管理的功能,适用于不同级 别的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 
南开大学 2021-04-11
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是以复杂装备及过程在工程现场的指挥决 策为需求、以对大规模运行工况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决策作为切入点、以对使用先 进物联手段获取到的装备过程运行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呈现、交互 等为途径,完成了 “大规模的系统装备运行监测数据的完整实时存储与检索”“大 数据环境下运行监测数据的智能分布式交互处理”“利用运行监测数据深度解析 直观呈现系统装备运行状况”“具有多层级特征的系统装备运行监测数据的云架 构服务平台”等系统性研究,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物联大数据 分析决策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申请了 53项发明专利(其中授权21项),发展 成为了相应的方法体系,并在航天测试发射任务、智能消防综合服务、热轧无人 化行车生产、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运维等多类对象及场景中进行了指挥控制、在 线监测、诊断评估、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系统级应用。成果针对系统装备运行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和监控手段,为系统装备运行工 况监测和运行机理认识和发现形成了完备的数据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支撑。
重庆大学 2021-04-11
轨道交通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
重庆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向线网运营转型,其规模和复杂性提升的同时,也 对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管理和运营提出挑战。两路口、牛角沱、大坪等轨道交通站 点经常出现客流过度饱和状态,尤其是工作日早、晩高峰时段、大客流事件和突 发事件情况下。由于缺乏轨道交通路网内详实的客流分布特征和精准的客流预测 手段,运力配置方案、客运组织方案、地铁站内紧急突发事件的预警及疏散方案 也难以有效制定,致使乘客滞留、造成安全隐患。无论是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角度,还是社会经济效益角度,以轨道交通客流 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分析客流分布特征,实现短期客流精 准预测,为运力配置、客运组织、突发事件预警及疏散提供有效保障,指导运营 优化,提高运输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已成为全面提升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水平 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重庆大学 2021-04-11
轨道交通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
重庆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向线网运营转型,其规模和复杂性提升的同时,也 对轨道交通的网络化管理和运营提出挑战。两路口、牛角沱、大坪等轨道交通站 点经常出现客流过度饱和状态,尤其是工作日早、晩高峰时段、大客流事件和突 发事件情况下。由于缺乏轨道交通路网内详实的客流分布特征和精准的客流预测 手段,运力配置方案、客运组织方案、地铁站内紧急突发事件的预警及疏散方案 也难以有效制定,致使乘客滞留、造成安全隐患。 无论是从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角度,还是社会经济效益角度,以轨道交通客流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公共交通大数据平台,分析客流分布特征,实现短期客流精 准预测,为运力配置、客运组织、突发事件预警及疏散提供有效保障,指导运营 优化,提高运输效率,控制运营成本,已成为全面提升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水平 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本成果以历史客流数据分析研究为起点,通过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为轨道交通运营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方便市民出行,为重庆市新发展需要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
“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是以复杂装备及过程在工程现场的指挥决 策为需求、以对大规模运行工况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决策作为切入点、以对使用先 进物联手段获取到的装备过程运行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呈现、交互 等为途径,完成了 “大规模的系统装备运行监测数据的完整实时存储与检索”“大 数据环境下运行监测数据的智能分布式交互处理”“利用运行监测数据深度解析 直观呈现系统装备运行状况”“具有多层级特征的系统装备运行监测数据的云架 构服务平台”等系统性研究,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物联大数据 分析决策关键技术,以此为基础申请了53项发明专利(其中授权21项),发展 成为了相应的方法体系,并在航天测试发射任务、智能消防综合服务、热轧无人 化行车生产、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运维等多类对象及场景中进行了指挥控制、在 线监测、诊断评估、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系统级应用。 成果针对系统装备运行提供了智能化的决策和监控手段,为系统装备运行工 况监测和运行机理认识和发现形成了完备的数据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支撑。其技术 发明应用效果好、创造性突出,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重庆大学 2021-04-11
南开深海行业领域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
南开深海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是面向公共安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在处理多源异构大数据问题上,平台具有先进的信息融合与深度分析技术,其中包括异质多源行业领域大数据的融合处理、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的存储管理、面向行业领域大数据的深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此外,平台为行业领域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提供支持,有效辅助管理部门感知、响应、追踪与处理各类事件。已申请相关软件著作权两项:《南开深海行业领域大数据智能辅助决策平台》、《大数据多任务调度计算平台》。以及相关专利一项:《一种多源异构行业领域大数据处理全链路解决方案》。
南开大学 2021-02-01
自然场景视觉感知和大数据分析
"自然场景视觉感知与理解是人工智能的前沿热点,其主要任务是对场景中的视觉要素进行认知,进而推断出其中包含的场景语义。 IMAGINE实验室近年来相继从场景构成分析、场景内容推理、场景结构建模等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着重探索了融合先验建模与深度学习的自然场景视觉理解这一问题。"
南京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3 44 45
  • ...
  •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