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ZL-CT CT仿真虚拟
实验
系统
简单介绍: CT仿真虚拟实验系统应用主流的CT设备和操作系统界面可完成理论知识、模拟视频、模拟仿真操作、人机考试模拟仿真整个CT系统的工作流程,对学生的规范化实训与教学工作。CT仿真虚拟实验系统模拟CT教学系统设备按照医院CT室布局标准建设。 详情介绍: CT硬件 一、应用主流的CT设备和操作系统界面可完成理论知识、模拟视频、模拟仿真操作、人机考试模拟仿真整个CT系统的工作流程,对学生的规范化实训与教学工作。模拟CT教学系统设备按照医院CT室布局标准建设。 二、设备主要组成 1. 扫描床 2. 扫描机架 3.主机控制软件工作站 4 .遥控控制台 三、CT硬件主要技术参数 1. 扫描床 1.1 床面尺寸≥400mmx1900mm 1.2水平运动范围≥1200mm 1.3 垂直运动范围≥300mm 1.4床面*高距离地面:≥850mm 1.5 床面*低可降至离地面距离:≤550mm 1.6 扫描床承载重量≥120kg 1.7按照软件扫描模式可以步进及连续进出床 1.8提供头托、床垫等扫描附件 2 .扫描机架 2.1机架尺寸:≥1700x1700x800mm 2.2 旋转方式:定位/螺旋(扫描指示灯) 2.3 机架孔径≥700mm 2.4 机架倾斜角度≥ +/- 24度 2.5 驱动方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2.6 机架激光定位系统:X/Y/Z方式 2.7机架两侧分别各带一块控制面板,具备控制床面升降、前后运动、机架倾斜运动,控制激光定位系统、“急停”等按钮,机架顶侧具有液晶显示屏,可显示各项机械运动参数 2.8扫描机架配备模拟灯光系统,在软件的相关体位扫描模式下同步自动触发,模拟扫描机架的内部旋转与灯光显示。 2.9 机架外形款式要与目前CT机外形一致。 3.主机控制软件工作站 一、应用主流的CT设备和操作系统界面可完成理论知识、模拟视频、仿真操作、图像后处理动态显示、人机考试整个CT系统的工作流程,同时,可以拓展AI、VR、MR的接口。诊断报告模板系统、图像后处理、PACS、可以配合硬件操作指导下接端口达60个以上操作台对学生的规范化实训与教学工作。CT模拟仿真系统具有**系统操作手册。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控制软件包含理论知识、包括技师职业素质,CT设备结构与组成,CT设备原理,CT检查技术工作流程、临床应用,CT图像质量控制等。规范化操作流程视频、包括开关CT设备,灯丝预热,空气校正,接待被检查者,各部位扫描,控制台操作,送被检查者。仿真系统、包括从头部到足部平扫描与增强扫描、图像处理,图像排版与摄影。图像后处理动态显示、3D、CTA、冠状动脉扫描等。人机考试、可以进行对错分析,分数,时间显示。报告诊断模板、图像处理与图像后处理系统。主界面功能选择区,其中: 栏为功能切换按钮,从左往右依次为:“主界面操作区”、“显示浏览区”、“图像处理区”、“操作向导区”、“关机”。(扫描(SCAN)、显示浏览(DISPLAY)、图像处理(IMAGEWORKS))人机考试等项目,都具有英文显示界面。可以进行技能操作比赛,可以显示比赛选手参赛号、分数、名次等。人机考试可以自动打分、排名、对错、升级、增加考试卷等。 2.扫描(SCAN)模块必须具备新建病人信息功能:包含Exam Number(检查号)、Accessions Number(附加号)、Patient ID(病人识别号)、Patient Name(病人姓名)、Birthdate(出生年月)、Sex(性别)、Age(年龄)、Weight(体重)、Exam Description(检查部位描述)等信息 *3.扫描(SCAN)模块必须包含头颅、胸部、腹部、膝关节等至少13个以上扫描部位选取功能,具有中英文对照显示,每一个扫描部位中 至少包含 普通平扫、螺旋扫描、增强扫描 、增加或者减少扫描序列。每一个扫描过程操作、显示增强剂量、速度、时间、辐射剂量显示、能肝脏分期扫描、肾脏分期扫描、腰椎椎体与椎间盘分别扫描有CTA、3D、冠状动脉成像过程动态显示方案。 *4.可设置病人体位的选择:头先进、脚先进、侧位等,可以进行各种定位线名称选择调整等。 5.具备CT球管预热和探测器校准模块、开、关设备、快、慢扫描床进入操作、错误提醒系统。 6.定位线设定,自动显示定位区域框,可调节定位区域大小,左右、倾斜角度调整,显示定位线向基准线的选择、可以改变定位线名称,增加或者减少序列 7.*执行扫描,可选择扫描类型4种、起始点数值显示与改变,层数显示与改变,螺距显示与改变,用探测器排数显示与改变,扫描速度显示与改变,层厚度显示与改变,机架角度显示与改变,改变KV、MA、S、FOV等参数调整,系统会象真实CT 机器一样在图像显示区实现扫描图像一幅紧接一幅动态显现的整个过程,同时扫描模拟进度条一直前行直到图像扫描完成,扫描出的图像必须与扫描方案一致。增强扫描 必须显示增强CT图像。排版各种方案、单、多幅、图像定位线显示、快捷摄影,拍片、窗宽、窗位、骨窗、脑窗、纵膈窗、图像处理、发送、肺窗、可增加老师指导综合性图像处理(DR、CT、MR)教学、训练、练习工作站软件。 9.可进行病人信息数据管理。人机考试系统可以打出分数、回顾性对错。系统技能比赛打出分数、编号、对错分析等。具有指向性考题与增加考试卷和升级功能。 10.图像处理功能:包含多幅显示、局部放大、任意旋转、正负像、显示定位像中的扫描线等。 11.图像测量功能:包含长度、曲线、间隙、面积和CT值测量等方式。 12.三维重建功能:包含体积重建(VR)、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 (MPR)等处理功能。 13.标准诊断报告系统模块:私人报告模板与公共报告模板,满足图文报告的需求。可以连接PACS远程诊断。 14.胶片打印模块,多种胶片窗分格,单、多幅或者一键成像等与激光胶片打印机相连后可打印胶片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8
ZL-DR DR仿真虚拟
实验
系统
简单介绍: DR仿真虚拟实验系统应用主流的DR设备和操作系统界面可完成理论知识、模拟视频、仿真操作流程、人机考试模拟仿真整个DR系统的工作流程,对学生的规范化实训与教学工作。DR仿真虚拟实验系统模拟DR教学系统设备按照医院DR室布局标准建设。DR仿真虚拟实验系统后台可以添加需要的任意资料 详情介绍: 一、应用主流的DR设备和操作系统界面可完成理论知识、模拟视频、仿真操作流程、人机考试模拟仿真整个DR系统的工作流程,对学生的规范化实训与教学工作。模拟DR教学系统设备按照医院DR室布局标准建设。 二、DR硬件主要构成 1.悬吊机械装置 2. 移动式摄影床 3. 立式胸片架 4. X线球管模体 5. 高压发生器模体 6. 限束器 三、硬件主要技术参数 1. 悬吊机械装置 1.1机械结构:悬吊式X线球管支架,天轨吊件须为“井字型”双轨式结构。 1.1.1纵向方向≥2100mm,横向方向≥1800mm,垂直运动≥1450mm 1.1.2球管绕垂直轴旋转:≥±180°,绕水平轴旋转:≥±90° 1.1.3球管机头配有大尺寸彩色液晶触摸屏 1.1.4球管机头触摸屏可实时显示球管旋转角度、SID和FID等机械运动参数,具备平床位和胸片位快速一键切换、到位按钮;此液晶触摸屏上可调节曝光参数调节(kV、mA、ms),选择患者体型,曝光模式选择(包含AEC、Time、Kv、 mAs),球管大小焦点选择悬吊架胸片位至卧位转换:总线架构控制一键模式(可以完全切换全手动控制双模式) 1.1.5具有照射野自动跟踪系统,电动升降胸片架定位时,球管及悬吊结构能自动保证照射野中心与探测器中心同步对中心线,采集板运动跟踪模式:程序控制自动跟踪/一键定位 2. 移动式摄影床 2.1.移动式摄影床,配有万向轮,可自由移动,带刹车装置 2.1.1床面尺寸:2000mm×700mm 2.1.2床体承重:≥150KG 3. 立式胸片架 3.1平板buky垂直运动范围:≥中心距地650mm~1650mm 3.1.1平板buky旋转范围:≥-30°~90°同步探测器立柱高度≥2100mm 3.1.2电动控制 4.X线球管模体 4.1与真实球管管套外形一致 5.高压发生器模体 5.1外观类同于真实高压发生器,配有真机用真实高压发生器控制台及曝光手闸,并可以进行KV/mA/s、AEC、mAs,球管大小焦点等的调节显示以及模拟曝光。 5.1.1摄影kV调节范围:40kV~150kV连续可调 5.1.2摄影mA调节范围:10mA~800mA连续可调 5.1.3摄影时间0.005-8.0s 5.1.4电流时间积1-800mAs 6.限束器 6.1真机用限束器 6.1.1光野连续可调节 7.DR软件部分: 7.1.1控制软件包含:基础知识系统、视频演示系统、实训系统和人机考试系统四个模块 7.1.2演示系统包含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整个检查流程及对应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按照《影像检查技术》教科书编写演示 7.1.3实训系统必须具备普通登记检查模式和急诊免登记检查模式包含“查询”、“刷新”、““删除” 7.1.4普通登记检查模式下患者信息登记内容必须包含ID、姓名、性别、年龄及摄影体位,点击子菜单“接待被检者”、“体位设置”、“控制台操作”、“送离被检者”、等可以观看实际病人检查操作的视频。 7.1.5摄影体位选择,必须包含文字选择和人体形象化图形选择两种方式,并包含至少80个体位 7.1.6进入检查界面后模拟曝光前必须显示所拍摄体位对应的摆位指示引导图和体位临床解剖图;并且可以显示所拍摄部位的摄影目的、摄影体位摆位标准、中心线对正标准、影像显示效果标准等,按照《影像检查技术》教科书编写操作 7.1.7进入检查界面后模拟曝光前必须显示摄影参数调节模块,支持AEC、mAs、TIME三种调节方式,具备曝光状态指示。 7.1.8检查界面具有预备和曝光按钮,点击后可模拟出现相对应体位预存图像图像分为三个模块,左边为采集的病人信息的采集,中间为显示病人图像模块,右边为病人信息模块选择病人信息采集模块按钮,会出现信息采集的参数设置,通过 按钮可以实现参数的加减。点击“图像显示”模块的“回放”按钮,显示界面包含两部分,“图像回放”,“图像显示”。 7.1.9出现图像后可对图像进行窗宽窗位调整、L/R左右标注、放大缩小、放大镜、±90°旋转、镜像翻转、漫游等处理功能如是用于测量人体部位的距离、角度测量、图像排版打印功能综合性图像处理(DR、CT、MR)教学、训练、练习,可增加老师指导综合性图像处理(DR、CT、MR)教学、训练、练习工作站 7.1.10对图像处理后具有接受和拒绝功能,接受后检查界面出现该病人所拍体位图像缩略图,拒**可重新进行曝光拍摄 7.1.11对已经建立的病人信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编辑、删除、查询等操作,可以显示病人是否已检查状态 7.1.12人机考试系统,包含五套考试题卷可以打分知道正确答案以及升级 7.1.13人机考试系统学生答题时有时间限制,可以对已做过的题目进行标记,可以选择任意一道题目进行做答 7.1.14人机考试系统题目答完后可以显示学生成绩和排行榜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8
机械混沌
实验
仪 COC-JXHD
实验内容 1、线性扭摆的自由振荡—摆轮振幅与系统固有周期 T0 的对应值的测量; 2、线性扭摆阻尼系数 β 的测定; 3、平衡状态时,非线性扭摆偏转角度的测量与调节; 4、观察非线性扭摆的多态共存现象; 5、观察非线性扭摆的混沌运动状态:单吸引子和双吸引子状态; 6、调节驱动频率,观察系统通过倍周期分岔走向混沌的过程; 7、测量非线性扭摆的幅度特性曲线。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热电综合
实验
仪 COC-RD
实验内容 1、掌握热电效应理论背景知识,Seebeck 效应、 Peltier 效应、Thomson 效应; 2、热电实验参数测量及温差发电演示实验; 3、Peltier 效应及制冷效率测量实验; 4、不同金属材料 Seebeck 系数实验。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GJ-GN-I扭转
实验
台
杆件材质可为钢、铜、铸铁等材质,样件两端制成扁形,一端连接扭矩传感器,一端连接减速机,输出端连接旋转变压器,通过手轮使减速机旋转,记录下转角和扭矩,并生成曲线,可分析不同材料样件转矩与转角的关系,并可给出扭矩强度。 技术参数如下: ①试样件规格:直径6mm、长度100mm; ②扭矩传感器量程:100Nm; ③增量式旋转编码器;E6B2-CWZ6C 2000P/R ④减速机;RV050,速比50 ⑤计算机:显示屏22寸,主机内存8G,硬盘240G; ⑥外廓尺寸;设备尺寸550㎜x 300㎜ x 350㎜,桌案尺寸1200㎜x 600㎜ x 800㎜; ⑦重量:设备重量50kg,桌案重量70kg; ⑧带桌案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供配电
实验
研究共享智能数字云平台
智能供配电实验研究共享数字云平台(简称研究平台)由供电系统智能故障模拟系统、高低压智能供电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云控制系统、客户端等子系统组成。实验者授权后,开展线上+线下供配电系统的操作实训、系统实验;研究者授权后开展线上“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赋能供配电行业经济数字化。 一、系统功能 研究平台提供供电一次系统故障源,如过电流、过欠电压、三相不平衡等故障种类。提供供电二次系统运行信息,包括微机继电保护输出信息和开关柜体运行信息。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电能、绝缘电阻、温度、湿度等模拟量;断路器分闸、断路器合闸、手车工作位、手车实验位、接地刀合位、储能位等开关量;短路、过流、过负荷、过压、欠压、漏电、绝缘监视、照明、闭锁等保护信息;开关的分闸、合闸、复归、试验、温湿度等控制信息。事件和故障的数据等事件记录信息。 研究平台具有人机会话、数据显示、记录查询、参数修改、控制操作等功能,设有就地操作、上位机操作、客户端云操作等操作方式,提供数据库、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云组态等功能,使分布式用户分享系统数据资源与控制资源。 二、系统特征 研究平台集供配电系统的能量流与信息流有机融合。以实验装置为中心,辐射分布式、远程众多客户端,共同分享实验平台资源。提供了一个从构思、设计、实施、验证、评价等全方位线上+线下研究场景。服务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研究生、科研人员的项目研究。 (1)、平台集成度高、安全可靠。平台硬件装备包括供电系统智能故障模拟装置与智能测试装置,智能高压进线与出线开关柜,智能低压进线与出线开关柜,组成一个有机体系。系统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高压开关主回路为交流380V,总功率小于10KW,安全保护性高。 (2)、搭建共享智能数字研究空间。研究者在客户端自定义供电系统一次运行工况后,获取相应的二次信息,共同分享数据资源。基于数据挖掘、机器自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设计软件算法,研究供配电的运行趋势研判、故障诊断和预测、运行预警等的控制方案,提升供配电系统自主识别能力,提升供配电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 (3)、营造分布式融合教学研究空间。在不同地域的实验室、单位、高校,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同时,研究平台吸纳异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优质硬件资源。基础资源一边建设、一边分享,合作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融合,实现滚动式发展。 三、实验与研究内容 1、高低压供配电实训操作系统。完成低压供配电与高压供配电等系统操作;高压开关柜机械联动与低压开关柜闭锁联动等系统原理实训;高压继电保护与低压继电保护等系统参数整定实训;高压一次系统与低压一次系统故障模拟等实训操作。 2、研制供电+控制设备一体化无人值守系统,远程监控现场装备的运行状况、系统操作、以及运行管理。适用于油田、沙漠等野外无人值守场所,可用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监控与操作。 3、研制无人值守变电站,用手机可以监视设备运行工况、操作设备运行。 4、研制分布式变电站集群化管理系统。实现社区、企业变电站分布式管理与远程自动化监控有机融合,能够跨区域集群化监控,完成众多变电站的运行监控、故障预判、检修预警、故障排查、远程急停电、远程送电、运行电费监管等业务。 5、研制供配电损耗分析系统。分析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有效诊断窃电、摊派电损、电价估算等。 6、研制供配电虚拟仿真系统。研究高压开关、变压器、电缆运行、继电保护、倒闸操作等虚拟仿真系统。 7、研制供用电协调控制系统。研究风光互补控制、用电协调控制系统、光伏发电+负载协调控制系统、风力发电+负载协调控制系统等协调控制系统。 8、研制设备远程控制系统。如农业灌溉、供排水、抽油机、景观灯等远程控制系统。 四、适用对象 1、实验教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机械设计专业等本科专业。 2、实训与培训:电气控制技术人员、供配电技术人员、供配电运行人员等。 3、软件系统开发:自动控制系统软件、供配电系统软件。 4、算法验证:自动控制系统算法,供配电调度系统、协调控制系统算法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5-10
侧向位移式多功能模型槽
实验
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向位移式多功能模型槽实验系统,该模型槽实验系统包括有模型槽部分、实验加载部分、量测部分,模型槽部分与实验加载部分通过螺栓连接,量测部分通过螺钉固定在模型槽部分上。本发明的效果是该实验系统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多种试验。调整活动挡板墙的姿态可做各种位移模式的相关实验;限制活动挡墙位置,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模型槽实验;去掉活动挡板可实现无侧限情况下的相关实验;将活动挡板墙替换成破口材质的板材则模拟隧道开挖相关实验;将活动挡板墙固定可做各种桩基地基实验;配上降雨设备即可模拟有关降雨的相关问题;外表量测系统直观的看到实验效果,反力架的反力平衡使得实验系统具有更好的独立性,降低了实验的实施难度。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平-立组合加载相似模拟
实验
架
本项成果是在底支撑架的左端设左安装架、右端设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顶端设上安装架,左安装架、右安装架、上安装架上前后方向加工有孔,槽钢的一段设在左安装架上、另一段设在右安装架上,在上安装架上设上加压装置、左安装架上设左加压装置、右安装架上设右加压装置。本发明采用单体实验架组装技术方案,一个单体实验架可进行平面试模加载实验,两个以上的单体实验架可进行立体试模加载实验,单体实验架上设置了加压装置。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对10μeV量级能带变化的
实验
观测
多体量子系统在强相互作用下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规律。当粒子间库伦势能远大于系统的其他能量时,我们无法再以微扰方式理解粒子间的互动。在特定条件下,多体系统通过粒子间的相互关联将材料能带结构的微小变化放大,从而产生实验可观测的宏观变化。 半导体异质结中的二维自由载流子是研究多体现象的极佳载体。该体系具有极低的晶格缺陷,使得0.1mm的宏观范围内的电子具有可观测的量子相干性。在强磁场环境中,粒子的动能被压缩到具有大量简并的分立朗道能级中。这时该系统的哈密顿算符中仅仅包含了粒子间的库伦相互作用。多体问题的复杂性瞬间呈现在我们眼前:具有相同哈密顿算符的自由电子系统可以自发地呈现出气态、不同固态、不同液态、甚至激子态。 应力应变是调控材料特性的常用方法。压力可以改变材料的晶格常数,从而改变材料的禁带宽度、改变载流子的有效质量、调节导带底在波矢空间的位置或者电子在不同能谷的分布。当前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实验能够分辨meV的能带结构,而基于多体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能够达到0.1eV的精度。受限于分辨率,静液压对材料能带的精细作用并不为我们所了解。静液压改变了材料的晶格常数,但是并不改变材料的空间对称性、自旋属性、或者角动量属性,因而对物态调控有独特的价值。 2015年,普渡大学的Csathy教授的实验组首次报道了稀释制冷温区的静液压输运测量(Nature Physics 12, 191)。这一实验发现各向同性的静液压会引起GaAs/AlGaAs中的二维电子系统发生各向同性的分数量子霍尔态到各向异性的电荷密度波的相变。我们参考他的实验技术路线,成功实现了电子温度小于40 mK、压力最高20 kbar的极低温静液压测量环境。相比金刚石对顶砧技术,静液压技术尽管能获得的压力低,但是适用于大体积的样品,也便于开展极低温下的输运测量。 利用这一技术,量子中心研究生黄可研究了静液压下的GaAs/AlGaAs异质结二维空穴系统。实验观测到,在各向同性的静液压诱导下,朗道能级填充系数3/2附近的分数量子霍尔态出现了自旋相变。通过对相变规律的分析,作者发现两个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分裂的朗道能级在高压作用下发生简并,所以空穴具有不同自旋量子数的子能带在静液压作用下发生了相应的微弱变化。该工作利用多体量子态相变研究静液压作用下材料物性发生的10μeV量级的微小变化,高于其他已有的实验探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北京大学
2021-04-11
在强激光场下原子隧道电离的
实验
利用等强度的偏振正交的双色飞秒光场(800nm + 400nm),深入研究遂穿电子干涉的干涉动力学,提出了利用新型的“时空电子干涉仪”,探测电子在遂穿过程中获得势垒下相位,揭示电子隧穿的动力学信息。该工作利用先进的冷靶反冲离子电子动量成像谱仪(所谓COLTRIMS),清晰地测量了正交双色光场下的光子周期内干涉图案。通过与理论模拟的对比 [强场近似(SFA),库仑修正的强场近似(CCSFA)和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TDSE)],揭示出了光电子势垒下相位的对干涉图案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势垒下相位蕴藏着的电子隧穿动力学信息,对光电子干涉和光电子全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111
112
113
...
153
1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