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地理图课云教学平台
精彩可视, 促培地理思维!    中教启星地理图课云教学平台包含学科精品资源库、学科特色工具、简单炫酷的授课工具和简洁的备课云平台。    平台自带的学科精品资源库包含课程资源、交互地图资源和底图图层、动画图层资源和其它多媒体资源四种资源形态,其中,仅交互地图资源的资源量已达1400 余幅,动画图层资源量达到2100 余幅。    教师使用系统提供的地图和课程直接上课,可以修改或取部分形成自身课程上课,可以利用资源和工具,高度自制满足个人教学需求的地图和课程上课,或者教师提出定制需求,提供定制资源服务。    平台可以实现教师通过常态化普通班班通设备,开展精彩炫酷地理课教学。教师运用地理图课云教学平台,通过图表、图像等,把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概括、抽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师生将抽象的问题、概念直接与现象对应,直观解决学科难点、重点,并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中教启星地理图课云教学平台已覆盖初高中课标涉及的所有内容。 学科精品资源库 学科特色工具 简单炫酷的授课工具 简介的备课云平台 怎么用地理图课云平台?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能课堂教学智慧纸笔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对教师:纸笔围绕课堂教学场景,智能批改,增效减负,双向互动,提升学生动能和效能。 智慧纸笔平台以个人电子终端为载体的智慧课堂,开启名校联盟资源共享模式,贯穿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支持各种高效学习方式和师生平等互动。 具有区域视图、学校视图、班级视图、学生视图,从多维度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 1. 传统纸笔书写,保护视力 3. 作业自动批改,减负增效 5. 精准资源推荐、提分提质 对于学生——学习问题诊断更精准;AI辅导更具个性化;伴随式成长数据驱动智能适应学习。 对于家长——指导孩子更科学;辅导孩子更有方向。 对于教师——减轻作业批改负担;教学效果反馈更即时;教学调整更有依据。 对于学校——教育进步可视化;更科学的管理;更明确的教育质量提升方向。 对于教育系统——区域教育质量检测更专业。 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南翔一路62号3楼宏途教育 电话:176-8839-3738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智云枢”智慧教学云平台
“智云枢”智慧教学云平台是根据院校需求的理解,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出一系列适合院校人才培养的平台和产品,对于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人才培养效率,改善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大价值。 “智云枢”智慧教学云平台是将商业项目和企业项目的运行环境,研发为适用于教学、实验、实训等教学活动,涉及课程资源、案例资源、企业运行环境和实验室资源等。通过教材中心子系统、课程中心子系统、课堂中心子系统和教学服务中心子系统,实现企业教学资源、企业真实环境和项目团队服务的可持续交付,并为高校提供教材管理、在线备课、在线课堂、在线作业、在线学习、在线实验、在线实训系统等七大子系统以解决教学、课后作业、课后学习、实验、课设、实训等关键教学环节,补充实训中的真实企业环境,提供创新创业引导。
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01
浙科教学资源库平台
浙科教学资源库平台 一.软件简介教学资源库平台分为前台学生用户和后台管理员、教师用户。后台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管资源数据的更新,由具有相应权限的管理用户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前台学生用户进入所属专业课程学习,检索、下载、预览、上传作业、在线考试、在线提问、交流等操作。二.软件优势1.集成平台,高扩展与重用能力应用平台采用B/S三层架构,结合网络视频应用等技术,将在线教学业务应用、运营管理、信息存储与交换、数据采集进行了综合归一化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在线教学活动体系,在平台中按SOA理念集成了包括以在线学习为目的的远程学习服务、互动教学为目的的互动教学答疑服务,使得平台具备高扩展和重用性,将来更可以方便的接纳更便捷的教学服务。2.具有资源的异步上传及超大附件上传能力使用建立虚假声明的方式实现大文件上传,将大文件缓存到一个临时区域,可以实现断点续传,不用再等待ASP NET进程将整个文件缓存倒磁盘上。在多窗口下支持资源的异步上传,不需要在页面等待表单提交。3.视频格式自动转换能力系统将上传的视频文件自动压缩转换成FLASH PLAYER可以播放的FLV格式文件,并保存自动截取关键帧图片文件。FLV视频文件体积轻巧,加载速度快,封装播放简单,可以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无需安装额外视频插件。4.实现各种文档格式在线预览服务器端可将PPT、WORD、TEXT、EXCEL、PDF等格式的资源文件直接生成好一个完整的SWF格式的FLASH文件展示出来,供学习者在线阅读浏览,并可下载原文件。5.数据统计与分析能力系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通过平台应用、教师评估、学生评估三个层次进行统计评价分析,采用直观的统计图表展示平台应用效果。6.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搭建了便捷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基于资源库的自主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其他学习者和老师及时有效的帮助,问题和解答对外公开,使资源成果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同时还可以建立学术讨论群,交流、分享个人学习心得体会。7.开放式资源扩充通道所有教师利用网络可随时随地的上传优秀的数字化媒体素材、知识点素材以及示范性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无限扩充资源库教学素材。教师用户能够自主上传、下载和管理自己的资源,使学校教育资源建设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三.软件功能1.教学资源以章节为学习单元管理开发配置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动画、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程,理解知识,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资源关联对课程章节与素材资源库关联;参考资料可以章为分类添加课程章节参考资料。2.网络教室网络教室支持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按教学进度安排网络教室课程内容,学生用户进入网络教室自主学习、疑难解答、互动交流。3.实训练习课程实训任务教学平台提供专业相关实训系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模拟专业相关业务流程,缩短学生就业后的业务适应过程。开发、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和实训项结合。4.试题库以学习单元为单位开发配套的测试习题,帮助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进行学习测试和评价。5.考试管理考试系统将传统的考试和先进的网络模式相结合,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检验学习效果。系统提供大量的课程相关试题,教师维护试题库、试卷库,学生参加考试,并且系统具有自动批阅、统计的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6.案例分析以学习单元为单位汇总、整理配套的企业案例,帮助学习者观摩企业生产实际工作,积累实战经验。7.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是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评价,根据反馈信息,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8.拓展功能库开发一些有助于提升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帮助开阔视野。专业拓展功能库包括扩展知识库、视频库、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认证、校企合作服务和就业服务六个部分。四.软件特点1.符合国家、国际规范基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符合QTI、SCORM规范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CD1.0),实现资源的互通互导。2.专题展示以专业为中心建设资源库,并以专业专题、专业门户展示资源。3.多级存储多级存储,实现资源分布式存储、检索信息集中统一管理。4.多维导航多维度资源导航方式、快速检索资源。5.批量管理资源批量后台管理,实现已有资源的快速归档入库。6.数据交互通过符合规范的XML,在不同类型的资源库之间重构、交换资源数据。7.智能管理智能化的资源管理,自动完成资源属性抽取,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浙江航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1-12-16
物联网基础创新教学平台
面向物联网、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教学。包含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的完整教学实验体系,可应用于相关课程的原理展示、动手实验及综合实训。
新大陆教育 2022-06-23
KINGOSOFT高校教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青果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2022-08-02
教学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
教学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作为专为高校教研开发的数据挖掘分析应用系统,致力于通过对学校教学中的数据的科学采集、存储,智能建模、分析,辅助学院管理员及时把控教学进度,让教师科学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精准认知自我。
安徽爱学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4
电梯控制仿真实验平台
一种电梯控制仿真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平台和配重块;所述实验平台上设置交错的凹槽,配重块下端面设置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半圆形凹槽。通过在实验平台上设置交错的凹槽,配重块利用滚球在凹槽中滑动,解决了配重块在实验平台上移动不便的问题,利用凹槽和滚球可以方便的对实验平台各位置进行受重仿真实验;进一步在实验平台上端面设置安装孔,水平仪固定在所述安装孔中,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平台倾斜状况。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芯片功率器件测试实验平台
       芯片功率器件测试平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引领参与高校专业建设,以信息化引领构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培养集成电路硬件测试人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贴近现实的产业环境,支撑集成电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训,且能进行项目开发和师资培训。
安徽青软晶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6
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
“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是北京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研制出的一种用于各层次机电专业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实验设备。设备造价相当于国外同类设备的1/3~1/2。该实验设备为一台模拟的自动生产线,集机械、气动、PLC控制、交流调速和传感器等技术为一体,是一台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系统概述 设备设四个加工工位,工件为35×35×8mm的方形铝件,料库中可存放15个工件。自动循环过程是: 卸料阻挡定位块升起;2.机械手爪抓取已加工工件、提升、旋转至卸料位,松开工件,工件由坡形滑道滑入工件箱内;3.卸料阻挡定位块下降;4.机械手爪转至取料位、下降、抓取工件、上升并旋转至工作台的上料位、下降、放入待加工工件;5.刀具旋转、快进;6.刀具工进;7.刀具延时停留;8.刀具快退、停转;9.旋转工作台定位销松开;10.工作台旋转90°;11.工作台定位销定位锁紧;12.推料缸送出一个工件至取料位。 除刀具旋转和工作台旋转两个运动外,其余动作均由气缸驱动,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通过编制难易不同的软件,即可做不同实验内容的实验。 本体装置占地750×600mm,高700mm,重量约50Kg,可以放置在一个1500×700mm的普通写字台面上,其余空间可放置一台用于编程的计算机。 机械系统 机械系统分为四个主要部件: 1.刀具进给部件:刀具旋转由一台220V、6W的交流电机驱动。转轴前端装有钻夹头,安装一把钻头做为刀具。刀具主轴由一个导杆气缸带动完成进给运动。导杆气缸上装有三个磁性开关,检测原位、快工进转换位及延时停留位。 2.工作台部件:工作台面上设有四个工位,其中一个为上下料位,与之成180°的工位是加工位,另外两个工位可增设其他加工刀具。工作台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电机驱动型,采用一台220V、6W的交流电机,通过i=50的减速器带动台面旋转,该电机有调速系统,调整范围是0~350转/分;另一种形式为气缸驱动型,气缸推动装有链条的推板运动,链传动带动工作台旋转。工作台由定位气缸实现工作台的定位夹紧。气缸上装有两个磁性开关,检测定位和松开两个位置。台面下端还装有三个传感器,一个接近开关检测台面的90°换位,另两个光电开关检测上下料位和加工位的工件有无。 3.运料机械手部件:该机械手属四自由度机器人。旋转气缸使大臂可在上料位、卸料位和取料位三个位置间旋转、停留。因此,旋转气缸上分别装有三个检测开关,升降气缸使机械手升降,实现提起和放下工件的动作,并有两个开关检测;机械手爪采用指形气缸并装有相应夹爪,实现夹紧和松开工件的运动,也由两个开关检测。为使大臂在卸料处停转,还设置了卸料阻挡气缸。当需要卸料时,则挡块升起,档住大臂;落下时,可允许大臂转至料库的取料位。因此,这两个动作位置也由两个磁性开关检测。 4.料库:料库可存放15个工件。出料时,推料气缸通过推杆将最下一层的工件推出,沿着出料导槽送到取料位,挡块使工件准确定位。当推杆在气缸牵引下缩回后,料库中的工件下降一层,以备下次推料。除推料气缸装有两个位置检测开关外,在料库的存料位置和取料位置分别装了两个接近开关,以检测料库和取料位处是否有料。 气动控制系统 气动控制元件均选用日本SMC的产品,并在设计中尽可能多的选择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气缸。主要有导杆气缸、普通气缸、旋转气缸、薄形气缸和手指缸。意图是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气缸,以及气动元件的选择与机械设计间的密切关系。控制阀使用汇流板安装,选择了两位五通电磁阀、三位五通电磁阀和两位三通电磁阀。气源选用普通的空气压缩机,经三联件向系统供给压力空气。各气缸的调速元件选用机构紧凑、安装方便的软管快插式管接头型单向节流阀。管路均使用软管连接,接头为快插式管接头,这样便于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动手配管,多次插拔管路。 电气控制系统 电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可编程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7系列224型产品,并配两块8入和一块16入/16出扩展模块。PLC由专用电源供电。整个系统共有41个输入点及18个输出点。用实验台上的个人电脑编出梯形图程序,由传输线将程序送入PLC中。传感器均选用日本OMRON产品. 保护开关、调速盒、端子排以及全部电气元件均安装在与实验台面垂直的立板上,所有的元件面向操作者开放,以便学生一目了然地学习电气控制原理和动手接线配线。 操作箱装在实验台面的前端,共装有显示灯及开关16个。即总开关、电源显示、手自动选择、报警显示、复位、钻头升降、定位伸缩、手指松夹、出料、转台旋转、手指升降、手指旋转、手指阻挡、钻头旋转、启动和急停按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98 29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