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室内环境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光照传感器、室外光照传感器、窗帘控制电机、室外空气检测器、室内CO2浓度检测器、室内空气净化器、窗户控制电机以及单片机;空调控制器、灯光控制器、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光照传感器、室外光照传感器、窗帘控制电机、室外空气检测器、室内CO2浓度检测器、室内空气净化器、窗户控制电机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环境调节系统改进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电器一对一的手动控制模式,通过设置检测不同的环境数据,用单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基于蓝牙技术的室内定位阵列天线
该成果为一款工作于蓝牙频段的分米级高精度坚固型的室内定位天线,在设计中结合了低功耗、低成本的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方便大规模应用;借助稀疏贝叶斯学习(P-FCSBL) 算法,大范围、高精度的系统定位得以实现。目前已完成原理样机的验证,满足智慧工业、智慧医疗 / 智慧商业等不同的行业应用。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精准定位。 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2.45GHz (2)工作带宽:250MHz (3)定位精度:≤ 10cm (4)识别距离:≥ 5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2-01
大华55寸室内壁挂智能云信息终端
类别 参数 参数值 操作系统 Android4.4 CPU 四核 ,1.5GHz 内存RAM 1GB 存储容量 8GB 内置音响 2*2W 解码能力 支持4路1080P或1路4K 网络 支持有线、无线、WiFi热点 液晶面板尺寸 55 背光源 LED 显示比例 16:9 分辨率 1920*1080 亮度 350cd/m2 响应时间(ms) 9ms 对比度 1200:1 电源 AC100~240V 50Hz/60Hz 满载功耗 130W 待机功耗 0.3W 外形尺寸(mm) 1243.0×720.0×82.0 包装尺寸(mm) 1355*824*175 整机重量 17kg 机身材料 塑壳,RoHS+防火等级(UL94-HB75级) 安装方式 壁挂式 显示方式 支持横竖屏切换 工作温度 5℃~40℃ 工作湿度 10%~85% 其他外部接口 RJ45×1、USB2.0×2、RS232×1、SD卡插槽×1、WIFI×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幼儿园室内外墙体彩绘
产品详细介绍 “艺空间”将本着一惯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服务。为您提供精心的设计、细心的绘画,贴心的服务。  艺空间壁画——为您诠释美丽个性家  服务范围­  一、手绘墙画 1、家庭手绘墙壁画(电视背景墙、沙发背景墙、客厅、卧室、儿童房间、餐厅、 走廊、阳台、家具画等手绘壁画) 2、现代家庭装饰画(无框画、有框画)的定制和销售,绘画形式多样。二、墙体彩喷画3、室外大型墙壁(幼儿园墙体彩绘喷绘、户外文化墙宣传画、工装壁画、广场壁画等)4、公共场所壁画,商业壁画(大型酒店、博物馆、溜冰场、网吧、公司、会所、KTV、酒吧、宾馆、酒店大堂壁画、大堂天顶、会议厅、主题餐厅壁画、特色包房壁画、广场主题壁画等)联系人:武先生联系电话:15962223129   QQ:645933268   网站:www.ykjart.com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ikongjian8888   邮箱:yikongjian58@163.com
苏州艺空间壁画设计有限公司 2021-08-23
优诺迪室内标版朗读亭 校园专供
产品详细介绍优诺迪朗读亭是集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朗读设备,满足了日常人们朗读的精神追求。可以设置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高校, 中小学, 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走进朗读亭稍作暂停, 诵读经典名篇或者自己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 产品详细介绍:爱上朗读, 从走进优诺迪朗读亭开始!全国招商热线:  13152005392(微信同号) 景女士优诺迪朗读亭, 专注朗读!  我们更专业!一, 朗读亭是什么?优诺迪朗读亭是集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朗读设备,满足了日常人们朗读的精神追求。1, 可以设置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机场、公园景点等, 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走进朗读亭稍作暂停,引导人们参与到阅读中, 使书籍和读者搭建起心灵共鸣的桥梁.2, 可以设置在高校、中小学, 让同学们可在课余时间走进朗读亭,诵读经典名篇或者自己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和朗读演讲能力.二, 品牌优势:优诺迪朗读亭均选用专业级设备,为朗读者带来极致的朗读体验。1. 专业级录音电容麦克风;2. 专业级录音监听耳机;3. 高清触控屏+10mm隔音玻璃;4. 室内室外多款朗读亭供用户选择; 三、海量资源:优诺迪朗读亭拥有海量朗读资源以及丰富的背景音乐可选,也可自带书本文稿进行自由朗读。  1, 目前朗读亭内置可供朗读的素材栏目包括唐诗宋词、诗歌散文, 亲子儿童、经典文学选段、外语名篇、节日主题, 段子合集, 名家朗读鉴赏音频及视频 总计20000+篇. 2,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单位的使用需求,  预留有自定义模块,  各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自定义自建栏目主题如 教师节主题, 毕业季主题, 感恩节主题, 以及添加相应的素材到朗读亭. 3, 设定有推荐栏目,  用户单位可自行推荐适合自身单位的文章素材到朗读机.  四, 优诺迪朗读亭软件功能简介1, 朗读亭支持微信扫码进入朗读界面, 也支持刷卡进入界面, 专为校园等无手机场所定制, 与读者校园一卡通等绑定;2, 内置资源搜索: 支持关键字搜索作文, 搜索作者;3, 支持自由朗读, 读者可自带纸质,电子书等朗读素材进行朗读录音;4, 支持背景音乐选择; 开始朗读后, 自动录音, 朗读声音与背景音乐自动合成;5, 朗读时, 上屏显示文章内容, 下屏可操作调节麦克风和耳机音量, 以及上屏字幕滚动速度;6, 朗读完毕后自动打分, 读者可以试听, 保存/发布作品, 作品可同步发送到扫码登录的手机微信端.7, 朗读作品库管理: 支持微信端和后台管理, 提供朗读作品储存, 试听, 分享, 下载等.更多详情请来电咨询全国招商热线:  13152005392 (微信同号) 景女士公司: 西安优诺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唐延路一号旺座国际城E座31层办公电话: 029-8938 8771 / 8938 8772
西安优诺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研究对我国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提出的建议对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超大抗污染过滤膜水净化技术
成果内容:在6项国家级项目连续支持下,创建了在多种过滤膜表面构建仿细胞膜抗污染涂层的共性技术方法。获得了多种抗污染性能优异的水净化膜,建立了自清洁油水过滤分离装置及工艺技术。抗污染不锈钢网膜滤水通量10000-60000 L/m2h,除油率99%;抗污染超大尼龙网膜处理湖泊藻类污染的除藻率可高达95%,水体透明度及处理效率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3-5倍和100倍。抗污染膜构建技术及主要应用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成熟度:已进入中试产品阶段,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 产业化应用市场需求: (1)湖泊及水源水中藻类和其它悬浮污染物高效滤除; (2)游泳池水高效、快速过滤净化; (3)巨量含油污水自清洁过滤净化处理; (4)原油开采液抗污染油水过滤分离; (5)水面浮油快速、高效收集; (6)生活污水高效过滤处理。 有关奖项:2017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1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110203771.7 利用RAFT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510013872.6 含磷酰胆碱和聚乙二醇的功能聚合物及其抗污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120275.8 功能型仿细胞外层膜立体结构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810353089.8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超亲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203.3 一种滤纸改性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188.2 一种亲水/疏油型油水分离不锈钢网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910027531.2 一种仿生聚合物及制作耐久性双仿生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720628315X 一种滤水型油水分离器 授权 独占
西北大学 2021-05-11
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
2020年3月19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何春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定量评估和揭示了中国空气污染防控政策成效,指出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该论文题为“中国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以减少PM2.5污染导致的人口死亡(Stronger policy requir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deaths from PM2.5 pollution in China)”。 PM2.5污染是指直径小于2.5μm的细颗粒物散布在空气中,进而影响人类福祉与健康的现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3.9明确指出,到2030年,需要实质性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人数。根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最新的测算结果,中国每年有近一百万人死于PM2.5污染。为了控制空气污染及其负面影响,国务院于2013年施行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计划到2017年将城市中的PM2.5浓度降低10-25%。该计划的整体投入约1.7万亿人民币(约合2700亿美元),覆盖了中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横跨能源、工业、交通、法律和法规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布该计划设定的PM2.5浓度控制目标顺利达成。然而,“大气十条”相关的PM2.5污染防控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评价“大气十条”健康效益的难点在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受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目前已有研究往往使用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13-2017年的变化量来近似表示“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也有研究通过假设其它因素不变来量化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都很难区分各个因素的相对贡献,部分结果甚至相互矛盾。施行“大气十条”究竟产生了多少健康效益依然缺乏定论。 为此,该研究结合长期的PM2.5监测数据和最新的流行病学模型,对比了实施“大气十条”前后(2000-2013和2013-2017)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的变化趋势。同时使用解构的思路量化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因素对于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趋势的影响,全面揭示了“大气十条”通过减缓PM2.5污染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2000-2017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从2000年的71.4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97.1万人,增加了36.1%,年均增长率为1.8%。“大气十条”实施以后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呈现增加趋势,但是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以后有所下降。2000-2013年,中国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新增了22.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1%。而在2013-2017年,中国PM2.5污染致死人数增加了3.6万人,其年均增长率为1.0%,明显低于实施“大气十条”之前的水平。进一步的解构分析表明,由于实施“大气十条”后PM2.5浓度降低,2017年的PM2.5污染致死人数比2013年减少了6.4万人。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探索了2030年PM2.5污染致死人数在两种不同的PM2.5控制政策情景(趋势情景和强力政策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研究假设趋势情景中,中国会延续现有的空气质量控制力度,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逐渐降低到35μg/m3(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强力政策情境中,中国会采取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人口加权的PM2.5浓度会在2030年大幅度降低至10μg/m3(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人口和年龄结构按照现有趋势发展,而疾病死亡率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降低。该研究的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95.3万人,仅比2017年降低了2%。而在强力政策情景中,PM2.5污染致死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55.0万人,比2017年降低了40%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延续当前政策趋势,虽然PM2.5浓度依然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老龄化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M2.5污染致死人数依然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9所提到的“实质性”降低的目标。中国依然需要在未来实施更强有力的空气质量控制政策,才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PM2.5污染致死人数“实质性”地下降(图2)。 该研究的主要贡献是通过解构分析全面认识了PM2.5浓度、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疾病死亡率等多个因素对PM2.5污染致死人数变化的影响,进而准确地估算了施行“大气十条”所带来的健康效益。同时,该研究还综合考虑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对未来PM2.5污染致死人数进行了预测,为中国制定未来的环境政策,实现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工程治理
利用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和高 效利用,工矿污染区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生态阻断,降低和消除重金属的环 境毒害效应。我国重金属污染面积占耕地面积 20%以上,工矿企业场地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污染治理和土壤保护工作将日益受到 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工程治理技术(绿色原 位修复)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点与优势:重金属污染物年度年均下降 5%以上;土壤质量和生产潜 力得到恢复;生产效益(产值)比治理前提高 15%以上。绿色技术,治理与利用 同步,阻断污染危害,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