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室温电子还原”技术提取贵金属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子、通讯等行业产生大量含有金、银等贵金属的工业废液,但由于其含金、银浓度低、回收困难大等原因,长期以来并没有被有效回收利用。最近,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组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室温电子还原”技术,成功从含金、银等贵金属的离子溶液中高效、环保、可选择性地制备出“漂浮金膜”、“漂浮银膜”,实现从金属废液中提取贵金属。实验中可8分钟之内从铜、铁、锌、金的混合溶液中回收金离子,回收率高达99.96%。“室温电子还原技术”是在室温条件下电离低压气体,形成大量电子或其
天津大学 2021-04-14
室温热电材料
以MgSbBi为主要元素 N型热电新材料,在50-25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和碲化铋基相当的热电性能和更好的力学韧性(3倍的KIC)(如图2所示),而元素价格仅为传统N碲化铋材料的1/4,因此有望取代传统N型室温热电材料,这是热电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 该研究工作融合了能带结构工程调控材料的禁带宽度和Mn掺杂抑制材料的本征镁空位缺陷的技术策略,从而实现了该材料室温热电性能的突破。这项研究对于未来继续寻找更为性能优异的室温热电材料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高性能的室温热电材料被列为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因此,新型的室温热电材料将成为下一个热电材料领域的热点。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天然气的室温转化
已有样品/n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但由于甲烷的极高惰性,其活化往往比较困难, 甲烷的活化与转化被公认为催化乃至整个化学研究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 一。苛刻条件下(高温、高压)甲烷转化(转化为酒精和汽油)对于商业生产带来极大困 难,具有较高的转化成本,尤其是甲烷碳氢键的断裂、重组以及由(C1)生成高碳有机物的机理。利用原位固体 13C NMR 实验发现,甲烷在室温下裂解生成表面锌甲基(Zn-CH3,-20ppm 信号)及大量表面甲氧基(-OCH3,58ppm 信号)物种。分子筛表面甲氧基物种被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关于室温甲烷活化的过程研究
在外场(模拟太阳光)辅助下,以常规浸渍法获得的二氧化钛负载铁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甲烷一步活化高选择性制甲醇。3小时内,甲烷的转化率可达15%,总醇选择性可达97%,其中甲醇的选择性高达90%,且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球差校正电镜和吸收谱学研究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高度分散的三价铁物种。
北京大学 2021-04-11
室温气体传感器敏感涂层
针对间接禁带宽度低于可见光光子能量的材料,采用可见光直接激活的思路,描述传感器在不同波长可见光下的气敏特性,发现室温传感器在 480 nm 蓝光照射下的气敏性能最佳,其性能达到了传统传感器在 200-300℃下的最好水平。
扬州大学 2021-04-14
氧还原传感器
量程:-2000mV~2000mv;分辨率:1mV;可测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平衡点,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化还原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 量程:-2000mv~+2000mv,分辨率:1mv,精度:1%FS 数据传输端口为智能HDMI接口,支持与采集器的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江苏艾迪生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2-01
纯有机室温磷光研究取得新突破
项目成果/简介:近日,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杨杰博士等在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Cell Press旗下材料旗舰期刊《Matter》在线发表,题为“Förster能量转移:一种开发刺激响应性室温磷光材料的高效途径及其应用”。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2019级博士生王云生,共同作者有吉林大学邹勃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为杨杰博士、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刺激响应性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光电器件等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目前,大多数刺激响应发光材料都是属于荧光类材料,而磷光类材料较为稀少。相对而言,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兼具刺激响应荧光材料的功能和室温磷光材料的时间分辨特性,是当前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迄今为止,刺激响应纯有机RTP材料的报道多是停留在理论验证或探索性实验阶段,究其原因,材料制备的复杂性和内在机制的不明确性制约了这类材料的实际应用。基于此,要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拓展在理论层面的认知边界,获得新的行之有效的材料构筑策略。 研究人员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中距离调控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 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过程,开发了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RTP材料。FRET在不同环境下的广泛适应性和主-客体体系的良好磷光性能共同提高了材料体系的实用性。利用该策略制备的材料不仅与现有印刷技术展现出完美的兼容性,而且FRET客体与主体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也被成功应用于信息加密。该工作首次揭示了FRET过程在宏观RTP刺激响应材料构筑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一种简单、廉价、有效并极具商业潜力的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构造策略。
天津大学 2021-04-11
室温热电材料的研究成果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玮书课题组在Mg2Sb1.5Bi0.5:Mn0.01刚性室温热电材料和离子液体调制的PEDOT:PSS/IL 柔性热电材料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Research和Journal of Materiomics上。在刚性Mg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方面,刘玮书课题组与南科大物理系张文清教授和黄丽副教授合作,揭示了基于电子输运通道保护思想的功率因子增益策略,提升了Mg热电材料的室温性能。相关成果以“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Channel Protection and Tuning in Real Space to Boost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Mg3+δSb2-yBiy near Room Temperature”为题发表在由中国科协与《Science》杂志合办的高水平综合性期刊Research上。在柔性PEDOT基新型室温热电材料方面,刘玮书课题组在离子液体改性PEDOT/IL有机柔性热电薄膜材料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还原剂调控导电聚合物链氧化态优化策略,使材料在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提高薄膜的塞贝克系数从而达到优化薄膜性能的目的。相关成果以“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s of flexible PEDOT:PSS film by synergistically tuning the ordering structure and oxidation state”为题发表在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Materiomics上。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92 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