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空心微球复合口腔填充材料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攻克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中科院理化所研发了纳米和微米级两类HA微球,完成了中试生产线建设,并将HA微球和国际先进口腔根管填充材料MTA相结合,制备了用于根管充填的最终产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绿色环保、高性能复合结构材料
纤维复合结构材料:采用生态环保、高性能纤维复合结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资源型、高能耗的水泥、钢材,建造工程结构构件,具有轻质高强、生态环保、可设计性好、耐久等特点,是绿色建材的重要研究方向工程复合木结构:采用杨木等速生树种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性能的环保型胶粘剂,利用现代木材加工技术制成复合木材,用来建造人居环境和谐的住宅、景观、古建筑、桥梁、大跨木结构公共建筑等,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材料和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绿色环保、高性能复合结构材料
采用生态环保、高性能纤维复合结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资源型、高能耗的水泥、钢材,建造工程结构构件,具有轻质高强、生态环保、可设计性好、耐久等特点,是绿色建材的重要研究方向工程复合木结构: 采用杨木等速生树种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性能的环保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水土复合污染治理新型材料
本技术以人体所需、地壳中丰富的元素组分为原料,采用简便的合成技术制备出新型纳米环境修复材料,可用于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微生物等复合污染的水土治理,尤其适用于农田修复。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以人体所需、地壳中丰富的元素组分为原料,采用简便的合成技术制备出新型纳米环境修复材料,可用于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微生物等复合污染的水土治理,尤其适用于农田修复。该材料与技术历经十年研发,已具备工业生产和规模化应用条件,先后在福建和广东等地完成中试生产和农田治理应用试验。镉污染农田经1次治理后,水稻粒中镉含量降低35%左右,且产量增产达25%以上。 材料在污染治理中具有下列特色和优势: 1、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易制备; 2、环境友好,不含有毒有害的过渡金属组分; 3、可实现有机物、重金属和致病微生物等多元复合污染物同步修复; 4、操作简单,无需外部能量激发和特定设备; 5、还可以兼作作肥料增强土壤肥力,达到农作物的增产之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基于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求解考虑拉压、弯曲、剪切变形的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线性刚度矩阵K0;(2)求解热结构的初应力刚度矩阵Kσ;(3)求解考虑热应力影响的结构有限元动力学方程的目标函数,即为转化为考虑结构热应力影响的广义特征值问题;(4)基于步骤(3)中的目标函数f,采用复变函数法求解二维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本发明考虑了热应力对结构刚度以及结构响应(热模态)分析的影响,能够利用复变函数法分析得到精度较高的热模态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矩阵。
东南大学 2021-04-11
酞菁/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用于具有高循环稳定性的超级电容器电极
酞菁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特性的廉价小分子半导体材料,但是其在常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且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在有机忆阻器中的进一步应用。许宗祥课题组从分子设计层面出发,开发了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高效分散特性的金属酞菁纳米线,通过溶液法制备出具有优良红外响应特性的薄膜,并以此构建有机忆阻器,该器件是首次报道具有高稳定性和较强红外响应的有机忆阻器器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纳米银导电墨水
电子元器件对更低加工温度和更小特征尺寸的要求。开发适应低热处理温度、小尺寸加工工艺的纳米银墨水已经成为导电浆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印刷电子工艺相比,喷墨打印导电线路并经过烧结处理,性能优异。
东南大学 2021-04-10
石墨烯改性导电纤维
项目采用石墨烯改性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导电纤维,其表面电阻为表面电阻104~105欧姆,耐水洗和皂洗,具有导电、远红外发射、防紫外、抗菌抑菌、自清洁和拒水等功能。
青岛大学 2021-05-10
纳米银导电墨水
电子元器件对更低加工温度和更小特征尺寸的要求。开发适应低热处理温度、小尺寸加工工艺的纳米银墨水已经成为导电浆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印刷电子工艺相比,喷墨打印导电线路并经过烧结处理,银导电层的厚度仅为传统蚀刻或印刷方式得到导电层厚度的十几分之一,而导电性却可以与其相媲美。因而喷墨打印方式的出现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电路板(PCB)、传感器(Sensor)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制造方式。相比于粘稠的微米或纳米银浆料,纳米银墨水具有适合于喷墨打印的粘度、表面张力和更小的尺寸(一般小于50nm),因此成为喷墨印刷电子学及技术的重要关键材料。我们成功发展了纳米银导电墨水,导电相含量15 wt.%,纳米银颗粒纯度高,粒径集中分布于7~17 nm;墨水黏度为3 mPas,表面张力为32 mN/m,经喷墨打印形成的导电线路在低温固化、烧结成膜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250℃下烧结20 min后,导电线路的电阻率可达5.3 μΩ´cm;在120 ℃下烧结60min后,电阻率可达10.3 μΩ´cm。
东南大学 2021-04-13
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
产品详细介绍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金属电极,笔式,所需溶液不超过3mL
宁波舜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263 2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