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
产品详细介绍
慈溪市求是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具有超低导电渝渗值的三元共混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超低导电渝渗值的三元共混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40vol%~45vol%的聚偏氟乙烯,40vol%~55vol%的高密度聚乙烯,20vol%聚苯乙烯和0.025vol%~0.5vol%多壁碳纳米管经熔融共混制备得到。多壁碳纳米管在熔融混合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选择性分布在聚苯乙烯界面相,相比双渝渗结构型导电复合材料以及填充型聚合物基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三元共混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渝渗值更低,这种特殊的多层次结构使得三元共混物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渝渗值低至0.022vol%,达到超低的填充水平。
四川大学 2016-10-08
可量产的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
传统触控传感器使用IT0透明导电膜,IT0透明导电膜存在工艺复杂(中国 目前以从日本进口为主,国内尚不能高品质自主生产)、价格高昂(IT0核心材 料钢为稀有金属)、不能弯折等缺点,基于智能交互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交互 场景、方式需求增加等原因,触控行业一直在积极寻找替代IT0的新型材料。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孙宽研究员团队,通过多年在导电材料领域的深入 研究,使用有机聚合物作为基础导电材料,在低温环境下涂布制作出了柔性透明 导电膜。这种新型柔性导电膜不仅拥有与IT0同等的光电表现,比IT0成本更低,而且具备强柔性的优势,可在触控产业链里对IT0进行有效替代,为未来智能设 备创造更多的触控形态和交互方式。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导电硅橡胶的研究开发
硅橡胶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电性能的硅橡胶在电子电器、汽车、医疗检测等行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项目着力于研究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导电硅橡胶,可用于检测脉搏的医疗器械中。针对硅橡胶导电性能不足的问题,在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导电填料,并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来提高硅橡胶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使用我们设计的导电硅橡胶配方制作的硅橡胶,无论是力学性能还是导电性能都能很好的满足检测要求。
江南大学 2021-04-13
神奇辉光人体感应导电球,辉光球
探究课题:观察研究气体分子电离发光现象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
传统的聚乙烯醇制备工艺为在甲醇中的溶液聚合法,根据聚合度的不同要求,调整引发剂及甲醇配比,可以获得从300-2600左右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对应更高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如超过3000以上,溶液聚合方法基本无法实现。因为随着聚合度的提高,体系粘度太高,存在散热及输送困难,转化率难以提高,因此高聚合度聚乙烯醇只能采用其他聚合方法实现。本课题组成功开发了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较低的温度下(低于30度),不添加乳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实现了醋酸乙烯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做成的乳液非常稳定,粒子较细,搅拌杆上无残留物。仍然需要添加少量破乳剂,让粒子迅速聚并沉淀,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聚醋酸乙烯酯。在将聚合物溶解在甲醇中,经常规醇解,得到聚乙烯醇。 主要技术指标: 该聚合方法的优点:不添加乳化剂,聚合物纯度高,无杂质引入。固体含量可以在30-45%之间,反应过程平稳,聚合速度快,在3-5小时聚合完成,聚合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醇,根据GPC及粘度测试对比,聚合度最高可以达到6000。 聚合温度低,能耗低。项目目前在研制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首先将引发剂锚固到金属材料表面,随后加入阴离子型单体和共聚单体,通过表面热/光引发聚合反应制备得到阴离子型共聚物修饰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通过该方法接枝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聚合物层稳固、均匀且化学结构易调,从而拓宽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处理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是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极端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扫描样品时,利用传感器检测这些变化,就可获得作用力分布信息,从而以纳米级分辨率获得表面形貌结构信息及表面粗糙度信息。 原子力显微镜主要由带针尖的微悬臂,微悬臂运动检测装置,监控其运动的反馈回路,使样品进行扫描的压电陶瓷扫描器件,计算机控制的图像采集、显示及处理系统组成。微悬臂运动可用如隧道电流检测等电学方法或光束偏转法、干涉法等光学方法检测,当针尖与样品充分接近相互之间存在短程相互斥力时,检测该斥力可获得表面原子级分辨图像,一般情况下分辨率也在纳米级水平。AFM 测量对样品无特殊要求,可测量固体表面、吸附体系等。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不锈钢纤维填充热塑性导电塑料
在电子/微电子工业高速发展时代,电磁屏蔽材料是防止电磁波污染所必需的防护性功能材料,是目前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新型电子材料,其屏蔽性能与材料的化学、物理、机械性能都将随着电子工业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改善和提高。电磁屏蔽(EMI)用导电塑料是一种防止电磁波污染的重要防护性功能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 2021-02-01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针尖处理技术
项目简介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是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极端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扫描样品时,利用传感器检测这些变化,就可获得作用力分布信息,从而以纳米级分辨率获得表面形貌结构信息及表面粗糙度信息。原子力显微镜主要由带针尖的微悬臂,微悬臂运动检测装置,监控其运动的反馈回路,使样品进行扫描的压电陶瓷扫描器件,计算机控制的图像采集、显示及处理系统组成。微悬臂运动可用如隧道电流检测等电学方法或光束偏转法、干涉法等光学方法检测,当针尖与样品充分接近相互之间存在短程相互斥力时,检测该斥力可获得表面原子级分辨图像,一般情况下分辨率也在纳米级水平。AFM 测量对样品无特殊要求,可测量固体表面、吸附体系等。a 传统的商业CAFM 针尖图  b 覆盖有石墨烯层的CAFM 针尖应用范围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许多基础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是超微观察工具,特别是对于不具有导电性的生物样品和有机材料等,AFM 同样可以提供较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同时,AFM 还具有操纵和改造原子、分子世界的手段。原子力显微镜为了避免加宽效应,一般通过电子束加工针尖使其曲率半径达到几个纳米,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针尖性质的变化很大,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变得很难。另外,针尖扫描时的磨损对分辨率也有影响。AFM 能获得原子分辨率,主要是因为在其针尖的表面存在着原子级的突起,构成了与样品的实际接触。但是这些突起的尺寸形状和化学组成是未知的,而且在实验中经常发生改变,因此获得可信赖的针尖是成像过程中获得高分辨率的关键。不同的针尖适用于AFM 不同的应用领域。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采用固体金属作AFM 的针尖,对材料进行纳米尺度的电学表征依然存在着同样的困扰。 项目阶段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团队利用单层石墨烯包覆CAFM 金属针尖,发现石墨烯包覆的针尖保留了包覆前针尖的形状,并且包覆的针尖能承受非常高的电流和摩擦力。新型针尖具有稳定、耐磨、寿命长、图像失真度低等优点,很好的解决了现有AFM 针尖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AFM 的仪器性能。知识产权该项研究已经申请了欧洲专利,纳米技术设备领域的诸多公司表现出了对该项研究成果的强烈兴趣。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