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陶瓷中空纤维膜制造项目
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制备具有微滤和超滤特性的陶瓷中空纤维膜。本项目采用特殊工艺先通过挤出制备中空纤维原生膜,然后将涂膜液浸涂在中空纤维原生膜表面,经过特殊烧结工艺,得到陶瓷中空纤维超滤膜,本方法也可应用于蜂窝状陶瓷超滤膜。本项目的特点是:工艺简单,所用原料价格低廉,没有昂贵的设备;中空纤维或管式原生膜外表面浸涂勃母石溶胶一步烧结制备出不对称结构的陶瓷中空纤维和管式超滤膜,大大降低了烧结成本,进而降低陶瓷膜制备成本。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轴承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
轴承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以滚动轴承装配为应用场景,基于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制出滚动轴承机器人自动装配作业生产线;运用数据化设计技术,建立滚动轴承机器人自动装配生产线三维数字化模型,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滚动轴承装配作业流程优化和仿真;借助无线网和传感器,实时采集滚动轴承装配生产的过程数据,并上传云端,应用数据统计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生成滚动轴承装配生产过程的数据报表;采用云端软件架构,开发集滚动轴承装配生产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在线课程和远程教学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软件,为工科学生或企业员工学习云制造技术,提供一款忠于工业生产场景,云制造技术要素齐备,工艺流程短小精悍,便于实验实训组织和开展的典型生产线。 滚动轴承装配柔性生产组成:由原料货架、AGV、滚动轴承自动装配单元、工业相机、货架等硬件设备构成。工业互联网组建:机器人、PLC、AGV、工业相机等节点及现场传感器,通过工业互联网相连接。生产线数字化模型建立: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创建设备三维数字化模型。生产工艺流程重组、优化和仿真:基于效率、能耗或设备利用率等,运用智能调度算法,实现过程模拟仿真、流程规划。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决策: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利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调整生产工艺参数。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2-06-30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展前攻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参展企业必看!
本届展会参展单位近千家,展览展示面积10余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位占比近90%,现场将展出1万余件产品,参会院校1000余所,线下参会观众预计5万余人;特设东北振兴专区、科创专区、人才专区等特色专区,同期还将举办多项配套活动,内容丰富。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4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
1.项目的简单概述 钢铁行业生产物流的优化重点在于,通过对钢铁行业的物流进行诊断,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项目通过建立物流优化与整合的数字模型,将各个生产企业的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的半成品转移及产品销售至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通过物流优化数学模型,使整个物流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实现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创新。 2.项目来源 钢铁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企业的产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莱芜钢铁公司和太原钢铁公司提出了钢铁生产物流的优化战略。在现有客观条件下从全局高度对整个生产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均衡生产、降低库存、及时供给、降低成本的目的。 太原钢铁公司新建不锈钢生产线一条,为了达到合理的规划、设计,使新建项目达到较优的程度,太钢采用仿真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了规划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和优化重点 根据钢铁生产物流现状,生产物流优化的重点,应该是那些与生产及物流管理相关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 (1)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物流优化指标体系”和“生产计划优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2)强化“生产及物流控制”,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物流跟踪、生产调度等方面的问题; (3)采用实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及原则,改进企业多级库存管理; (4)以运输成本和服务水平作为运输方式选择的依据,并以此进行科学的运输决策优化; (5)建立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物资供应及备件管理方面的问题;(6)建立钢铁企业面向仿真的模型和数字物流仿真系统,对钢铁生产物流进行可视化仿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钢铁企业库存管理软件系统
钢铁企业的产成品具有重量重、体积大、单位价值高等特点,其库存与生产、销售、质检、发运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本项目充分考虑了钢铁企业成品库存管理中的各种特殊问题,是为钢铁企业量身订制的库存管理系统。本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入库管理:以在线实时入库为主,离线手动入库为辅的入库管理。入库信息包含生产信息、质量信息和合同信息等; 定位管理。提供精确定位功能,有效地管理库存产品,避免产品混淆和遗失,提高装车发运的效率; 配货管理。依据发运计划和发运方式,将产品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组配,以便于出库和装车; 出库管理。基于精确定位和配货信息,实现高效的出库管理; 台帐管理。提供详尽的库存台帐信息,便于查询分析和生成报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钢铁企业生产据管理软件系统
对钢铁企业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中的订单数据、生产计划数据、作业计划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生产实绩数据、质量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库存数据等进行全面管理。包括完整的数据结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共享机制,以及与生产过程系统(PCS)的接口、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接口。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钢铁企业冷轧供料管理软件系统
在冷轧生产过程中,生产机组、原料库、中间库、成品库以及与热轧之间的供料关系非常复杂,本项目通过综合考虑产品需求、工艺条件、库存和设备状况的冷轧供料计划模型,以及基于动态生产物流和实时生产状况的冷轧物流过程仿真模型,对冷轧供料中的物料平衡、库存水准、批量大小和机组切换方式进行优化管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工矿企业生产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
成果介绍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噪声、粉尘,并可能排放CO,SO2、H2S等有害气体,员工如果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则有可能导致职业病。企业可能的职业病致病因素包括:有害气体、粉尘、噪声、微波,射线、病菌等。资料显示,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劳动力人口7.4亿人,受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其中2009年新发职业病18128例。我国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基于上述现状,本项目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企业生产环境远程监测策略,希冀在未来,疾控部门能够对企业生产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即记录在案,据此作为对企业进行执罚的依据,最终通过有效的执法,强化企业职业病防范意思,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从而进行有效的生产环境整治,确保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不受损害。市场前景该技术目前成熟度较好。应用领域可拓展至工矿企业的物联网监测与控制以及农林渔牧、物流、环境等诸多领域的远程监测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1
氯碱等企业氢气回收净化技术及制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尤其对氢气特别是高纯氢气的需求越来越大。氯碱工业副产氢气量很大, 通过对氯碱厂副产氢气进行分离提纯,开发了制取高纯氢的新工艺及设备。采用变温和变压相结合的再生工艺,强化了再生效果。在吸附剂再生过程中,分段加热吸附剂,既保证了再生效果又减少了再生气的用量。研究表明,此工艺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副产氢气的分离效率,所得产品氢的体积分数可达到99.999%以上。氢气纯度:99.999%以上、含氧量小于0.5ppm、含水量小于5ppm,其他指标均能达到国标高纯氢参数指标。氯碱厂、钨钼材料厂、石英玻璃厂、多晶硅生产厂及相关生产企业。 目前多晶硅厂引进一套氢气回收净化系统需要上亿元,而我们设计的装置只要几百万的成本,全套设备也只有进口设备的十分之一的投资,是我国走自主创新、替代进口的理想技术产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77 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