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优质高产蛋鸡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家禽育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产土种蛋鸡的培育方法,其方法包括:F系培育:用贵妃鸡与罗曼蛋鸡父母代的合成系与贵妃鸡回交,获得含有75%贵妃鸡血缘的基础群品系,再进行连续四个世代的选育;M系培育:用贵妃鸡与罗曼蛋鸡父母代杂交获得含有50%贵妃鸡血缘的基础群品系,再进行连续四个世代的选育;配套系生产商品代:以F系为父母代父本,M系为父母代母本,所得杂交后代采用翻肛法性别鉴定,母雏即为商品代蛋鸡.本方法可培育产蛋量高,蛋品质量优良的土种蛋鸡新品种(配套系),商品蛋鸡72周入舍产蛋量达235枚以上,比纯种土蛋鸡提高约50%;商品鸡蛋具有土鸡蛋的外观品质,蛋白品质和风味特性.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4-29
柑橘系列新品种(系)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以国家柑橘育种中心为依托,保存柑橘无病毒良种100多个,包括脐橙、宽皮橘、杂柑、柚子、葡萄柚、柠檬等类型,自主培育了10多个优质柑橘新品种,在湖北省等8个主产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年向柑橘生产基地提供10多万棵脱毒优质种苗和10多万枝接穗。与此同时,该团队积极开展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我国江西赣南、湖北宜昌等柑橘主产区提供技术支撑,先后开发出橘园生草栽培、脐橙留树保鲜、柑橘设施栽培、大苗预植栽培等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粳稻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
本项目挖掘水稻优质、高产、多抗等关键基因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建立水稻优质、抗稻飞虱、抗稻瘟病、氮高效利用等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粳稻新品种,并研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目前,我国南方主栽粳稻品种优质食味特性相对较差,且主推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普遍较差、氮肥利用率低并高感稻飞虱。此外,稻飞虱、穗茎瘟等病虫害的防治,仍以化学农药为主,以及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但增加生产成本,污染环境,且严重影响了稻米品质,制约了我国水稻发展。因此,急需培育优质、多抗、氮高效水稻新品种。然而,优质、抗病虫、氮高效等育种性状,受表型鉴定等因素的制约,育种效率低、盲目性大、周期长,导致抗病虫、氮高效育种进展缓慢,优质、抗病虫、氮高效水稻品种严重匮乏。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优质、抗病虫、氮高效利用育种技术体系,创制突破性新种质,培育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挖掘水稻优质、高产、多抗等关键基因及其优异等位变异,建立水稻优质、抗稻飞虱、抗稻瘟病、氮高效利用等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粳稻新品种,并研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本项目成果,将显著提升我国南方粳稻优质、抗病虫、氮高效利用优异基因在育种上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突破性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粳稻新品种的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粳稻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应用,将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为我国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的绿色安全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切花菊、园林小菊和茶用菊系列新品种
园林小菊新品种可自然分枝成球型,克服了以往需多次摘心和化学调控的缺点,实现了节本增效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切花菊新品种突破了观赏性和抗性聚合,在抗蚜虫、耐寒等抗性和花色(绿色、双色)、花型(乒乓型、托桂型)等观赏性状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园林小菊新品种可自然分枝成球型,克服了以往需多次摘心和化学调控的缺点,实现了节本增效;“苏菊系列”优质抗逆大花型茶用菊新品种的类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等功能成分含量较原有主栽品种提高20%以上。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中寿12号等辣椒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
一、品种简介 最新育成的中寿12号、农大3号、农大7号等系列辣椒新品种主要适于温室和大棚等保护地栽培。中寿12号等成果于2010年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成果鉴定。这些品种果实长度28厘米左右,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连续坐果性强,高产稳产。已在山东寿光等温室、大棚中大面积示范推广。 二、技术指标 中寿12号:果实长28厘米左右,粗羊角形,果肉厚,果色黄绿色,单果重120克左右,果实商品性佳。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特早熟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华麦2152
研发阶段/n华麦2152选自复交组合(鄂恩1号×川农麦1号)×(华9515×川农6280),用系谱法育成。该品种属春性半矮杆品种,幼苗半匍匐,剑叶中等大小,上挺,茎秆有蜡粉,叶色淡绿,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较强,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不敏感。分蘖力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出苗-成熟),比对照品种郑麦9023早1-2天,为目前熟期最早的小麦新品种。穗层整齐度和熟相好。亩穗数26.37万,穗粒数40.1粒,千粒重42.79克。2006-2007年度品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华杂棉H318
可以量产/n华杂棉H318是以陆地棉B0011品系为母本,转Bt/CpTI双价抗虫基因陆地棉4-5品系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配制的杂种一代优势组合。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同时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该品种的主要特点:产量高:两年长江区试结果表现为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6.3kg/666.7m2、101.9kg/666.7m2、95.5kg/666.7m2,分别为对照湘杂棉8号的104.7%、109.7%、110.5%;纤维品质优良:试验统一送样测试,长度30.3毫米,断裂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晚熟高产抗旱新品种福农40号通过国家鉴定
植株高大,直立,大茎,节间长,圆筒形,蔗茎均匀,充实 ,蔗茎长时间曝晒后呈黄褐色或暗褐色,腊粉较多,脱叶性中等,57号毛群少。芽快而整齐,出苗率较高,分蘖力强,前中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宿根性较好。中抗黑穗病、抗赤腐病、感花叶病、抗旱性和抗倒均较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21-04-29
优质肉鸡新品种京海黄鸡培育及其产业化
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扬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成功育成京海黄鸡的基础上,创建了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产学研协同联动服务带动型模式,推动了肉鸡产业提质增效。 自 2014 年起,京海黄鸡连续 3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导品种,目前已在全国 11个省市推广种苗 2.69 亿只,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扬州大学 2021-04-14
北美枫香等彩色叶树种引繁及新品种选育
该成果获 2016 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美枫香新品种“秋霞红”, 201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苏鉴花 201219), 2013 年 11 月通过江苏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苏 R-SV-LS-010-2013)、入选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储备库入库成果(成果库号 14010120)。进一步的种苗快繁及成品苗高效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更有效克服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光引不繁或繁而缺育、推广也只是一般性甚至仅限于点上的严重缺陷,促进现代花木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