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2023年抓好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等7大重点工作!
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召开
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务微信 2023-01-10
《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解读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2022-09-14
揭示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促进肝癌生长增殖新机制
研究人员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叠加肝癌队列标本验证证实CACYBP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CACYBP的肝癌病人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更短,预后更差;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小鼠模型发现缺失CACYBP的肝癌细胞株在体内和体外的生长增殖能力显著减弱。为了研究CACYBP调控肝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串联亲和纯化连用质谱技术,首次鉴定出环指蛋白41(RNF41)与CACYBP相互作用,并通过泛素化实验及放线菌酮追踪检测证实RNF41为CACYBP上游特异的E3泛素连接酶,在肝癌细胞中促进CACYBP的降解,且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CACYBP促进Ser10磷酸化使P27Kip1存留在胞浆中,从而加速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增殖,而RNF41对这一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该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队列标本、细胞功能及分子机制验证,一方面揭示了CACYBP促进肝癌生长增殖的上下游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为开发新型肝癌诊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酯化促进剂及利用其制备酯化液的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醇类物质组成的酯化促进剂,以及利用酯化促进剂制备高效价的酯化液的方法。该酯化促进剂选自正丙醇、异丁醇、丁醇、己醇和β苯乙醇的一种或几种。当制备生物酯化液过程中添加本发明的酯化促进剂后,不仅能显著提高利用己酸等有机酸和酒头、酒尾等简单原料进行高效生物酯化合成以己酸乙酯等香味成分,而且对提高窖池中的酯类合成效率也有显著效果。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哺乳类动物细胞反应器
针对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特点,本装置专门设计配置了无损伤的气体供应与气体分布系 统,无泡及微泡通气装置,可解决各种培养条件下气泡对细胞的伤害;低剪切力搅拌系统,良 好的混合效果,可满足悬浮和微载体贴壁细胞培养。根据细胞培养要求可以配置各种形式搅拌 桨 (三叶 大倾角桨式搅拌桨、二叶大倾角桨式搅拌桨、三宽叶螺旋桨式搅拌桨等) ;在线清洗 (可选) 和全自动在线灭菌 (可选) ,全自动在线灭菌过程具有空罐灭菌、间接实罐灭菌、直接实 罐灭菌模式,以满足不同工艺使用要求;四气控制系统,表面通气和深层通气相结合,采用 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联动控制,可实现pH和DO的自动控制;精确补料、换液系 统,以满足连续培养的需要;在线细胞显微观察仪,可在线观察分析细胞的生长状态;在线活 细胞浓度传感器,可在线检测活细胞浓度;在线尾气检测,可在线测检排气氧、二氧化碳。结 合其它参数和检测更深把握细胞培养过程的代谢流分析与控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体细胞的研究
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再次发文,报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以下简称ACE2)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在于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人体ACE2的结合。准确地说,是S蛋白“劫持”了原本是控制血压的ACE2,通过与它的结合入侵人体。一个人体细胞的蛋白,怎么会与病毒发生联系?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陶亮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间房屋,把新冠病毒想象成强盗,那么,ACE2就是这间房屋的‘门把手’;S蛋白抓住了它,病毒从而长驱直入闯进人体细胞。”虽然S蛋白和ACE2是敌我双方接触的最前线,但在此次疫情暴发前,科学家们从未看清ACE2的全貌及ACE2与新冠病毒S蛋白的相互作用。两天前,周强实验室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报道了ACE2的高分辨三维空间结构,这一次,他们进一步解析出ACE2与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复合物结构。
西湖大学 2021-04-10
非流式激光散射法血细胞分类计数仪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实时监测细胞行为和状态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监测细胞行为和状态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微量注射泵、第二微量注射泵、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塑料Y型接头管、加热片、传感器检测单元和检测仪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确定细胞和离子在样品溶液中的存在、行为、数量和变化情况;可用于实时监测细胞贴附、增殖和伸展形成致密连接的行为过程。亦可用于实时监测此过程中氢离子的代谢情况;还可用于实时监测调节物作用下的细胞行为和状态,从而鉴别分析调节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数字分子诊断和单细胞分析通用系统平台
液滴阵列是研究数字分子检测、数字分子免疫学、单细胞分析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受植物叶片倒模的启发,创新性地将限制性表面能梯度微孔阵列应用于高通量液滴数字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科院工程类分区Q1、Q3期刊上),提出了基于仿生微流控原理的数字化液滴阵列技术,设计开发了数字分子诊断和单细胞分析通用系统平台,在细胞、颗粒的分散阵列化及生物应用进行了探索。经过近4年研究,已完成了平台原理验证、结构优化、系统调试、生物应用验证的工作,应用在数字PCR、数字LAMP等核酸分子诊断领域,在多菌分离及培养等单细胞分析领域,初步开发了数字ELISA等分子免疫学领域研究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15
细胞寿命调控: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探索
人端粒酶是决定细胞端粒长度的重要因素。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性结构,正常体细胞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随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酸蛋白质聚合物,它能以自身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以弥补复制造成的端粒缩短,使细胞不会因端粒耗尽而出现凋亡。端粒酶的化学本质现已明了,它是一种核蛋白质复合体,主要由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人端粒酶RNA(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三部份组成。其中,hTERT是是决定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hTERT基因已在1997年被克隆,它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定位于5P15.33,约有40kb,包含有7个保守序列区。 体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体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分裂旺盛的一些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有低水平端粒酶表达;而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和组织(85%)中端粒酶表达升高,通过端粒酶激活来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这些研究提示:hTERT与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具有密切相关性,但缺乏系统研究。 本研究组在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十余年的研究,通过分子、细胞和动物实验系统深入阐明了hTERT与细胞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并对hTER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肿瘤、组织工程和脑损伤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
四川大学 2016-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