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麦品种华大麦8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大麦8号选自复合杂交组合(川农大2号×甘木二条)×(美里黄金×浙农大3号),用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苗期叶片浅绿色,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株型紧凑,剑叶中等大小,长芒,齿芒,穗纺锤形。其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较敏感。株高90厘米,全生育期182.2天,穗层整齐度和熟相好。亩穗数40.2万/亩,穗长8厘米左右,小穗密度中,主穗小穗数32个左右,穗平实粒数24.8粒,千粒重42.34克。由湖北省种子站取样送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检测,华大麦8号千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柑桔品种鄂柑2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属宽皮柑桔品种。树势较强,树形较开张,叶片较大,萌芽率强,成枝力中等,新梢柔软。花芽分化能力强,一般为单花,以有叶花坐果为主。主要结果母枝为春梢和早秋梢,以春梢结果较好。单性结实,果实无核,高扁圆形,单果重125.0克左右,大小较均匀,皮薄,可食率高,中心柱较充实。9月下旬开始着色,10月上旬成熟,刚着色时果皮桔黄有光泽,完熟时果皮桔红色。抗寒性与龟井温州蜜柑相似,适应性较强。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试中心测定,维生素C含量239毫克/千克,可溶性固形物10.7%,可滴定酸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苎麻品种华苎4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苎4号是从“稀节巴”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属中根偏深型品种。该品种纤维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合机械收获。根据全国区试结果:七个试验点2年平均亩产182.45公斤,区试排名第二;年平均单纤维细度2108公支左右,比对照“圆叶青”高240支以上,单纤维强力34.18 cN。该品种株高160-190cm,较好管理条件下超过200cm,分株力中等偏上。发蔸快,群体整齐均匀。叶片中等大小,卵圆形,绿色。叶面皱纹较少,叶齿较浅较密。叶柄微红色,着生角度较小。叶脉淡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马铃薯品种华恩1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恩1号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选育,利用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393075.54和391679.12进行有性杂交,经抗性、产量、品质严格选择育成。该品种株高80cm左右,株型半扩散,茎叶绿色,浅紫色花。从出苗至成熟85天左右。结薯集中,薯形扁椭圆,薯块表皮光滑,芽眼浅。大中薯率80%左右。食用品质优良。块茎淀粉含量17.0%,还原糖含量<0.1%(鲜重)且抗低温糖化,Vc含量11.85mg/100g鲜薯,适于油炸薯片和马铃薯全粉加工。抗晚疫病且抗性稳定,感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产抗病品种农大 1108
一、品种简介 由组合 “ 5108/Riband// 温麦  6  号 /3/4* 周  13”  采用系谱法经过连续  6 年的北京 - 河北高邑间穿梭育种定向选择育成, 2012 年通过河南省新品种审定。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特用优质品种农大 3753
一、品种简介由组合“京冬 8 号/黑小麦 76”经系谱法于 2003 年育成。冬性,抗寒性强;幼苗半 匍匐,苗色深绿,长势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 85cm 左右,期叶上冲, 株型紧凑;秆强抗倒,穗密粒多;穗长 方型,长芒、白壳、紫粒;籽粒短圆形, 角质,千粒重 42g 左右;籽粒饱满,商 品性好;中熟,熟相落黄好。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脐橙早熟品种早红脐橙
研发阶段/n该品种由华中农业大学与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示范场育成。早红脐橙系2001年申请人发现的罗伯逊脐橙的芽变,品种权公告号为CNA003330E。该品种10月中旬成熟,是目前我国所有栽培脐橙中成熟期最早的品种,其果肉为红橙色,呈色色素为β-隐黄质素;而罗伯逊等普通脐橙果肉橙黄色,呈色色素为叶黄素。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形为扁圆形,树姿开张,枝条硬度中,节间短而密,少刺。果实球形,果实大小中等,单果重200克左右。较易剥皮,囊壁较薄,果肉质地细嫩,化渣,果汁含量多;果实含酸量0.7-1.0mg/,可溶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杂交玉米品种华玉9号
研发阶段/n采用"Q512"作母本,"S7317"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9005。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771克/升,粗淀粉(干基)含量70.60%,粗蛋白(干基)含量10.46%,粗脂肪(干基)含量3.65%,赖氨酸(干基)含量0.3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18公斤,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4.7%。其中:2006年亩产664.86公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西南麦区小麦加工品质形成机理研究
项目阶段:在研
四川农业大学 2021-04-10
旱地小麦早深平增产节水栽培技术
该成果针对旱地小麦苗期长势弱,群体不足,亩穗数少的问题,明确了旱地小麦高 产的主攻方向是增加亩穗数,苗期以促为主,促麦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成穗,形成以 亩穗数为主导、穗粒数与千粒重均衡发展的产量构成。针对旱地麦田追肥难,早期以促 为主的需要,肥料运筹方案突出“早”,所有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为促进旱地小 麦根系下扎,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耕作措施与施肥技术突出“深”,深耕结合肥料 深施(30cm);种植方式突出“平”,不起畦等行(20-22cm)平播。 旱地小麦早、深、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旱地小麦产量低 而不稳的问题,与国内外其他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技术相比,早、深、平高产高效栽培技 术更加系统、全面,集成性强,不仅涵盖播种方式、施肥措施还包括种植方式和与技术 体系相适宜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通过早施、深施、平播等关键技术,充分挖掘旱地小麦 的增产潜力,多年多点创出旱作小麦600公斤/亩以上高产麦田,个别年份超过700公斤/ 亩,远超国际主要小麦种植国家的产量水平,较国内以往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平 均高150-200kg/亩。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62kg/mm·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