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节水丰产小麦新品种—农大 212
一、品种简介 由“农大 211”品种群体中的红粒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冬性,抗寒性较强。 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叶片丛立,长势健壮。株高75cm 左右,旗叶上冲,株型 紧凑。茎杆柔韧,抗倒性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短圆形,中等 角质,千粒重 45 克左右。成熟期同京 411,属中早熟品种。熟相、落黄突出。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保湿抗旱小麦育秧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湿抗旱小麦育秧盘,包括托盘,在所述托盘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托盘内腔底部形成集水腔,所述隔板上设有呈矩阵排列、并与集水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隔板上设有呈矩阵排列、并贯穿托盘底部的排水透气槽,所述排水透气槽与集水腔不连通,所述隔板的上端设有吸水透气层,所述通孔内设有与吸水透气层相连接的吸水柱。吸水柱用于将集水腔内的水源吸入到吸水透气层,吸水透气层即可向位于吸水透气层上端的土壤进行供水,时刻保持土壤的水分,排水透气槽用于使隔板上端的土壤透气,防止发生秧苗烂根的问题,且当雨水进入土壤时,排水透气槽还可将土壤内多余雨水排出,保证土壤的正常水分。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小麦施肥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施肥一体化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上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右端与右立柱左侧相连接,承载板上部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下部连接有出料管,承载板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右立柱上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左侧设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上部连接有进液管,供液腔右侧下部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下部连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液管,挡板左侧设置有电机,电机右侧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侧面设置有搅拌叶片。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小麦种植所需要的肥料进行混合处理,方便混合后进行施肥使用,改善了使用效果,便于根据需要使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老芒麦种子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芒麦种子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野外采集的老芒麦种子进行筛选后去除种带真菌,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种子纵切后,依次放入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分化和增殖培养基进行分化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得到根长度为4~5cm的待分化苗;将待分化苗移出生根培养基,闭瓶炼苗,随后洗净根部并注入自来水,开瓶炼苗,使用灭菌后的蛭石培养,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本发明显著提升了植物愈伤组织的生长,实现快速、高效且遗传稳定的植物繁殖,为展开老芒麦的分子育种提供基础实验材料。
兰州大学 2021-01-12
滩涂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
本技术成果是在近海养殖塘以红树林构建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使海水从四类优化为二类鱼贝产量分别增加79.7~152.6%、30~35%;实现湿地净化和海水养殖相结合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植物盆栽试验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盆栽试验隔热装置,其结构中包括上端设置开口的容置筒体,此容置筒体的侧壁和底壁由支承外壁和泡沫塑料内衬壁复合构成,在容置筒体内部底端的泡沫塑料内衬壁之上活动设置有若干层泡沫塑料垫层,在容置筒体的上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泡沫塑料组合套环,此组合套环由多组泡沫塑料圆环依次套接构成。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环境热量要素对盆栽试验植物的不良影响,确保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的正确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功能块根种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块根种植机,涉及块根作物种子种植技术领域,传送履带,排种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将块根作物种子逐个的排到所述种坑内;补种箱,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放置补播块根作物种子,所述补种箱的一个侧壁设有补种口,所述补种口高于补种箱的内底;以及补种组件;当所述检测板由所述种坑外向种坑内旋转时,在所述传动板的带动下,所述轨道板的轨道面由高于所述补种口至交叉于所述补种箱的内底。本实用新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现代设施农业智能种植装备产业化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物联芯温室智慧种植云管家
成果简介:物联芯温室智慧种植云管家是用于农业温室大 棚集约化、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包括智 能农业物联网控制器、环境参数无线采集单元、手机 APP 和分 布式云服务器。主要功能为:农业设备的人为控制、智能定时 控制和传感器联动控制;环境参数、作物生长情况和设备运行 状况的本地远程监控;基于云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实时查询、 任务设定和策略推送。产品将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化温室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牙种植防松的应用基础研究
于海洋教授围绕高发病率的牙缺失疾病,将口腔修复中的问题,凝练为接触界面微动损伤,采用生物摩擦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通过医、工学科交叉,创建了宏观与微观、工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界面微动损伤研究模型和方法,获得了较多成果,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建立了研究牙种植体—骨界面微动损伤的系列自主研究模型和方法,利用前述自主建立的微动研究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水平完善了界面微动损伤理论认知,并提出设计准则和临床对策。微动在细胞水平的研究成果,也对研制提高牙种植体—界面骨整合的相应技术装置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已编入相关论著,并获得发明专利。 2、微摩擦学中纳米划痕方法完成了常用天然牙面及其表面处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为今后天然牙面及牙面增强技术的研发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已编入相关论著,并获得发明专利。 3、提出美学区种植的美学修复两因素理论、线面分析方法、美学预告技术、前牙沟纹临床仿真标准等新理论新方法,发展完善了美观卡环、支架分离设计等临床修复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四川大学 2016-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