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砂石含泥量快速测定技术及设备开发
悬赏金额:20万元 发榜企业: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需求领域:测控技术 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技术关键词:含泥量;建材;建筑;混凝土
中山艾尚智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大蒸发量湿膜柜式加湿机_工业加湿器
产品详细介绍 洪森湿膜柜式加湿器是一种等焓加湿方式,水的蒸发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能量实现的,这时空气的干球温度下降,同时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增加,但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此种加湿方式在国际与国内已被大量使用。加湿器通过供水管路或循环供水泵系统将水送到湿膜顶部,由布水管上的小孔向下喷出,通过疏水介质均匀分配供给加湿介质,加湿介质提供空气与水之间较大的接触面积,形成水膜,通过给水不断流动,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达到空气增湿功能。湿膜工业加湿器适用行业:电子生产车间、计算机房、丝印车间、精密注塑车间、实验室、电子仓储、印刷车间等。环保:利用清新的水作加湿介质,消除静电及有害气体,增加空气的含湿量。产品特点:1.加湿快,加湿量大(出风口湿度可达90%以上)。2.无白雾、无滴水、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可进行大范围加湿。3.湿度30%~95%任意设定。4.自动清洗加湿介质,使用寿命长。5.缺水自动保护,指示灯亮。6.加湿、洁净空气、噪音低。7.独立加湿,底装有转向轮,移动方便。8.适用电子、印刷行业。控制湿度,清除静电                                              公司承诺整机保修一年!详情请登陆www.hsbgsb.com ,或咨询:028-87696653 13396539811 联系人;洪忠伟                  
四川档案用品经营部 2021-08-23
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型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用途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作为一种可控程序温度下的热效应的经典热分析方法,在当今各类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检质控与失效分析等各种场合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 DSC 方法,我们能够研究无机材料的相转变,高分子材料熔融与结晶过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 仪器特点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最新开发了新型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100,在仪器的结构设计与灵活性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基线校正功能使得测试具有更好的重复性,特别适合于比热的精确测量。该仪器有三种不同的冷却方式。半导体冷却系统能够覆盖从 -55℃至 700℃的测量温度范围。液氮冷却系统(LN2)拥有更宽的温度范围,从 -150℃直至 700℃。集成化的电子流量控制系统,确保了在不同的吹扫与保护气氛下的精确的流量控制。 仪器指标 温度范围:-150 ~ 700℃ 升降温速率:0.1 ~ 100K/min 之间可任意设定 温度准确度:±0.01℃ 功率测量范围:±100μW 最小分辨率:±0.01μW 功率准确度:±0.02μW 智能的可自由选择的基线修正。 气体密闭设计。 两路吹扫气体与一路保护气体,使用集成的质量流量控制系统及相应软件功能进行精确的流量设定与控制。 半导体冷却(可选)功能得到极大改进,现温度范围 700℃ ... -55℃。 快速可控液氮冷却系统(可选),冷却范围700 ... -150℃。
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2021-08-23
RML63系列超轻量仿人机械臂
RML63系列超轻量仿人机械臂为睿尔曼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6自由度长臂展机械臂,本系列共有三款产品型号:RML63-B标准版、RML63-ZF一维力版、RML63-6F六维力版;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2-06-13
集雨隔盐型设施及有机基质栽培技术
:项目技术适用于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盐 碱程度较高的蔬菜种植企业、旧村搬迁后的耕作性利用地区。项目解决了土壤 不适合作物生长的限制条件,在滨海和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同时解决了灌溉 淡水短缺的限制,能够进行一般正常土壤条件下种植的作物品种,并能够生产 接近于有机标准的优质农产品。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28- 设施集雨技术、节水技术以及基质槽的隔盐技术结合,实现设施与农艺技 术的统一。与常规设施相比,实现了有效淡水供给,与现有的水培技术相比, 投资额度节省 70%,系统的稳定性高,基质可连续适用 4-5 年,操作简单,更接 近于常规土壤栽培管理模式,便于大规模应于草莓、番茄、黄瓜、茄子、辣椒 及其它各种绿叶菜的优质栽培。当前在东营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已推广应 用超过 1200 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柑橘系列新品种(系)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相结合,以国家柑橘育种中心为依托,保存柑橘无病毒良种100多个,包括脐橙、宽皮橘、杂柑、柚子、葡萄柚、柠檬等类型,自主培育了10多个优质柑橘新品种,在湖北省等8个主产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年向柑橘生产基地提供10多万棵脱毒优质种苗和10多万枝接穗。与此同时,该团队积极开展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我国江西赣南、湖北宜昌等柑橘主产区提供技术支撑,先后开发出橘园生草栽培、脐橙留树保鲜、柑橘设施栽培、大苗预植栽培等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麦后直播棉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
一、成果简介 麦棉两熟栽培是稳棉增粮、解决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麦后直播棉以其省工、简化、利于机械化播种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项目选用早熟性短季棉品种,通过精量机播、合理密植和系统化控三项技术的集成,实现免定苗、免整枝,并塑造适宜机采的株型和群体结构,同时配合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实现棉花机械化收获。 本项目筛选出适合长江流域的短季棉品种3个,确定了该区适合机械采收的种植密度,建立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全固态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研究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GPS)由于拥有与液态电解质接近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因此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候选体系之一。但是,由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较窄的电化学窗口(如Li10GeP2S12,1.7~2.1 V vs. Li/Li+),在与较高工作电压的LiCoO2氧化物正极(LCO)匹配时会发生一系列副反应,在界面处堆积低电导的氧化副产物(如Li3PS4, S, GeS2),同时LGPS和LCO电化学势的不匹配还将导致界面处产生空间电荷层(SCL),这些因素都将极大地增加固态电池的界面阻抗,进而使得固态电池的性能迅速衰减。目前,解决氧化物正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不匹配问题的主要途径为在氧化物正极表面包覆一层过渡层,用以缓冲正极和电解质界面的电势不匹配问题。 通过简单易行的固相包覆方法,首先将粒径为10 nm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钴酸锂表面,再通过高温烧结处理在钴酸锂表面形成一层约1.5纳米保护层。对照实验,FIB-TEM原位观察和XPS佐证表明通过高温原位反应钴酸锂表面将形成Li2CoTi3O8尖晶石相(LCTO)。具有稳定三维尖晶石结构的LCTO晶体在钴酸锂工作的电压区间依然能保持结构稳定,与钴酸锂基体之间具备较强的键合,同时具有高的锂离子扩散能力(Li+= 8.22×10-7 cm2 s−1),低电子电导(2.5×10-8 S cm-1)。这些性质将有助于在LCO和LGPS之间形成有效的电压降,保持界面稳定性的同时提供快速的离子迁移通道。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LCO/LGPS界面,通过引入LCTO中间层产生的两个替代界面,即LCTO/LCO和LCTO/LGPS具有更强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更强的界面亲和力。
厦门大学 2021-02-01
全固态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GPS)由于拥有与液态电解质接近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因此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候选体系之一。但是,由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较窄的电化学窗口(如Li10GeP2S12,1.7~2.1 V vs. Li/Li+),在与较高工作电压的LiCoO2氧化物正极(LCO)匹配时会发生一系列副反应,在界面处堆积低电导的氧化副产物(如Li3PS4, S, GeS2),同时LGPS和LCO电化学势的不匹配还将导致界面处产生空间电荷层(SCL),这些因素都将极大地增加固态电池的界面阻抗,进而使得固态电池的性能迅速衰减。目前,解决氧化物正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不匹配问题的主要途径为在氧化物正极表面包覆一层过渡层,用以缓冲正极和电解质界面的电势不匹配问题。 通过简单易行的固相包覆方法,首先将粒径为10 nm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钴酸锂表面,再通过高温烧结处理在钴酸锂表面形成一层约1.5纳米保护层。对照实验,FIB-TEM原位观察和XPS佐证表明通过高温原位反应钴酸锂表面将形成Li2CoTi3O8尖晶石相(LCTO)。具有稳定三维尖晶石结构的LCTO晶体在钴酸锂工作的电压区间依然能保持结构稳定,与钴酸锂基体之间具备较强的键合,同时具有高的锂离子扩散能力(Li+= 8.22×10-7 cm2 s−1),低电子电导(2.5×10-8 S cm-1)。这些性质将有助于在LCO和LGPS之间形成有效的电压降,保持界面稳定性的同时提供快速的离子迁移通道。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LCO/LGPS界面,通过引入LCTO中间层产生的两个替代界面,即LCTO/LCO和LCTO/LGPS具有更强的热力学稳定性和更强的界面亲和力。
厦门大学 2021-04-10
关于化学交联质谱技术的研究
化学交联结合质谱技术 (chemical cross-linking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CXMS) 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检测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随着质谱仪器以及交联数据搜索软件的发展,CXMS技术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该技术中能够应用的交联剂类型却并不丰富。目前商业可购买的交联剂主要是针对蛋白质N端和赖氨酸残基,还有少量针对半胱氨酸残基。精氨酸在蛋白质中含量丰富 (>5%),而且经常出现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界面中。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针对精氨酸残基选择性的交联剂被开发出来。 为了进一步丰富交联剂的种类,该研究开发了靶向精氨酸的交联剂。该系列交联剂在不同长度的聚乙二醇单元两端连接芳基取代甲酰甲醛结构(aromatic glyoxal),分别命名为ArGO1-3交联剂。此外根据甲酰甲醛结构的相对位置、苯基取代情况、交联剂臂长情况以及化学连接方式的情况,还开发出meta-ArGO1-2、ortho-ArGO1、MeO-ArGO1-2、HP-ARGO1以及amide-ArGO1-2等一系列ArGO交联剂。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38 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