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高比表面积碳纤维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高比表面积碳纤维布 的方法,包括:(a)将聚丙烯腈溶入到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混合均匀,然 后基于静电纺丝工艺生成纳米量级的高分子聚合物细丝;(b)将所生成 的高分子聚合物细丝执行缠绕,并形成微米量级的高分子聚合物细线; 然后采用该高分子聚合物细线作为纬线和经线,交织形成布状结构; (c)在保护气氛下,将布状结构在 800℃~900℃的温度下执行热解,并 使得高分子聚合物碳化生成碳纤维布;(d)使得碳纤维布的表面活化, 由此制得所需的碳纤维布产品。通过本发明,能够制得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采用改进型同轴高压静电喷雾工艺,制备载药蛋白质纳米颗粒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人才需求:具备丰富的不同工艺流程氧化铁皮机理研究背景;
1.具备丰富的不同工艺流程氧化铁皮机理研究背景;2.有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经验。 3.具备丰富的热连轧板带板形控制技术研究背景;4.有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经验。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1-09-09
技术需求: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审核验证新品开发焊接方案
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审核验证新品开发焊接方案;及时对公司内的焊接作业指导书进行跟踪、指导及改进,工程机械类相关专业
山东东宇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19
氨法-塔式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碳系统及工艺
一种氨法-塔式常压捕集吸收二氧化碳系统及工艺,包括稀氨水供给装置等,二氧化碳吸收塔包括罐体等,罐体顶部设有排气管,稀氨水供给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一喷淋装置连接,引风机通过管路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换热器通过管路伸入罐体下部,罐体底部、第二泵、第二换热器、结晶槽、离心机、母液槽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母液槽、第三泵、第二喷淋装置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第二、三泵的进口之间连接第一管路,高浓度氨水储槽通过管路与第一泵连接,第一泵通过管路与第二喷淋装置连接,冷却装置的冷却水进水管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水进水管连接在一起,冷却水进水管上设有调节阀。本发明减碳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系统结构简化、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廉。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新型2,4-二羟基二苯甲酮绿色合成催化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高除湿能力且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平轴向扩展X型有机连接子的核心部分,确保有机连接子“邻位二苯甲酸”部件保持不变,实现能同时满足含一维孔道、Zr<subgt;6</subgt;簇螯合配位甲酸根同平面且相邻Zr<subgt;6</subgt;簇甲酸氧间距≤5.4Å三个必备条件的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同构合成。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可有效限制相邻Zr<subgt;6</subgt;簇之间中心位置引入水分子,从而防止了该位置水分子在脱附过程中引起受力不均衡导致整体网格结构坍塌的情况。通过有意地缩短或延长有机连接子核心在水平轴向上的长度,合成得到的含一维孔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水吸附循环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与煤矿生产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开发设计
(1)建立了异构数据元素编码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将数据资源集成到数据中心;应用异构数据实时同步系统物理集成非数据库数据,应用动态数据源技术逻辑集成数据库数据,无缝整合了煤矿企业中各类生产管理系统。(2)自主研发了异构数据源多层次数据同步系统,针对原有的各种孤立数据库系统、非结构化的工业监控实时数据和文件形式的历史数据,通过在数据层设置多种捕获器来读取源数据、映射层映射同步数据变量、执行层执行数据冲突检测并存储。系统采用 C/S 结构建立了三层模型 ,数据层分布在客户端,服务器端运行映射层和执行层。(3)提出了将应用集成与数据集成、业务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有效融合的方法,开发了煤矿生产综合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实现不同应用在统一的集成平台上的数据交流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给出了煤矿企业应用集成的通用解决方案。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遥感综合实习设备采购竞争性磋商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遥感综合实习设备采购竞争性磋商
北京师范大学 2022-06-02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 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 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 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 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 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 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 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部重大专项、上海市重大项目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0 141 142
  • ...
  • 156 1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