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持粘喷涂高分子材料的地下工程“皮肤式”防水及渗漏水治理新技术
环保型喷/涂持粘高分子防水涂料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将超细、悬浮的改性阴离子乳化沥青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配制而成(A 组分),再与特种固化剂(B 组分),在设备喷口外雾状混合、在结构表面发生破乳反应后生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氯离子、持粘型防水涂料。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在结构精确团簇可控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金属纳米团簇是一类尺寸介于金属配合物和等离子体纳米颗粒之间的纳米粒子。由于金属纳米团簇具有离散的电子能级和量子尺寸效应,这类纳米粒子展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光学、催化、传感、生物等领域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大学 2022-06-13
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在结构精确团簇可控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朱满洲/康熙研究团队发展了“双级动力学调控”策略,实现了多种原子级别精确银纳米团簇的高效高产率制备。
安徽大学 2022-06-01
关于印发推动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厅字〔2023〕6号)及《关于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鲁发〔2023〕7号),进一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营造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优生态,制定本措施。
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2023-07-20
关于“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通过首轮评审项目填报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通知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已完成“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重点专项2023年度部分常规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首轮评审,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评审结果反馈,依规确认了可进入正式申报环节的项目清单,请收到我中心关于正式申报邮件通知的项目及时按要求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科学技术部 2023-07-24
云上高博会寄语视频—泉州师范学院校长屈广清
泉州师范学院校长屈广清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10-27
云上高博会寄语-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建湘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建湘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09-22
云上高博会寄语—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09-22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 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于2005年在广东省珠海市携手创立,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特批。成立至今,北师港浸大得到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大力支持,并与珠海市政府在2014年签订了合作协议。2016-2017学年,北师港浸大获教育部批准开展研究生教育。2017年,北师港浸大建立研究生院,培养研究型硕士、博士及授课型硕士,毕业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证书。 北师港浸大由许嘉璐教授、吴清辉教授创校,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创校十五年,北师港浸大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独特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大学,秉承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创新地推行博雅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学校设有工商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理工科技和文化与创意四个学部,开设二十多个本科专业,实施四年全英文教学,所有课程均通过香港浸会大学严谨的课程评审。学校拥有一支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师资队伍,在校生六千余人。毕业生学成后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和UIC本科毕业证书,在内地、香港及国际范围均获认可。 UIC毕业生逾七成前往欧美、澳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其中超过一半进入全球前100强名校。参与就业的毕业生也深受跨国企业、国企以及政府机构等单位青睐。”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021-02-01
“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淮阴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
“全面感知、深度融合、多维服务”的淮阴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践近十年来累计投入 1.98 亿元,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方面建成了高水平智慧化数字校园,在学科与信息化融合、网络安全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淮阴工学院 2022-07-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5 316 317
  • ...
  • 338 3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