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是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省唯一一所女子高校,全国3所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山东省妇女干部学校;1961年2月停办,1979年12月恢复重建;1987年、1995年分别更名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山东女子学院。 学校“十三五”期间定位为应用型地方特色名校,积极创新,锐意进取,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建有市中玉函校区、长清大学科技园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1.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2.85万平方米。学校建有实验实训室7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75.14万元;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22.1970万册、年均订购中外文纸质期刊638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2个、中外文电子期刊9252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740人,其中教师625人;教授60人、副教授203人,占教师总数的35.54%;硕博占比为91.20%。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养计划项目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面向全国14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4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71.7%。 学校现有15个教学院(部),33个普通本科专业、21个普通专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理学8个学科门类。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重点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建有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群2个、山东省校企共建工科专业1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主持省级教研教改项目17项,承担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1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建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1个。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近3学年,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互联网+”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35项、省部级奖99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优质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其中在山东省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比94.16%。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国家艺术基金课题1项,国家级子课题和合作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5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73项;出版学术著作56部、教材81部,获批国家专利102项。 学校着力培育妇女/性别研究特色和优势,建有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家庭教育研究试验基地、山东省性别平等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地等研究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优秀组织奖”。以深化妇女/性别研究、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为宗旨的《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全国三本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刊物之一,现已形成融性别研究视角与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办刊特色,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2011年加入世界女子教育联盟,2014年与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与国内外女子高校一起致力于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截至目前,共建立国(境)外合作院校45所,遍及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领导互访、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越来越频繁,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坤德含弘、至善尚美”的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不断攀登”的女院精神,“严谨治学、言传身教”的教风,“勤学慎思、求真敏行”的学风,先后输送毕业生近7万名,面向省内外培养培训妇女干部、幼儿园骨干教师等2万余人次。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学籍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外事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8年05月更新) 【学校地址】 市中校区地址:中国山东济南市市中区玉函路45号邮编:250002 长清校区南门:中国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大学路2399号邮编:250300 长清校区西门:中国山东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紫薇路2200号邮编:250300 【学校电话】 电话号码:(+86)-0531-86526788
山东女子学院 2021-02-01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山东省会——泉城济南,雪山脚下,映雪湖畔,绿色生态廊道纵贯南北,特色建筑与诸子雕塑错落有致,自然风光宜人,人文气息浓郁。 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农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山东省与住建部共建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国家“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建设高校、教育部创新团队依托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67万余册,其中印本图书201万余册、电子图书266万余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并被10大数据库收录。 目前,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和2个研究(设计)院,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959人,其中专任教师1477人,高级岗位人员927人,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645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双聘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9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校师德标兵等49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 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省级及以上平台23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7个。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山东省“泰山学者”特支计划优势学科建筑节能技术及9个省级重点学科。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科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23项,其中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科技成果一等奖11项。2013年以来,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科技计划项目以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85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47项,获批省级教研项目52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7项、教学成果奖37项。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智慧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100余项。学校棒球队荣获2016年、2017年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冠军。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开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8个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项目和20个学生访学项目。 60余年来,学校扎根齐鲁大地,凝练了“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树立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优良校风。建大校友遍及齐鲁、辐射全国,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新时代,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学科引领、人才建设、管理创新和文化塑校五大工程,为开创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崭新局面努力奋进。
山东建筑大学 2021-02-01
2BZH-6 型作物小区育种株行条播机
2BZH-6 型株行条播机由排种装置、漏种自动控制装置、行长控 制装置、开沟装置、覆土镇压等装置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根据试验小区的长 度和品种,通过调节行长控制装置,选择合适的传动比档位,改变系统运行参 数,实现行长精确播种。播种机可显著降低种子损伤率,保证排种的均匀性, 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群体作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监测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体作物根系的垂直分布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视觉传感器、控制板和至少一个透明管;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三步进电机分别为空间上x、y和z轴设置,用于实现对所述视觉传感器的移动控制;所述视觉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三步进电机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群体作物根系的地下根区图像;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透明管的位置发送指令将所述视觉传感器送入透明管;所述透明管设置于群体作物种植区域的地下,多个不同的透明管依不同植株的位置而分散设置。本发明可以在不影响群体作物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实现现场无人操作、根系垂直分布图像的自动采集与实时传输,进而实现全程自动监测。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作物秸秆高效降解生产乙二醇与丙二醇
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特殊的秸秆降解工艺,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水体系中被特种催化剂降解为相应的五碳糖和六碳糖,该混合糖液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被催化加氢裂解为乙二醇和丙二醇等大宗化工原料;秸秆中被溶解下来的矿物质可以制备成无机肥料;未降解的秸秆渣中可以提纯制备木质素。秸秆有效成份降解率高(≥75%)、生产成本低、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秸秆成份获得充分利用。经可行性研究,项目实施后可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解决了秸秆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可替代部分石油资源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多品种小批量新型纳米材料
成果简介:当代化工、制药等领域正在面临深刻变革,新材料的出现,助推了这一趋势。山东大学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各种新型纳米材料的研制,获得了多个品类的新型纳米材料。 ① 新型碳纳米材料 以块体富碳材料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混酸回流、无溶剂热解等方法,制备了发光纳米碳;以多胺为原料,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和碳纳米颗粒;以有机羧酸为原料,制备了生物相容性纳米碳。产品可用于发光二极管、荧光油墨、油田、食品等多个领域。 ② 结构精确的胶体银 以硝酸银和巯基烟酸为原料,碱性条件下制备了具有原子级精准结构的银簇,主体框架为六个银原子形成的八面体,外围被六个巯基烟酸配体保护起来。该纳米材料可溶于水,形成胶体银,具有抗菌等功效。 ③ 强吸附多孔材料 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稳定性高、可塑性强等优点。把对二氧化碳具有亲和作用的富氮基功能团引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一系列富氮基共价有机多孔材料,可选择性吸附二氧化碳。该方法可替代传统二氧化碳处理方法,即有机胺水溶液吸收法,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④ 纳米纤维素 利用酸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水分散液,品质高,性能稳定。 成果相关图片:
山东大学 2021-05-11
柑橘新品种爱媛28号
中试阶段/n该成果为外观漂亮、风味佳、无核柑橘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可滴定酸0.66%,果肉细嫩化渣,有香气。在湖北省阳新、当阳及宜都等多个产区经过了多年推广示范,与多个杂柑品种及当地主栽品种比较,发现其适应性好、内质外观品质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及专业技术人员认同,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早熟优质杂柑品种。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中南区域早熟马铃薯新品种
可以量产/n针对南方早熟品种缺乏的问题,通过选择优良亲本杂交配组,系统选育出了适合于南方冬作区栽培的不同用途早熟品种,如红皮黄肉早熟鲜食品质优良的早熟烤食品质优良品种华薯2号、早熟炸条加工品种华薯3号、早熟鲜食炸片兼用型品种华渝马铃薯5号等,可为南方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品种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黑木耳栽培品种H10
可以量产/n该品种是由湖北省本地栽培品种793和黑龙江漠河野生菌株86号杂交而成,是国内采用杂交方式获得的为数极少的黑木耳栽培品种之一,具有产量高、接种穴污染率低的特点,子实体色泽较本地品种略深,但较东北地区品种略浅,耳片厚薄适中,口感柔韧爽口,抗"流耳"能力明显超过本地常规品种。技术水平:国家认定食用菌新品种(编号:2008016)应用前景:该品种已经经过20余年的研究和推广,并在广大地区栽培,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可以在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段木栽培区域推广;耳片单生或丛生,略皱缩,菊花状不明显,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食用菌新品种黑793
可以量产/n该品种子实体丛生、或单生;片状,有时叠生或丛生菊花状,腹面光滑,黄褐色,极少绒毛,中凹,边缘波状或平滑,内卷;耳片薄,半透明;背面淡黄褐色,有明显脉纹,极少无脉纹。耳片直径6~12cm,厚0.8-1.0mm,干后皱缩成耳廓状。栽培方式为段木栽培,树种以麻栎、栓皮栎、油桐、乌桕、枫香等树种均可。在适宜栽培条件下(配方、地区和季节)每根段木产干耳120g以上。技术水平:国家认定食用菌新品种(编号:2008014)应用前景:该品种来源于野生菌株驯化,经多年系统选育和选优复壮获得。定植快,接种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69 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