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岳钦艳
一、基本情况 岳钦艳,女,环境工程博士,三级岗位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系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在山东大学获物理化学理学硕士和环境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国家清洁生产审计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水处理剂和环境功能材料、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研发工作,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济南市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授权100余项发明专利,发表了400余篇高水平SCI学术论文,并获省部级各级奖励20余项。
岳钦艳 2021-12-31
崔喜艳
姓名:崔喜艳 性别:女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副院长(分管教学) 邮箱:cuixiyan@jlau.edu.cn 个人基本情况: 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农学分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作物营养与代谢调控分子机制及种质资源创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大豆、玉米氮素营养代谢与调控分子机制及种质资源创制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吉林省科技厅、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0人,1人获吉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大学生国家级等创新创业项目5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国家创新创业大赛、吉林省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二等奖10余项。 承担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等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生物化学”主讲教师;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各1项,教育部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课题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级教学成果5项,吉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教改论文6篇;主编/副主编教材10余部。 代表性教学成果(近10年): 1、“基础生物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高教司,3/16,2013; 2、 转基因红花培育及目标蛋白鉴定虚拟仿真综合实验,2019年度吉林省高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22,2019; 3、以线下为主,结合线上“基础生物化学”金课建设与实践,省级金课,2/13,吉林省教育厅,2019; 4、植物油体生物反应器的开发与利用综合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年度吉林省高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29,2018; 5、基于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生命基础骨干课程群建设与示范推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政府,3/7,2018; 6、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教育部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1/6,2017; 7、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团队,吉林省教育厅,2/33,2016; 8、国家级精品课《基础生物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农业大学,1/6,2015; 9、生物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团队,吉林省教育厅,3/13,2011;   研究方向: 大豆抗逆分子生物学及种质资源创制 作物氮素营养代谢与调控分子机制  
崔喜艳 2021-06-23
邵喜武
姓  名 邵喜武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2.5 从事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吉林农业大学  教授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拟对接单位或项目名称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小企业咨询与管理、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区域发展、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品牌建设与管理、创业管理、老子和孔子思想等。 主要业绩 荣誉称号: 1.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二层次)2.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 3.全国高校公共关系教书育人楷模4.入选吉林省中小企业十名培训师  5.吉林农业大学教学名师 学术成果工作业绩: 在《农业经济问题》、《社会科学战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共关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教材10部。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等第一署名的奖励40项。主持国家农业农村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社科规划办等课题38项。
邵喜武 2021-06-23
牛振喜
牛振喜,男,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牛振喜 2023-03-14
罗喜胜
罗喜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9月生于湖南省,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被授予第十届“徐芝纶力学奖”。 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喜胜 2022-01-12
胡伟伟
2006年9月-2009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硕士毕业科学技术史专业;2009年9月-2012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毕业,资源管理工程专业。2013年7月到2015年9月,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2012年10月,进入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专利与技术开发部工作,高级工程师。2021年9月,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工作。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具备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有责任心,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 工作以来,一方面加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建设。组织编制长期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主持编写了《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在完善国内产业知识产权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国外目标市场知识产权布局顶层设计和部暑工作。初步探索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评估、投资入股、质押融资、证券化可行性方案。同时,助力企业强化科技研发,降本增效。在2020、2021年,连续两年企业技术转让费收入排名中油工程第一位,重点提升自主技术的品牌效应,为优势技术的市场化、商业化提供便利条件,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正在主持《兰炭酚氨产业现状级发展趋势研究》《盐湖资源地质发展史及高效开发、综合利用发展趋势》两个项目。
胡伟伟 2023-03-17
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三岳集团是由江苏三木集团在山东滨州全资投资的大型企业,坐落在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北邻国家重点工程——黄骅港。集团下属十个子公司: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三木化工有限公司、无棣众诚供热中心三岳公司、无棣三木建材有限公司、山东无棣三岳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山东林峰物流有限公司、无棣县鲁北凌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无棣凌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无棣苏昊新型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无棣三岳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2700余亩。       目前,三岳集团拥有员工1500名,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50余人,大学本科以上280余人,公司秉持“务实、高效、严谨、创新”的企业精神,部门设置齐全,坚持“以宏大事业感召人,优厚待遇吸引人,优秀文化凝聚人,创造条件成就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员工都以成为一名三岳人而骄傲自豪。      
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 2021-09-10
田伟
田伟, 研究方向 (1)先进流动测量技术开发; (2)旋涡与分离流动; (3)流动控制; (4)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5)飞行器结冰与防除冰。
田伟 2021-12-31
孙伟
长期从事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提取与综合利用基础及应用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 121新世纪人才湖南省 531工程人才,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成果获2018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2021 年中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 1)2017 年中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2)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863 项目2项,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并主持横向课题 50 余项。近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 370余篇,其中被 SCI收录160 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2019 年完成 3119 万元科技成果转化。 发明了矿物浮选捕收剂界面组装方法,解决了矿物分离选择性差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矿物资源,开发出与资源特点匹配的组装捕收剂和选矿技术解决了钨、萤石、镍铂、硫化铜铅等选矿难题;建立了低成本选矿废水回用理论与技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经济效益百亿元以上。主要技术经专家鉴定,均为国内外首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针对选矿废水中的 COD、悬浮物和残余药剂,提出分质处理分级回用思想,并创新性地利用尾矿、废石、废渣、废酸碱等作为水处理剂,在栾川、凡口、西部矿业、柿竹园等大型矿山实现低成本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开发出以“砷碱高精度矿化分离”为核心的砷碱渣高精度矿化分离及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在冷水江锦都环保责任有限公司建成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线,年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该成果获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和湖南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孙伟 2023-03-31
吴伟
吴伟,东北大学博士,2011年9月作为中国(宁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入宁夏理工学院,现任宁夏理工学院执行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监测等,其先后在8省部级和国家级教科研项目中担任重要工作,发表各类论文18篇,其中国际英文刊物1篇,CSSCI收录4篇省级及以上期刊收录6篇,出版专著4本。201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吴伟 2023-03-08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