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业注射泵 MSP60
产品介绍 自主研发,线速度宽泛,满行程60mm,最大可装卡25ml注射器 采用高精度丝杠进行位移传动,液路切换采用进口高精度电磁阀,使产品运行的稳定性和寿命更强,不会出现漏液或阀芯磨损问题 面板安装、RS485/RS232通讯控制。 轻松实现自动化的高精度和高准确性的流体传输、稀释、分配等广泛应用 选购配件 注射器、管路、适配电源、后台控制软件 齿轮齿条结构跟国外传动方式一致 技术指标 ◇ 精       度:5‰ ◇ 行       程:6000步(60mm) ◇ 控制分辨率:1步((0.01mm) ◇ 线速度:0.05-50mm/s ◇ 单行程运行时间:1.2-1200s ◇ 适用注射器规格:50ul,、100ul、 250ul、 500ul、 1ml、 2.5ml、 5ml、 10ml、 25ml ◇ 阀类型:两位三通电磁阀 ◇ 阀换位时间:≤100ms ◇ 液路材质:硼硅酸盐玻璃、聚四氟乙烯、聚醚醚铜 ◇ 压       力:≤0.1 MPa ◇ 阀  接  口:均为1 /4 " -28螺纹 ◇ 输出信号:3路OC门信号输出,用于指示工作状态 ◇ 通讯接口:RS232/485可选(DIP拨码开关设置) ◇ 通讯速率:9600/38400bps可选(DIP拨码开关设置) ◇ 地址设置:16位拨码开关设置(0-E对应1-15, F为自检) ◇ 外形尺寸:144×65×254mm ◇ 适用电源:24V DC/1.5A ◇ 工作环境:15-40℃(注射器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相对湿度<80% ◇ 重       量:2.15kg 尺寸图
慧宇伟业(北京)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2022-05-25
维视智造工业相机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MV-EM系列工业相机为维视推出的小尺寸以太网工业相机,该系列相机覆盖30万~1400万像素,采用更加稳定和通用的千兆以太网络进行传输,相机设计小巧,功耗低,具有图像质量清晰、稳定等特点,配套多种主流语言开发包及例程,同时支持第三方图像处理软件直接调用,支持外触发输入控制采集及信号输出,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品质控制、高精度测量、智能交通系统、医学和生命科学影像、教育和科研等领域,是您机器视觉图像获取及设备集成的理想之选。EM千兆网工业相机产品特点● 体积小巧,适应更为严苛的安装条件● 采用千兆以太网接口,理论支持100米传输距离● 采用大型数据包形式传输,减少对中断的处理,性能更加稳定● 采用高品质感光器件,较低的功耗及优良的算法,使得图像清晰、低噪声、色彩还原度好● 支持1路外触发输入,可从IO卡/PLC等设备获取控制信号,提高图像获取同步性● 支持1路信号输出,可随曝光时间或自定义输出,如控制频闪灯● CMOS相机支持AOI/ROI进行局部曝光,并提高采集帧率● 支持断网续传功能,在网络断开重新连接时,可自动继续工作● 机身自带缓存,支持交叠外触发,帧率更高,丢包率更低● 随机附赠VB/VB.NET/VC/C#/QT/OpenCV例程并提供源代码方便用户参考及二次开发● 兼容Halcon、Labview、VisionPro、Matlab等第三方图像处理软件● 全面支持Windows XP、Win7、Win8、Win10操作系统性能参数CCD相机型号 最高分辨率 光学尺寸 最大帧率 数据位数 曝光方式 功耗MV-EM030M 640×480 1/3"69.7fps 8/12帧曝光<2WMV-EM120M/C 1280×960 1/3" 40fps 8/12 帧曝光 1.9WMV-EM200M 1600×1200 1/1.8" 20fps* 8/14 帧曝光 1.9WMV-EM200C 1600×1200 1/1.8" 40fps 8/14 帧曝光 2.5WMV-EM510M/C 2456×2058 2/3" 15fps 8/14 帧曝光 2.5W*MV-EM200M可定制40fps*输出颜色:M为黑色 ,C为彩色CMOS相机型号 最高分辨率 光学尺寸 最大帧率 数据位数 曝光方式 功耗MV-EM040M/C 640x480 1/6" 120fps 8/12 帧曝光 1.7WMV-EM130M/C 1280×960 1/3" 60fps 8/12 帧曝光 1.7WMV-EM500M/C 2592×1944 1/2.5" 15fps 8/12 行曝光 1.7WMV-EM1400C 4608×3288 1/2.3" 7fps 8/12 行曝光 1.7W 感光区间波形图MV-EM30M
陕西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工业自动化线束
机器人电缆线束,报警与安防电缆线束,通讯线束,同轴数据电缆线束;自动化设备线束。医疗设备线束:生化检测类,射频类,监护类机内外线束等
永瞻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2023-08-01
专家报告荟萃⑱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永泉: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西安交大实践
要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动力与保障机制。智能制造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发展核心在于学科交叉融合。然而,如何在交叉点上实现学术突破并构建高效的保障机制,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17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混合工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针对化学工业园区混合污水的成分复杂、COD 高、含盐高、难降解的技术难题,以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基础,耐盐菌种为核心,开发A-O-A-B 复合工艺处理工业园区混合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污水单独进行相应预处理,之后均匀混合,混合后进水 COD 小于 2000mg/L;(2)出水首先引入一级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 0.3-0.8m 3 /(m 2 ·h),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 10-20h;(3)出水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溶解氧含量一般应维持在 2.5-3.5mg/L 之间,气水比为(15-20):1。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有机污水,有机负荷宜取 1.0-1.8kgBOD/m 3 .d;对于生化性较差的废水,有机负荷取 0.8-1.2kgBOD/m 3 .d;对于生化性较好但有机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有机负荷宜取 1.0-2.0kgBOD/m 3 .d。进水 COD Cr >1500mg/L 时,HRT 为 10-18h;COD Cr 为 1000-1500mg/L,HRT 为 8~12h;COD Cr低于 1000mg/L,HRT 为 6-10h;(4)出水引入二级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表面负荷 0.5-1.0 m 3 /(m 2 ·h),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 8-12h。(5)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BAF)。气水比(3-5):1,BOD 5 负荷 2.0-5.5kg/(m 3 .d),NH 3 -N 负荷0.35-0.7kg/(m 3 .d),水力停留时间 2-2.5h,反冲洗周期 2-10d。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西制造职业学院”)是2020年4月1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20年5月11日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公布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建设和管理、自治区教育厅业务指导,是全区第一所制造类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即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宝源南路29号,校园占地面积800多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8.0亿元。目前,学院已完成投资6.5亿元,建成教舍、实训厂房、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主体功能建筑11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教学、运动、实训、住宿、行政、活动等六个功能区,具备3000名在校生规模的办学能力。校园依山傍水,风景与环境优美,建筑设计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个求学成才的好地方。学院所在处有贵(阳)南(宁)高铁经过,建设有南宁北站,将建设南宁市至东盟经济开发区轻轨连接南宁市地铁二号线,有公交专线抵达,交通便利。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学院招生办学和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把培养制造类行业企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广西“14+10”、“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等国家、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等职教原则,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为全区全国的(智能)制造业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专业设置与服务面向以农业与环境、装备制造、电子电气、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和主体,不断拓展面向财经商贸、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行业领域。目前,设立了农业与环境工程学院、装备制造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财贸管理学院六个二级学院。首批招生专业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6个专业。目前学院拥有教师130多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8人,聘请了区内外制造类行业企业领域享有较高声望的区内外职教2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学院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办学”、“工学交替”、“引企入校”等方式,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培养以制造类为主的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院已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鸿准公司、纬创资通、立信门富士纺织机械(中山)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三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上止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60多家公司合作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培养和造就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渠道稳定。 学院确立“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拓展东盟”的办学定位,以“以服务制造行业企业为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修德练技,创业报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以“新起点、高标准、严规矩、赶上队”为工作要求,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衔接等一体化办学模式,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达到规模中等、特色鲜明、质量上等、持续发展,并基本构建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和基本达到全国“双高”水平的高等职业学院。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是面向车间内部的管理系统,而且在企业范围的信息集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面向工厂的管理系统,MES通过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料跟踪等系统功能,对产品订单、质量、设备、资源等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作为将ERP等业务系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神经系统,MES将来自ERP系统的计划信息转化为指令下发到过程控制系统,并从过程控制系统中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向ERP系统及时地提供生产实际状况信息。 我们自2000年开始致力于钢铁企业MES的科研开发和系统应用,目前可以提供包括订单和库存匹配、交货期承诺、生产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作业排序、动态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物料跟踪、成品库管理、预防性设备维护、轧辊和机架等热工具管理、生产工艺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对外接口等功能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面向钢铁制造流程的MES系统
我公司在吸收与创新基础之上自主研发成功面向钢铁制造流程的MES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整个钢铁制程流程(炼、铸、轧三大工序)的生产组织与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运行,支持“MTO+MTS”混合生产组织方式,可用常见的ERP套件进行集成,以实现企业的“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钢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生产组织以产线有限产能为约束、保证订单交货期前提下、最大化设备产能为目标,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系统采用三层C/S+B/S混合架构,支持多种运行平台,数据安全性高; 支持钢铁企业“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生产组织策略; 支持板带生产线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订货方式下生产组织,支持“标准+a”质量管理方式; 支持铸轧之间多种作业衔接方式,如CCR、DHCR、HCR、专用炉混装等; 基于“件次”的作业计划,并与存货管理系统全面集成;可与常见过程控制系统集成; 采用该系统后可规范企业的管理操作,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库存水平,缩短物流周期和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组织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为ERP系统运行提供支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自 1993 年开始增材制造(3D 打印)技术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多种增材制造工艺和装备,建立了以快速制造系统为特色工程应用的研究队伍,产生了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团队依托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在高分子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等方面取得进展,多项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平。为推动 3D 打印技术的产业化,在 2000 年成立“教育部快速成形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市场经营主体为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2007 年成立“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市场经营主体为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支撑产品快速开发的快速制造系统,研制、生产和销售 16 个型号的激光快速成型设备、快速模具设备及三维检测设备。同时开展快速原型制作、快速模具制造以及逆向工程服务。产品在全国各院校、汽车、电器等企业销售应用十多年,客户近万家。近年协助政府和企业在多个地区成功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推广基地、快速成形制造服务制造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
依托学校与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北京京仪自动化研究总院共建的烟台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创新研究院,开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和智能制造系统,其中“4-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可负载7kg-200kg;自主视觉引导+二维码定位的AGV,两轮差动、麦克纳姆轮全向,可负载20kg-2000kg。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向无轨堆垛机、AGV、工业机器人等,在自主研发MES、车管调度、WMS系统监控下完成一系列智能制造和组装,打造了“汽车制动油泵壳体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精密铸造工厂”等一批系统集成示范项目。 为服务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制定了烟台红富士苹果等级分选省级标准,研发了无损伤智能分选与包装及冷风库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信息采集与分级子系统、智能输送调度子系统、苹果排面子系统、机器人智能装箱子系统,整线状态监测与数据库子系统。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有效结合近红外光谱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苹果糖度、色泽、果形、霉心病、果锈、重量等21项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新的分级标准,对苹果重新进行分类分级,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分选效率2个/秒,磕碰率控制在1%以下,装箱速度达到1个/秒。通过该系统,开展苹果大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全链条标准化苹果大数据综合运营平台,现从苹果单一价值到资源价值的跨越,从而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