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合肥工业大学国际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5-27
安徽工业大学魏先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实践
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11
工业镜头,工业摄像机镜头,工业相机镜头
产品详细介绍工业镜头,工业摄像机镜头,工业相机镜头(工业放大镜头、工业CCD镜头,工业缩放镜头,工业显微镜头、工业倍率可变微距镜头、工业近摄镜头)陕西维视图像专业研发生产镜头,工业镜头,放大镜头,广角镜头,放大工业镜头,连续放大镜头,自动化工业镜头,远心镜头、镜头配件,工业相机、工业摄像机,工业摄像头,工业相机镜头,CCD工业相机,CCD工业摄像机,工业数字相机,智能相机,网络工业相机,显微工业镜头,数字显微,工业显微镜,显微检测,显微成像,显微镜电子目镜,机器视觉光源,LED光源,背光源环形光源等.CCD镜头,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广角镜头特点:高清晰,大倍率,光学无畸变,超低失真设计,高对比度,采用焦阑法,测量误差少,能配合百万像素以上1/3,1/2,2/3工业相机使用用于高精确测量、检测、定位等机器视觉系统中。目标位置检测的定位应用以及尺寸测量应用。工业放大镜头(可变焦距、可变光圈工业镜头):工作距离30mm-70mm, 光圈可变,视场范1mm,2mm,3mm,4mm,5mm,6mm,8mm的工业放大镜头。CCD镜头,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广角镜头参数对照表 单位(mm)型号 VS-M1023工业大镜头 VS-M1024广角镜头 VS-M1025工业放大镜头 VS-M0900工业放大镜头 VS-M0910工业放大镜头 VS-M0745工业放大镜头 VS-M0850工业放大镜头放大倍数 10X-70X 15X-75X 20X-90X 15X-100X 12X-108X 42X-270X 45X-300X物距CM 4.5-13.5 10-24 6.3-7 4.5-18 9.5-18 9 8.5-14视场范围MM CCD板面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1/3〞 CCD 18 5.5 15.5 3 4 1.6 18 9.5 18 9.6 8.6 1 7.6 0.41/2〞 CCD 21 7 18 4 5 2 20 5 16 9.5 9.6 2 10 11/2〞百万像素相 机 15 6.5 14 3.5 4.7 2 22 5 20.5 3 5.6 2.3 5 1.2接口 C 或CS C 或CS C 或CS C 或CS C 或CS C 或CS C 或CS外形尺寸 φ30*63 φ30*75 φ30*88 φ39*108 φ46*170 φ25*220 φ30*220备注 物距可变、光圈可变、焦距可变、放大倍数可变 物距可变、焦距可变、放大倍数可变φ30*220外形尺寸图                   VS-M1023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1024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1025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0900 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0910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0745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      VS-M0850\工业镜头,工业放大镜头广泛用于丝网印刷机械、贴合、切割、PS打孔机、PCB补线机、PCB打孔机、玻璃割片机、点胶机、SMT检测、贴版机等工业精密对位、定位、零件确认、尺寸测量、工业显微等CCD视觉对位、测量装置等领域。  机器视觉图像采集产品专业研发制造商--维视图像(Microvision)http://www.xamv.com     http://www.Microvision.com.cn西安市南二环东段1号东方广场1号楼14层   xamv_123@hotmail.com 联系人:周小姐服务热线:(029)82213182 82213183 82306711  82306317  13279212018  15829900262 传真:(029)82306711Email:xamv123@126.com  北京::010-51391385  13522851886       上海: 13917389523  深圳:  http://www.Microvision.cn  13714564541   
陕西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工业仪器相机,微型工业相机,低照度工业相机
产品详细介绍  工业仪器相机,微型工业相机,低照度工业相机                                                                                                                                                                                                       微型相机,微型摄像机, 高清微型相机,机器视觉微型相机,机器视觉微型摄像机,高清微型摄像机,医疗相机,医疗专用相机,微小型医疗相机,医用X线影像系统,高清DSP缩放工业相机,工业缩放相机,高清DSP缩放工业相机,云台缩放相机,工业检测相机,微型工业检测相机,低照度工业相机 一、VS-902专业级机器视觉及工业仪器相机,工业检测专用相机,工业仪器相机 (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仪器设备使用)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902HC工业检测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0.5lux >48dB   250g 38*38*60 VS-912HC工业仪器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520线 0.1lux >52dB   250g 38*38*60 VS-902H 工业检测相机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01lux >54dB 250g 38*38*60 VS-902B工业仪器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01lux >54dB 200g   34*34*58 VS-902H3工业检测相机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003lux >54dB 200g 34*34*58   二、VS-808小型高清晰工业相机,小型相机, 高清小型相机  (机器视觉及工业检测仪器设备使用)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808HC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0.5lux   >48dB 350g 43*43*57 VS-818HC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520线    0.1lux   >48dB 350g 43*43*57 VS-808H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01lux >48dB 350g 43*43*57   三、VS-250D高清晰医疗影像及工业仪器相机,医疗相机,医疗专用相机,小型医疗相机 (体积小巧、色彩真识、层次感强、清晰度高)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250D工业仪器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0.5lux >50dB 250g35*35*63 VS-250DH工业检测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540线 0.1lux >52dB    250g35*35*63       VS-250DM工业仪器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05lux >54dB 250g35*35*63                      四、VS-9xxHC专业级医学及机器视觉工业相机,医用X线影像系统 (手动电子快门控制、手动强光抑制控制、手动白平衡控制)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线)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906HC医疗相机 1/3"SonyEX-VIEWCCD 795*596   520 0.1Lux   >52dB 250g 41*41*65.5 VS-908HC医疗相机 1/3"SonyEX-VIEWCCD 752*582   540 0.1Lux >52dB 300g   43*43*63     五、VS-600系列高清晰低照度小型工业像机,低照度像机,高清工业像机 (体积精小、结构紧凑、清晰度高)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616HC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1.0Lux   >48Db 12*12/16*16 VS-616H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5Lux   >52dB 12*12/16*16 VS-620HC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1.0Lux   >48dB   20*20 VS-620H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5Lux >52dB 20*20 VS-625HC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1.0Lux   >48dB   26.5*25*20 VS-625H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5Lux >52dB  26.5*25*20 VS-630SC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480线 1.0Lux   >48dB   30*30*18/34*34*18 VS-630SM高清工业相机 1/3" Sony CCD 752*582 600线 0.05Lux >52dB   30*30*18/34*34*18   六、VS-8XX高清DSP缩放工业相机,工业缩放相机,高清缩放相机 (内置变焦镜头、带菜单调节、电子快门可调、自动聚焦、可软件控制)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870HC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480线 0.5Lux >48dB 345g 100*58*60 VS-870H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600线 0.01Lux >48dB 345g 100*58*60 VS-880HC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520线 0.01Lux >52dB 500g 100*57*62 VS-880H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600线 0.001Lux >52dB 500g 100*57*62 VS-890HC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520线 0.3Lux >60dB 570g 127.5*61*75 VS-890H工业缩放相机   1/4〞CCD 795*596 600线 0.02Lux >60dB 570g 127.5*61*75   七、VS-900智能云台缩放工业相机,缩放云台相机 (自带云台、内置变焦镜头、菜单调节、电子快门可调、自动聚焦)  工业相机型号 成像元件   分辨率 水平解析度 最低照度 信躁比 重量        尺寸(mm) VS-900HC云台缩放工业相机 1/4〞CCD   652*582 520线 1Lux   ≥52dB   156*137*140 VS-900H 云台缩放工业相机 1/4〞CCD   752*582 520线 1Lux ≥52dB   156*137*140   机器视觉图像采集产品专业研发制造商--维视图像(Microvision) http://www.xamv.com      http://www.Microvision.com.cn 西安:62291010 (中继线)   传真:(029)82306711   Email:xamv123@126.com 北京:010-51296530(中继线)   13522851886   www.mv186.com. Email:tuxiangmv@126.com 深圳:13714564541    http://www.microvision.cn  Email:SHZ@AFTvision.com 上海:13917385923      
陕西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嘉船舶数据传输系统
海嘉船舶数据传输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与数据处理手段,系统利用高带宽卫星通信和5G网络,提供了更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其整合物联网技术,能够从多种传感器源头实时获取船舶多维数据。创新的数据压缩和加密算法确保了数据传输的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系统对海上数据流量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了传输的稳定性。
厦门大学 2025-02-07
海嘉船舶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
海嘉船舶数据采集与分发系统创新性突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采集。系统在通信方面采用了独特的混合通信方案,融合卫星通信、物联网技术,确保了信息的高速传输和覆盖范围。创新的数据处理算法实现了实时数据分析和异常检测,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厦门大学 2025-02-07
网络投诉数据综合数据系统
网络投诉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是针对网优投诉数据简历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地址库信息,利用多种识别机适配算法,对投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投诉数据的地点信息、用户信息、工单号、流水号、投诉内容、投诉分类等,实现投诉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深圳市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8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国家二类特色专业,4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一流专业。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收了江西省第一个外籍博士后。2017年获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有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创新团队,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南昌市优势科技创新团队3个。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3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较为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2个。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建有江西省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个、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基地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高水平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众创空间1个。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0余万人,涌现了6名院士,14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模范教师,大多数成为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目前全省100个县市区的现任书记县长中有近30位为农大毕业生。与全省80%以上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和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二五”以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 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共绘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2-01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和“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专业结构。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 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或领域。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7个一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一个“A-”的好成绩,得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本科专业7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3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5门。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园林”和“林产化工”专业被列入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林学类等8个专业类和英语专业等23个专业列入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林学类专业(林学、园林、森林保护)和林业工程类专业(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自199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0项。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6200余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建设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80余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00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聘院士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1个。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1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0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2个。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49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66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校每年在研课题1000多项,近年来,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8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400余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获得专利1500余项,有3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6项;部、省级奖励300项。学校主办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林业工程学报》和《室内设计与装修》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和《林业工程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SCD核心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7—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 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开放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多模式、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暑期海外文化交流、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与世界名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3+1+1)、德国亚琛工业大学(3+1)、美国西来大学(3+1+1)、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3+2)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积极拓展海外留学生生源,每年接收近400名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 学校占地面积1072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80多万册,电子图书580多万册。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 学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哲、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长期稳居国内大学排名75名左右。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199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395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5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现任党委书记王斌伟,校长刘雅红。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98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5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约337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1人(正高级473人,副高级819人);博士生导师298人,硕士生导师1314人;院士、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78人次,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等省级人才203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7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研究生5千余人。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含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2个,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1个(农业农村部),国家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5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8个,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分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农村部植物及植物用微生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广东省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木材及木制品检验站均设在学校。 学校教学服务条件优越。图书馆藏书920.27万余册(含电子文献);校园网可与互联网千兆高速互联;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视听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设备,可为师生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条件的各种手段;有直接为大学生服务的校内外语教学广播电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有13个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和548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有4个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各类运动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六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组建了中英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中巴农业研究院等一批国际科研平台,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假期交流项目;与港澳台地区一些大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加强。每年都有大批国(境)外学者来校交流和讲学。学校先后派出大批骨干教师到国(境)外进修、攻读学位或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和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华南农业大学将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四个服务”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强农兴农的担当使命,强化农业与生命科学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推进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融合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朝着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华南农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