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膜法有机废气(VOCs)回收处理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膜法VOCs回收技术,该技术针对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理化性质的不同,开发出具有优先渗透有机物,截留空气的高性能分离膜,实现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的分离,达标排放净化空气。有机物在分离膜渗透侧获得浓缩,以较低的能耗冷凝收集回收有机物。其特点是操作简单、能耗低,与石蜡油回收正己烷相比,节能70%以上。该技术及所使用的分离膜已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且该技术同时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利用和有机废气的清洁排放。因此具有分离效果好、排放浓度低、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和能耗低等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煤泥粉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跌落式煤浆预处理装置。本发明至少包括跌落箱以及分级跌落系统,分级跌落系统上方相应布置浮选剂进料部和煤浆进料部,分级跌落系统包括呈空间分层布置的滑板,逐层布置的各滑板彼此首尾衔接形成供煤浆及浮选剂混合和行进的通道,装置还包括分料单元,分料单元至少布置于其中一层滑板的出料端处,分料单元的分料端位于该层滑板上煤浆的低灰分粗颗粒和高灰分细泥抛落路径的分层面处。通过分料单元的对于高灰分的细泥和低灰分粗颗粒的剥离效果,不但起到了最大程度地减轻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的污染的作用,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浮选剂的实际投入量,以有利于控制其预处理成本。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XM-QX气胸处理训练穿刺模型
XM-QX气胸处理训练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QX气胸处理训练穿刺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仿真度高。 ■ 模拟了一成年男性上半身躯干结构,体表标志明显,锁骨、肋骨、胸骨、乳头等可明显触及,便于操作定位。 ■ 可在锁骨中线、腋前线进行气胸穿刺训练及穿刺后护理,穿刺位置可为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进入胸膜腔时落空感明显,正确操作后可引流排气。 ■ 脚踏式充气方式,简单实用。 ■ 皮肤、穿刺囊可更换。 ■ 可反复进行练习。   二、标准配置: ■ 气胸处理训练穿刺模型:1台 ■ 充气泵:1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录播音频处理平台(基础录播型)
◎无可挑剔的本底噪声 ◎十路麦克风48V幻像供电 ◎不发言通道电平自动衰减,有效降噪 ◎先进声控电路设计,声控开关自动切换 ◎自动话筒开启,有效抑制啸叫 ◎无损音效处理,声音原汁原味再现 ◎总输出高、中、低音调调节 ◎特有环境噪声消除功能,嘈杂环境清晰录播 ◎匹配录播系统要求,优化输出端口电平,无需经调音台,直接使用 产品介绍:            本会议、录播音频处理平台主要针对精品课堂录播、多媒体教室录播、班 班通互动课堂录播、法庭录播、审讯室录播、本地和远程会议录播等工程应用 针对音频采集和现场扩声的需要而特别研发的音频处理产品。     本音频处理平台根据录播系统工程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专门研究开发,采用 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配相应的模块组合,为工程需要提 供最适合的应用方案,节约工程投入。为迎合录播系统应用的多样性需求,开 发人员为本平台设计了丰富全面且可调的各类接口和设置,可以衍生出丰富多 样的搭配使用效果,游刃有余的应对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同时也有效避免了 系统平台对其他音频中介调节设备的依赖,如调音台等,节约高效。     本平台具备10路自动混音、针对性的主动环境噪声消除、一流的全自动啸 叫消除、远程主动回声消除等全面卓越的功能,各功能模块灵活配置,您可以 根据具体工程需要,轻松用组合出高效的配置,有效解决在各种录播工程中遇 到的几乎所有的音频问题。     感谢您选用我们的产品,如使用过程中,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还有 没法解决的音频问题,请随时与您的销售商联系,向我们及时反馈您的问题, 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产品。   技术参数:
恩平市雅克音响器材厂 2021-08-23
供应华宇新锐SDG废气处理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名称:  湿式废气处理设备 产品介绍: 1、整体为玻璃钢或聚氯乙烯材质。2、设备规格: 600-1500(直径)X2500-4500(高)。3、设备结构:主体----水泵----贮液箱----进风段----两级喷淋----旋流板----出风锥帽等----离心风机----循环水管。4、净化气体:酸雾(H2SO4)、氯化氢(HCL)、氟化氢气体(HF)、铬酸雾(CrO3)、氰氢酸气体(HCN)、硫化氢(H2S)、氨气(NH3)、碱蒸汽等水溶性气体。5、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中和液来净化酸雾废气,气体由离心通风机压入或吸入进风段,再向上流动至第一滤料层,与第一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反应。吸收后的废气继续向上流动至第二滤料层与第二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再次发生中和反应,然后通过旋流板,由风帽和排风管或风机排入大气中。6、干式吸附吸收法碱液中和法由于其自身缺点,不适合于化验室排风净化使用。北京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可以治理多种酸雾的吸附剂——SDG吸附剂,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992年最佳实用技术和1995年最佳可行实用技术。目前该吸附剂已在多个行业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它可以净化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醋酸、磷酸等各种酸气(雾)。尤其适用于浓度小于1000 mg/m3的间歇排放的操作场所。与现有的其他吸附剂相比,SDG吸附剂在酸气净化领域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适合多种用酸(H2SO4、HCL、HNO3、HF…)场合,包括有机酸,并可对多种混合酸气同时净化。2、净化效率高,本工艺技术可以达到极高(99%以上)的净化效率,来满足不同的环保要求。3、无二次污染,SDG对酸气的净化是经吸附之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盐。废吸附剂作为无害垃圾处理。4、使用操作简单方便,只要净化系统安装完成后,就不需专人管理。一开机酸气就自动被净化,运转一段时间,吸附剂饱和后,换上新吸附剂便可继续使用。5、不受使用条件和场地限制,净化设备分为多种形式,可安装在室内或室外,冬季不需作防冻处理。6、使用安全吸附剂不溶于水,使用前呈弱碱性,饱和后呈中性。吸附剂耐温可达300℃,无燃烧危险。
石家庄华宇新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实验室废气处理系统设计
产品详细介绍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是致力于提供现代实验室整体系统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及售后服务的专业性公司。 秉承“专业生产、超前意识、优良品质、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为此奥佩克公司汇聚了一大批具有高级技术的科技人员,配备目前最新的产品开发、生产和检测设备,遵循国际化实验室设备行业标准,以满足现代化、专业化、人性化为原则,在产品中不断融入欧、美等先进国家实验家具设计之风格,并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开发了美观大方、设计科学、功能完善、结实耐用的实验室家具,且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研制了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优质产品,获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科学、规范、标准的实验室不但需要功能优越的实验室具,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整体效果。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在长期的项目运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及施工经验,根据不同的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在规划设计与生产安装上,都充分考虑实验室整体的布置、给排水、电路、供气及通风系统的科学与合理性,并与实验室地面、墙体、天花吊顶、隔断及安全应急设施的具体布局结合起来,使实验室在整体上、功能上、安全上都达到科学与完美,做到卓越而又服务周到的交钥匙工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先进、舒适与优质的实验工作环境。 打造行业“钻石”品牌,奥佩克期待与您携手共进!  
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焊烟处理设备专用真空泵
产品详细介绍焊烟处理设备专用真空泵的安装注意事项   1、必需使用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来加紧螺丝;   2、最好能使用橡胶缓冲胶来承受焊烟处理设备专用真空泵的重量,特别是大功率的真空泵,必不可少;   3、对于某些对噪音有要求的场合,可以加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一般情况下,大约在5dB左右),消音器安装在进风管道或出风管道的末端;   4、对于某些对噪音要求很高的场合,可以根据机器本身的条件,加上一层消音绵,即可满足现场的噪音要求,具体可咨询真空泵的厂家或专业的噪音治理公司;   5、在使用消音绵消音时,注意真空泵与箱体的距离,注意焊烟处理设备专用真空泵的通风与散热,注意使用橡胶缓冲胶来承受真空泵的重量,具体需要咨询真空泵的厂家,如首普升鸿(台湾品牌),西门子等;   6、焊烟处理设备专用真空泵的进出风口管道连接,应使用软管连接,以隔离震动。
首普国际机电有限公司东莞销售部 2021-08-23
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
产品详细介绍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的工作原理      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当叶轮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风向标促使气体向前向外运动,从而形成一系列螺旋状的运动。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叶轮刀片之间的空气呈螺旋状加速旋转并将泵体之外的气体挤入(由吸气口吸入)侧槽,当它进入侧通道以后,气体被压缩,然后又回复到叶轮刀片间再次加速旋转。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当空气沿着一条螺旋形轨道穿过叶轮和侧槽时,每个叶轮片增加了压缩和加速的程度,随着旋转的进行,气体的动能增加,使得沿侧通道通过的气体压力进一步增加。焊烟处理专用高压热风机当空气到达侧槽与排放法兰的连接点(侧通道在出口处变窄),气体即被挤出叶片并通过出口消声器排出泵体。
首普国际机电有限公司东莞销售部 2021-08-23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
(null)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 2021-02-01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获批立项,2005、2014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工业优秀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院党委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委”,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现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会员、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附设单位、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单位、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援助赞比亚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会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万千项目”院校。 学院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350多年建城史的咸阳市区,东临省会西安25公里,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5公里,陇海铁路、郑西高速客运专线傍校而过。学院占地面积650亩,校外教学用地1200亩;建有校内196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训基地。图书馆文献总量130万册,电子图书4565GB,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同时开通,校园网出口带宽3.5G,教学区和办公区无线网覆盖,涵盖“一卡通”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系统、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库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运行有序。建有文体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400m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新教学楼、新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学院学生总数近20000名,专职教师及职工1080名,建院以来教授累计92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0人)、副高职称以上40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51人,389人曾赴美、德、日、澳等国(境)外研修学习。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1人当选国家督学、67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专指委、教指委主任委员、委员。近年来,教师主编教材获国家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68本,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4799篇,其中核心期刊 3054 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111篇;承担省(部)和咸阳市科研项目121多项,获得国家专利273项,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地厅级科研进步奖5项;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部分内容1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9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成果共计37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00项。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数控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体育部、继续教育中心等10个二级学院、三部一中心。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形成了以大专层次的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融以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全日制高职教育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专业设置立足产业急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65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校本教材54本、省级优秀教材14本,拥有国家级优秀多媒体课件30个。 学院秉承“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校训,倾力“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充分依托牵头组建的“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技术训练中心,携手省内外54家国家级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级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繁荣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推进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1054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奖项410项;获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29项。 学院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起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定期举办的校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便捷平台。依凭厚实的行业基础,学院与国内5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达174个,毕业生就业面向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人才输出立足陕西覆盖全国29个省市。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在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等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占到65%以上,23名优秀毕业生入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涌现出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最美青工、陕西省技术能手等新一代典范。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积极服务社会,附设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陕西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现是陕西省“人人技能工程”实施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咸阳培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数控基地”牵头单位。拥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培训基地4个,“陕西省模具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等5个省级培训基地”。 六十余载兴学育才、求强思变,形成了陕西工院人“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品格,打造了一批全国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的品牌专业;造就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优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名片学生。学院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办学理念,显著的办学成效,为培育新时期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充满信心,豪情满怀地走向美好未来!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