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具有抗凝血、抗缺氧作用的黄芪収酵液
采用中药与微生物共发酵技术,以甘肃道地药材黄芪作为发酵培养基主料,以食用平菇作为中药发酵的出发菌种,对中药黄芪进行发酵,制备中药发酵液。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黄芪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和抗凝血功效,黄芪发酵液可应用于相应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的研发。 
兰州大学 2021-04-14
板材数控分区压边充液拉深液压机
板材数控分区压边充液拉深液压机(Ⅲ)是在生产型(Ⅰ型)和研究型(Ⅱ型)基础之上开发和研制的又一新型设备,设备图和主要技术参数如图所示。可制造铝合金板、不锈钢板、钛合金板、铜合金板、碳素钢板等复杂曲面结构件。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YHF29-100/60 总压力:1000kN 最大总压边力:1-600kN 分区变压边力:4×0-150kN 变液压力:0-25MPa 主缸最大行程:600mm 压边缸行程:400mm 工作台面:600×600mm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电液控制系统开发专业
计划引进电液控制系统开发专业人才,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共同开发,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并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引进方式可全职引进,也可柔性引进。
山东塔高矿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6-23
Acura manual 865系列连续微量分液器-整支灭菌
产品详细介绍Acura manual 865系列连续微量分液器用于连续分配微量液体,分液体积由数字化调节。所有与液体接触材料由惰性材料制作,化学兼容性极佳。可与试剂瓶或注射器通过接口连接,也可通过插管与试剂瓶相连。校正简单易行,用户可自行校正。每支分液器均有单独的序列号和QC证书。整支分液器可高压灭菌。 产品优势更加智能可靠的体积调节装置单手可完成体积设置大且清晰的数字显示,任何角度可以观察到TM 专利的Justip 吸头推出杆高度可调设计一键式校准系统无易损部件防震,可紫外线和121℃整支高压蒸汽灭菌CE认证,IVD体外诊断许可证用于识别量程的彩色帽3年质保 更舒适的移液(1)移液器适合于所有戴手套或者不戴手套的操作者专利的人体工程学外形设计,更轻的重量和活塞滑动阻力高精度连续分液(2)精加工的阀门分液装置保证了高精度连续分液操作即校式校正系统(3)(4)无需特殊工具的即校式校正系统用户可随时对移液器自己进行校正,也可以委托SOCOREX 在中国的标准实验室进行校准 
深圳市诺亚迪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Inertsil ODS-2 C18液相色谱柱
产品详细介绍Inertsil ODS-2:Inertsil ODS-2是在微孔径150Å的球状硅胶化学修饰十八烷基,最大限度实施硅烷醇基封尾的高惰性填料,适合分离宽分子量范围的化合物。载炭量较大,固定相表面的疏水性较强,因此与非极性化合物间的作用力比较大,非极性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能力就越强,相同条件下,载炭量越大的色谱柱非极性化合物峰出来得越晚,在分离成分复杂样品的很多时候分离效果更好。色谱柱参数:※基体:2系列高纯度硅胶※粒径:5μm※微孔径:150Å※化学键合基团:十八烷基※端基封尾:有※含碳量:18.5%※USP号:L1订货信息:5μm 长度/内径(mm) 2.1 3.0 4.0 4.6150 5020-01121 5020-01122 5020-01123 5020-01124250 5020-01125 5020-01126 5020-01127 5020-01128【保护柱】填料名 粒径 长度(mm) 目标色谱柱的内径(mm) 内径(mm) 更换用小柱E(2根一组) 更换用小柱E套件(小柱E2根+小柱保护柱套)Cat.No. Cat.NoInertsil ODS-2 5μm 10 2.1、3.0 3.0 5020-08515 5020-085254.0、4.6 4.0 5020-08510 5020-0852020 2.1、3.0 3.0 5020-08565 5020-085754.0、4.6 4.0 5020-08560 5020-08570
深圳市诺亚迪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昨非 全自动移液工作站-文鳐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19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揭示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梁赛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在《自然》子刊《自然·食品》(Nature Food)以研究论文形式在线发表(Network resilienc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has shifted by natural flows, fertilizer use and dietary transitions between 1600 and 2012)。该研究分析了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研究结果表明,受自然流动、化肥使用和饮食转变的影响,近几十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 磷元素是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一种必要营养元素。对人类和生态系统而言,磷循环网络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仍能持续保障磷供给的能力(即韧性)至关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通过磷元素代谢路径分析来研究磷资源使用和磷排放问题,较少关注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首次综合运用生态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600-2012年间中国磷循环网络的韧性进行了测度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表明:为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需求,中国磷循环网络从由土壤自然磷流主导转变为由化肥生产的工业磷流主导,并不断强化。这种变化降低了网络中的冗余路径,从而导致近几十年来磷循环网络的韧性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磷的单向流动,进一步降低了磷循环网络的韧性。特别是在2000-2012年间,由于人群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比重不断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下降了11%。如果按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冲击和干扰下,磷供应会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提高磷循环网络的韧性,本研究提出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农田到餐桌”食物供应链效率、减少化肥使用、提升磷循环率等措施,并进一步量化这些措施对磷循环网络韧性的提升程度。此外,本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也适用于分析其他地区和资源的网络韧性,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领衔,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中心和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美国陶森大学、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梁赛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余亚东副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杨志峰院士对论文完成给予了重要指导。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以单嘧磺隆为主体的谷间除草剂新配方的开发与研究
项目简介: 本课题组在 2013 年与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合作,进行 了“新谷友 1 号”的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表明,“新谷友 1 号”(单嘧磺 隆·除草剂 A 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下,用量 683.7ga.i/hm2 时除草效 果优异,杂草株防效达到 86.9%,杂草鲜重防效高达 96%以上,对谷 子安全。“新谷友 1 号”比谷有每公顷有效用量降低了近 260g,每公顷 节省用药成本约 5.8 元,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对农业生态环境 的污染。2014 年 4 月份我单位继续与河北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合 作,第二次进行了“新谷友 1 号”的田间小区试验。 项目特色: 单嘧磺隆防除阔叶杂草优异,除草剂 A(由于涉及专利问题,此 除草剂暂时保密)对单子叶杂草防效好,对阔叶杂草防效差,因而除 草剂 A 与单嘧磺隆的混用,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而 且可以延缓杂草抗药性、降低除草成本。因此我们合成以单嘧磺隆为 主体,除草剂 A 为辅助的谷田除草剂新配方“新谷友 1 号”。通过单嘧 磺隆与除草剂 A 联合毒力试验,最佳用药量试验,确定了二者混用的 最佳配比和最佳用药量,其最佳用药量为 626.5-756.8 ga.i/hm2。 市场应用前景: 按照我国 3000 万亩的谷子种植面积计算,谷田人工除草的成本一年就需要 45 亿元(谷田每亩的人工除草成本为 150-180 元)。根据 目前市场价格平均谷子每亩的经济效果已经玉米收益的三倍,谷子目 前市场价格为 7.0 元/kg,玉米的价格为 2.2 元/公斤,并且谷子的亩产 量已经达到 1000 多斤。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谷田除草剂在我国的市场 前景很好,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谷田除草剂每亩的零售价格 8-10(农 民可以接受)。3000 万亩的谷田种植面积将会带来每年近 3 亿元的销 售额。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本产品在产业化过程中需要 2 年左右的时间办理农药登记证。其 存在的主要风险为“新谷友 1 号”上市后由于部分农民的使用不当或 在特殊天气,特殊土壤条件下使用时可能会产生小面积的药害问题。 本项目正处于中试阶段,可提供样品,采取合作方式,投资规模为 60 万。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复合酶水解瓜尔豆胶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甘露寡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酶水解瓜尔豆胶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甘露寡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瓜尔豆胶溶液、甘露聚糖酶和半乳糖苷酶混合,水解、过滤、脱色、离子交换和浓缩;无水乙醇沉淀和干燥。本发明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供了一种来源;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中间产物—含半乳甘露寡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糖浆,该糖浆的重均分子量约为13700Da;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水解率及半乳甘露聚糖转化率高、产物易于分离,制备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重均分子量约为14600Da,甘露寡糖的聚合度在2‑5之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