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井巷工程特大塌方治理综合技术
国内外几乎所有地下矿山井巷工程(包括隧道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塌方问题。其中,特大型塌方占所有塌方的10%左右。塌方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工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巨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国由于塌方造成的人员伤亡356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塌方的预防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是长期困扰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大技术难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从1993年围绕这一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其中以下技术构成了本项目的特色: 治理主溜井特大塌方的托斗法施工技术; 松散岩土层非套管成孔技术; 插筋劈裂锚固注浆技术; 分层多次高压注浆预应力锚固技术;双泵双液注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2年成立烟台市技术学院;2005年烟台市轻工技校和烟台市纺织中专整体并入;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2015年,被批准为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山东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基地”、“烟台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烟台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占地总面积864亩(含实习工厂),建筑面积213248.07平方米,固定资产5.26亿元,馆藏图书67.4万册,电子图书4047GB。建有135个实验、实训室(车间),6个应用技术研究所,30个校内实践基地,11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 学院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设机械工程、电气与新能源工程、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航空服务、动力工程、工业技术应用八个系,学院办学“立足开发区,服务烟台市”,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实现就业理想”的办学特色,聚焦现代制造业、服务业,贯穿从设计、制造、营销、管理到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精心打造高端制造、汽车技术、信息与传媒、轨道交通、商贸流通、现代服务六个专业群,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省级试点学校,是烟台市首所也是唯一一所开办轨道交通专业的高职院校。学院参与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拥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示范和品牌专业群3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教改项目20项,省级教学资源库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新型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69人,教授、副教授18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85.4%,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省首席技师”2名、“省教学名师”3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省技术能手”5名、烟台市首席技师6名、烟台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市级突出贡献技师7名、高级技师144名、市级技术能手18名。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获得政府科研成果奖53项;纵向科研立项267项,校企合作或自主研究科研立项120项;出版著作、教材163部;发表学术论文1817篇(其中SCI、EI等82篇、北大中文核心218篇);取得专利授权301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2项,2014、2015、2016年、2017年“专任教师取得专利数/专任教师总数(%)”分别达到7.14、7.45、7.67、7.44,连续四年超过7.0以上,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中位数。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探索完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将思政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系、院、市、省、国家五级竞赛机制,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人人参与 的竞技文化。学生近三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600人次,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前茅。毕业生合格率、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98%以上,就业率达到98%以上,广泛分布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LG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学院实习工厂(烟台铣床附件厂)拥有资产达1.5亿元,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所生产的20大系列、800多种规格的机电产品销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先进企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文化的熏陶。 学院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依托行业、产学研联盟,以项目为纽带,与烟台市及周边17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院、系部通过办学理事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建成2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合作,成为山东省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学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哈尔博格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等高等学府开展联合办学。现已发展成为融高等职业教育、专本贯通培养、技工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本科、在职研究生)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 学院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备完善的“奖、贷、助、减、补”等多位一体的助学服务体系和“校、系、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学院建有2000多平米的青春创业孵化园,可同时容纳20余个项目入驻营业,学生自主管理,项目完全免费,是我院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学院建有各类学生社团150余个,建有志愿服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10余个。学院每年举办大学生体育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节,形成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 学院秉承“好学敏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建设“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养成“厚德、精技、严谨、关爱”的教风和“明德、尚能、友善、笃行”的学风,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实绩,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德育优秀高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人才需求:与仪控相关和化工相关的技术岗位人员
与仪控相关和化工相关的技术岗位人员
山东浩宇能源有限公司 2021-09-09
人才需求:与仪控相关和化工相关的技术岗位人员
与仪控相关和化工相关的技术岗位人员
山东腾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021-09-09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广西制造职业学院”)是2020年4月1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20年5月11日国家教育部同意备案公布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建设和管理、自治区教育厅业务指导,是全区第一所制造类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南宁教育园区西片区即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宝源南路29号,校园占地面积800多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8.0亿元。目前,学院已完成投资6.5亿元,建成教舍、实训厂房、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主体功能建筑11万平方米,基本建成教学、运动、实训、住宿、行政、活动等六个功能区,具备3000名在校生规模的办学能力。校园依山傍水,风景与环境优美,建筑设计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个求学成才的好地方。学院所在处有贵(阳)南(宁)高铁经过,建设有南宁北站,将建设南宁市至东盟经济开发区轻轨连接南宁市地铁二号线,有公交专线抵达,交通便利。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学院招生办学和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各项工作,把培养制造类行业企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己任,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广西“14+10”、“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等国家、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等职教原则,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为全区全国的(智能)制造业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专业设置与服务面向以农业与环境、装备制造、电子电气、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和主体,不断拓展面向财经商贸、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等行业领域。目前,设立了农业与环境工程学院、装备制造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财贸管理学院六个二级学院。首批招生专业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6个专业。目前学院拥有教师130多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8人,聘请了区内外制造类行业企业领域享有较高声望的区内外职教2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学院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办学”、“工学交替”、“引企入校”等方式,深化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努力培养以制造类为主的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院已与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鸿准公司、纬创资通、立信门富士纺织机械(中山)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广西三汇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广州上止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60多家公司合作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培养和造就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渠道稳定。 学院确立“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拓展东盟”的办学定位,以“以服务制造行业企业为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修德练技,创业报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路,以“新起点、高标准、严规矩、赶上队”为工作要求,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专升本衔接等一体化办学模式,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在国内达到规模中等、特色鲜明、质量上等、持续发展,并基本构建国际合作办学格局和基本达到全国“双高”水平的高等职业学院。
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广西林业厅、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自治区特色高校、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柳州市柳北区,校园绿树环绕、湖光倒映,风景优美,是自治区“绿色大学”。学校创办于1956年,至2016年,学校已培养各类毕业生50000多人。 学校占地面积18000亩,校园面积110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亿多元,图书馆藏书70多万册。学校设有林业工程系、园林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与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系、旅游与交通管理系、公共教育部等8个系(部),设有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016年学校设44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优质试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1个,全日制在校生 8000多名。 学校现有教师553人,教师中博士10人、硕士147人;教授19人,副教授81人,“双师素质”教师161人。拥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2支、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支、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林场、生物技术中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木业公司、园林公司、林业教育贸易公司和君武森林公园等校办企业,满足相关专业实习(实训)的需要。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具有“校中有场,场中有校,校场一体”特色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近年来相继建成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园林大棚、物流实训中心、会计仿真中心、室内设计实训基地、汽车实训等16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104间,其中,生产性实训基地7个。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国家林业局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高职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4个。此外,学校还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174个。学校作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与芬兰斯道拉恩索公司、印尼金光集团、广西高峰林场等3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 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160多项,取得较大科研成果31项,获得省部级奖励近20项,培育林木良种1个,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获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出版专著11部,主编出版教材100多部,发表科研论文1400多篇,承担了广西珍贵乡土树种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林业科技服务平台、柳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3个平台建设。学校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工组织、澳大利亚农业中心、印尼特立沙帝大学、越南林业大学、越南东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林业碳汇研究,与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合作开展桉树材性改良等研究项目。 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与全国重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本科函授教育,与广西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专本衔接”自考专业多个,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报读,在获得大专毕业文凭的同时,可获函授(自考)本科文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种近50个,学生可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办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特色鲜明、业绩突出,自2004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全区高校前列,连续13年荣获广西“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坚定不移地坚持“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林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构建“以生态技术为龙头,以工程技术为主体,以管理服务为两翼”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坚持“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实施“品牌办学,开放办学,合作办学,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六大战略,正在努力创建具有行业特色、国内一流、生态风格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高技能人才。(2017年2月27日更新)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地处“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市,毗邻武汉·中国光谷,是华中地区唯一的生态类高校,培养美丽事业建设者的摇篮;是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也是湖北省优质高职院校、湖北省技能型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十大职业教育品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占地面积729亩,校外实习基地1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馆藏书66万册。建有林业3S技术、茶叶加工、茶叶评审、病虫害防治、仪器分析、生物制药、工程测量、环境监测、花艺设计与装饰、园林植物培育、园林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施工、无人机航测、生态环境设计与修复、BIM实训、建筑工程施工、建筑模型制作、工程造价、园林古建设计与施工、室内设计、木材工艺、家具制作、精细木工、雕刻与产品设计、数媒设计、工艺美术、形体礼仪、器乐声乐、生态旅游、智慧旅游、餐饮服务、婚庆策划、数字传媒、茶事服务、财务云共享、智慧物流、新商科、京东双创孵化、智能制造、智慧林业物联网、电子产品设计、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网络综合布线、机电、工业机器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虚拟工厂、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等100多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和基地,建有“产学结合”的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工程设计研究院、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所,以及林业调查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古建筑设计、创美装饰设计、非遗传承、生态旅游、佳影传媒、婚庆策划等10个工作室,并建有12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工649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有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人员173人,外籍教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6人,“双师”素质教师316人;教师中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89人,6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名教师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3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近几年,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出版学术专著和国家规划教材500余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600余篇。学校现有生态环境学院、园林建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信息机电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中职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院1部,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开设了工程造价、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与制造、艺术设计、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园艺技术、药品生物技术、林业技术、环境工程技术、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艺与茶叶营销、会计、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森林生态旅游、婚庆服务与管理、古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等30余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职业院校林草类重点专业1个,湖北省林业职业教育品牌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6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台湾中州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校)合作共建专业及实训室,与武汉林业集团、中铁五院、武汉华测、湖北九森、棕榈股份、赛石园林集团、福汉木业集团、木德木作家居、京东集团、远洲集团、浙江横店影视集团、新华三集团、中达电子、丰林亚创等300多家大型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校内建立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先后有60余家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近三年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普遍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体,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合作举办“专套本”, 学生可同时获取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授予学士学位。近几年,学校每年还有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湖北大学、江汉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传媒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进行全日制学习深造。党的十九大提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学校将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改革活校、创新强校”的办学思想,践行“心修自然,强技养德”的校训,坚持以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走行业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开门办学之策,把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谱写新时代学校工作新篇章。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CFD技术数值模拟与工程研究
工程问题涉及的学科面越来越复杂,技术难度越来越大,依靠过去单一的实验方法已很难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求综合各种技术方面、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来解决生产中的重大课题是工程界必然的发展趋势。工程数值模拟是指:针对某典型过程的特殊应用要求,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数理方程及必要的物理、化学模型)及数值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评估在给定条件下的工程设计合理性,并确定修正措施的过程。CFD技术(CFD数值模拟):CFD技术--流动、传热、传质、燃烧、多相流、化学反应、流变学、非牛顿流体等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分析技术的总称。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技术研发工程师
技术研发工程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电气工程、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材料学相关工科类专业 ,能够独立完成硬质合金工具配方的设计和性能测试实验,给带领团队改进生产工艺。
蓬莱市超硬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31
昊星风阀:助力医教融合升级守护关键环境与人员安全
昊星风阀:助力医教融合升级守护关键环境与人员安全
珠海昊星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2025-02-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717 7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