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槽式光热发电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及其优化
针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扰动多、大滞后和大惯性等控制难点,建立了适合控制器设计的简化分段非线性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策略的集热系统出口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该预测函数控制策略在调节速度、超调量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策略;与未简化的多模型预测控制相比,简化后的多模型预测函数控制的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了13%,但计算量大大降低,控制器的实时性也得到增强。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宜兴目前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学校。 学院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1959年调整为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宜兴陶瓷科职业学校。1985年更名为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2004年7月升格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因陶而兴,拥有80多年办学历史,有着浓厚的办学底蕴和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现设有陶瓷学院、数字艺术系、环境艺术系、服装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系和经济管理系等7个院系。学院以艺术类专业为主,以陶瓷类专业为特色,共开设专业39个,其中陶瓷艺术设计、陶瓷工艺、雕塑设计、电线电缆制造技术、眼视光技术等专业是省属高职院校中独具特色的专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 自升格以来,学院坚持走内涵提升的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以“优秀”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2011年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4年学院通过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又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高校、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院是中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拥有多项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资质。同时学院也是江苏省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宜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学院设立了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和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并挂牌成立了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 学院注重师资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师德素质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现有副高及以上职称10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2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0%左右。学院拥有国家一级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陶艺大师、眼镜行业资深专家等一大批专家学者,教师教科研成果丰硕。 2013年学院成为江苏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单位,先后与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专科与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同时学院注重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本科院校进行专本对接合作,并与多所国外同类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 学院占地5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余平方米,是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校园。学院教学设施配套齐全,现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58个实训室。图书馆功能齐全,藏书58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源600GB。 多年来,学院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不断推进内涵提升工程,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展望未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将秉承“乐善至诚,强学力行”的校训,本着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努力将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省内有名、行业知名、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车身制造工艺规划及设计技术
轿车车身是轿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轿车零部件的载体,其重量和制造成本约 占整车的 40%~60%,它通常由 300~500 多个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薄板冲压零件,由 55~75 个装配站在生产线上大批量、快节奏地焊装而成,装夹定位点多达 1700~2500 个,焊点多达 4000~5000 个,因此中间环节众多,给白车身的工艺及生产线的规划和 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白车身的工艺整体布局和设计仍然依靠人工凭经验设计, 其设计思想,设计手段仍相当落后,使白车身生产线的规划设计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 依靠国外来设计规划,不适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利用开发的“白车身工艺规划和设 计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白车身的工艺规划和设计工作,解决白车身的拼焊工艺 的设计、生产过程信息管理和生产线规划等一系列问题,把可能发生巨额损失的可能性 降到最低限度,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白车身工艺规划和设计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为整个白车身制造系统提供 用于制造工艺设计、规划、管理和优化的完整的协同工作环境。涉及到人、计算机软硬 件、生产环境等等因素,实现白车身的制造过程管理。 应用说明: 工艺过程设计是把产品的设计信息转化为制造信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利用在计 算机内存储的大量工艺设计信息来进行的工艺过程设计。它的基本原理正是基于人工设 计的过程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通过利用建立的产品零件信息的数据库;制造资 源、工艺参数等以适当的形式建立制造资源和工艺参数库;工艺知识方法库;能够充分 的利用和共享工艺人员的工艺经验、工艺知识,使工艺人员无需重复查阅各种手册和规 范,充分利用标准工艺方法和工艺经验生成新的工艺过程,快速制定工艺文件。
同济大学 2021-04-13
超临界机组AGC优化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工作的深入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电网对火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的要求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火电机组开始采用AGC调度方式,而且AGC调度方式下的技术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机组能够快速加、减负荷,而且变负荷过程中还要保持良好的调整精度。要求机组能够在加负荷过程随时能够随时停止加负荷,甚至变为快速减负荷,反之亦然(机组实际负荷同AGC指令偏差小于1%)。AGC调度方式下,机组负荷响应速率直接影响到机组平均负荷率,提高机组负荷响应速率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平均负荷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为了保证机组的快速负荷响应能力,大多数电厂采取了快速改变锅炉燃料量的调整手段,由此造成了机组动态过程中煤耗水平的升高,对机组经济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本课题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程动态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将锅炉燃烧优化技术和DCS优化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燃烧相关控制手段的自动控制调整。通过优化技术能够使锅炉动态过程中的锅炉效率提高1%以上,动态过程的发电煤耗减少3g/kw.h以上,机组平均煤耗水平降低1 g/kw.h。以实施项目的600MW机组为例,发电煤耗降低1g/kw.h,每台机组每年可以节约原煤约15000吨,减少CO2 排放约55000吨。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锅炉燃烧优化及设备技术改造
项目简介 项目负责人从事锅炉燃烧调整及其设备技术改造二十五年,主要为火力发电厂和热电厂 各种形式的锅炉及其附属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运行方式设计及燃烧调整实验。 主要内容 (1)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锅炉)及优化设计; (2)制粉系统改造及其节能运行方式设计; (3)高效低污染燃烧设备设计; (4)除尘器、分离器、脱硫设备设计及技术改造; (5)低效锅炉技术改造。 多年来为华能电力公司、中电投资公司、国电公司、地方热力公司等多家电厂提供锅 炉设备技术改造及调整实验,解决很多锅炉结焦、灭火、燃烧效率低等设备和技术难题,为 电厂节能减排、降低发电煤耗、减少锅炉事故、降低厂用电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受到合作 单位的高度评价。已经合作的单位有华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公司、国电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中电投蒙东通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十余个电力公司(厂)。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锅炉燃烧优化及设备技术改造
项目概况 项目负责人从事锅炉燃烧调整及其热力设备技术改造工作近三十年,主要为火力发电厂和热电厂各种形式的锅炉及其附属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改造、运行方式优化设计及燃烧调整实验等。主要内容 (1)锅炉燃烧调整实验(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锅炉)及优化设计; (2)制粉系统改造及其运行节能方式设计; (3)高效低污染燃烧设备设计; (4)除尘器、分离器、脱硫、脱硝设备设计及技术改造; (5)锅炉技术改造。技术指标    锅炉调试达到设备设计技术参数,锅炉技术改造设计达到最优化设计。市场前景 多年来为华能电力公司、中电投资公司、国电公司、地方热力公司等多家电厂提供锅炉设备技术改造及调整实验,解决很多锅炉结焦、灭火、燃烧效率低等设备和技术难题,为电厂节能减排、降低发电煤耗、减少锅炉事故、降低厂用电等方面做出很大贡献,受到合作单位的高度评价。 已经合作的单位有华能霍林河坑口发电有限公司、国电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中电投蒙东通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十余个电力公司(厂)和地方热电厂。 欢迎各企业设计锅炉设备改造问题前来咨询。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对二甲苯(PX)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 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 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 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 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 对二甲苯 (PX) 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 (PTA) 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 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 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 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 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 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 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 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PX氧化反应过程性能指标实时预测与工艺操作在线优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体优化操作,以得到最优生产过程。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系统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随着实际操作环境和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时地进行操作条件的优化,采用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将稳态操作点逐渐移到相应工况的最佳操作点区域。 对二甲苯(PX)氧化反应单元在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直接关系到PTA产品的质量、产量、醋酸燃烧损失以及PX单耗等。本项目基于PX氧化反应动力学,结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了PX氧化反应过程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并依据工业装置数据采用随机搜索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校正,形成了能准确描述生产装置特性的机理模型;同时建立了PX与HAC的燃烧损失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PX氧化过程的在线实时流程模拟系统,实现了关键性能指标4-CBA浓度以及PX和HAC燃烧损失的在线实时预测;对PX氧化过程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在线实时优化,降低了PX和HAC的燃烧损失,确保生产装置运行在最佳状态,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 化方法,包括: (1)设置采样的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程序指令序列信息, 并相应配置形成加工信息动态采集界面;(2)实时采集获取实际加工数据,并利用正余弦算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迭代平滑处理,并提取滤波 处理后信号的特征值; (3)根据当前行加工的 G 指令和/或刀位轨迹类型 在工艺系数数据库中选择确定优化系数;(4)利用上述步骤获取的特征 值以及优化系数,建立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当前合理的工艺参数,从 而实现对加工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本发明的方法以指令域分析为基 础,可以实现对数控系统工艺参数快速优化,实现与插补周期同步, 最大程度实现数控系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847 8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